两种压迫止血法在脑血管造影术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2018-01-16 22:53周婷婷
医药前沿 2018年17期
关键词:止血器沙袋造影术

周婷婷

(中江县人民医院 四川 德阳 618100)

脑血管疾病病死率已上升至疾病死因的第3位[1]。当前对于脑部血管性疾病,多采用脑血管造影术(DSA)进行检查诊断,是临床上的一类新型的神经介入诊治手段,具有适应症宽、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确切等临床优势,已经得到临床工作者和患者认可。DSA主要适用于头颈部及颅内出血性、缺血性血管病变的诊断,如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动静瘘、颈内或颅内动脉狭窄、脑梗死等,可以反映颅内占位性病变及其周围供血关系。但由于DSA术后由于压迫止血时间不足、止血方式不当、自身凝血功能异常以及穿刺部位制定不良因素,导致穿刺点部位出血、血肿,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疗效,所以,选择合适的压迫止血法是提高预后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关键条件[2]。本文主要针对脑血管造影术患者,分别实施动脉压迫止血器与人工沙袋压迫止血的止血效果进行探究。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信息资料

选取66例在我院进行脑血管造影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住院病例尾号奇偶数法分为参照组(n=33)和试验组(n=33)。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心率、呼吸、脉搏以及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基本稳定,且均具备DSA指征;排除标准:自身凝血功能异常障碍患者、术前穿刺部位皮肤缺损或感染患者以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参照组患者男女比例分别为18∶15,年龄40~66岁,平均年龄(53.2±8.5)岁;试验组患者男女比例分别为19∶14,年龄41~67岁,平均年龄(54.3±7.8)岁。上述患者基线资料相比较相似,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在术后给予弹性绷带加沙袋压迫止血法,具体内容如下:术后先拔除动脉鞘管,对穿刺点部位先徒手按压20min左右,然后采用大小为1.5cm×3cm的纱布块,以穿刺部位为中心,并在腹股沟加压一卷绷带,进行弹性绷带加压包扎,然后再应用小(0.5kg)、中(1.0kg)、大(1.5kg)三类纱袋(小中大由下至上放叠),应用沙袋压迫局部穿刺点12 h。每2小时更换一次纱袋,按照从最小-中等-最大沙袋的顺利放置,并对患侧肢体制动24 h,随后可解除绷带,30min后可进行床上活动。

试验组则实施压迫器加压包扎方法,具体内容如下:术前指导患者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切勿存在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尽量减少对交感神经系统的刺激作用,同时术前训练患者床上大小便,稳定患者血压,利于造影顺利进行,避免术后小便失禁而引起尿潴留。经DSA后,给予患者平卧位,并确定足背动脉是否正常,然后将动脉鞘退出2cm左右,并应用无菌纱布覆盖,同时对动脉压迫止血器进行调整,然后将压板压在穿刺点部位的体表投影处,并采用胶带固定在股部和髂部。再顺时针旋转螺旋手柄6圈,保持动脉压迫止血器平衡,2小时后逆时针旋转一圈,8小时取压迫器,以穿刺点部位无活动性出血以及无周围血肿为彻底压迫止血准则,如果发生出血,则需顺时针继续旋转螺旋手柄加压至不出血。使用压迫止血器7h后可以解除。术后对右下肢(穿刺侧肢体)制动,平卧,患肢制动,每两小时翻身,防止褥疮,减少不必要的搬动,勿屈曲髋关节[3]。

1.3 观察指标

观察经2种不同止血方式后,统计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止血时间及制动时间。

1.4 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独立样本χ2检验,统计数据存在差异,则P<0.05。

2.结果

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参照组相比较低,P<0.05。同时试验组患者的止血时间及制动时间与参照组相比较明显缩短,P<0.05。详情如表1。

3.讨论

DSA属于神经外科常见的一类血管介入诊治方式,对于各类脑血管疾病及时诊断与治疗等方面效果显著,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但术后如何有效止血一直是临床上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对于DSA术后常见的止血方式包括人工沙袋压迫止血、动脉压迫止血器等。人工沙袋压迫止血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卧床止血时间长、局部并发症发生几率高,严重影响预后治疗效果。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效果好,与人工止血方法相比较,具有止血时间短、并发症少、恢复快、疼痛轻等临床优势。但动脉压迫器止血,操作相对较为复杂,且技术含量及费用较高,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对于止血后常见并发症,如腰背部疼痛的发生率较高,其腰酸背痛可能与患者长期卧床局部受压、局部组织缺血等因素有关。在术后可尽量缩短制动时间,并进行局部按摩可缓解症状,并降低发生率。

综上所述,针对脑血管造影术患者,在术后选择合适的压迫止血法,其中动脉压迫止血器较人工沙袋压迫止血的止血效果更显著,可明显缩短制动时间及止血时间,减轻患者不适,同时还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临床推广价值极高。

[1]张明蓉.两种压迫止血法在脑血管造影术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健康前沿,2016,23(6):97.

[2]黄慧雯.全脑血管造影术后使用动脉压迫器止血方法及护理[J].世界临床医学,2015,9(12):172.

[3]胡玲红,王健,高雪丽.止血贴在经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术后压迫止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吉林医学,2014,14(27):6106-6107.

猜你喜欢
止血器沙袋造影术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减压方案的评价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双重造影术在犬膀胱息肉诊治中的应用
沙袋的数量
夹心式包扎法联合桡动脉止血器在经皮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应用效果
吊沙袋赶走老寒腿
改良桡动脉止血器在老年ACS患者动脉穿刺后压迫止血中的效果史
大型充填沙袋在围堰中的应用及造价分析
探讨气囊式和旋压式止血器在冠脉造影护理上的应用
想不到我的左手那么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