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承诺疗法在初中心理课中的应用价值

2018-01-16 07:42李立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1期

李立标

〔摘要〕接纳承诺疗法以提高心理灵活性为目标,具有积极心理学取向,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中有重要应用价值。本文尝试分析接纳承诺疗法在自我认识、情绪管理和处理厌学与抑制冲动等三个主题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接纳承诺疗法;初中心理;课程思考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01-0033-03

接納承诺疗法是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海耶斯提出来的,被誉为认知行为疗法第三波浪潮中的代表性疗法。接纳承诺疗法不以消除症状为目的,它强调提高心理灵活性;接纳承诺疗法主张带着症状重新开始自己想要的生活,采取与自己的价值观念相一致的行动,体现出了积极心理学的取向。显然,接纳承诺疗法不仅适用于解决少数人心理问题这一补救性的范畴,更适用于帮助普通人改善生活品质,提高生活质量。因而接纳承诺疗法也适用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下面笔者将从接纳承诺疗法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和接纳承诺疗法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应用价值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接纳承诺疗法在初中心理课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不同于其他以去除人的心理或行为问题为目标的心理疗法,接纳承诺疗法以提高心理灵活性为核心目标,具有积极心理学取向,因而不仅适用于对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干预,也完全适用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以下将从三个方面论述接纳承诺疗法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应用的可行性。

(一)相关文件中关于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任务的表述

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初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内容包括:帮助学生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发展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尺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情绪进行有效管理,正确处理厌学心理,抑制冲动行为;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树立早期职业发展目标;着重培养应对失败和挫折的能力。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指引》中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开展好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普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和生活,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情绪、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可见,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发展性课程,课程的主要内容大致包括自我认识、学习心理辅导、情绪管理、人际交往与异性交往、处理厌学与抑制冲动行为和应对失败与挫折等方面。

(二)以提高心理灵活性为核心目标的接纳承诺疗法

传统心理疗法的治疗目标是去除人的心理或行为上的问题,如为社交焦虑的学生消除焦虑情绪,为自卑的学生矫正不合理认知等。而接纳承诺疗法的治疗目标在于提高心理灵活性,它通过认知解离、接纳、觉察当下、以己为景、澄清价值和承诺行动等六个维度来实现。接纳承诺疗法改变的不是具体的心理或行为问题,而是改变与问题的关系,从而削弱消极想法和负面情绪对人的影响,并投入到有价值的行动中去。从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思路来看,接纳承诺疗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不但可以在心理咨询中帮助少数有心理困扰的学生,也可以帮助广大学生提高心理灵活性,提高普通人的幸福感。

(三)具有积极心理学取向的接纳承诺疗法

21世纪初,心理学领域掀起了积极心理学革命,指出心理学应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挖掘人的潜能,使人类走向幸福。接纳承诺疗法强调在接纳想法和情绪的同时,让我们过上充实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生活,这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是吻合的。澄清价值引导我们思考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生活,价值对我们的生活起到动机的激发和维持的作用。即使可能会遭遇挫折和经历不愉快的体验,我们也愿意遵从内心去做真正重要的事情。价值的澄清和承诺行动、发展意愿的结合,促使我们更多地关注自己积极的力量,而这积极的力量反过来又削弱了心理问题对学习生活功能的损害程度。

综上所述,接纳承诺疗法并不仅仅是一种针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学生的干预方法,考虑到它以提高心理灵活性为目标和具有积极心理学取向,因此它完全适用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课堂。

二、接纳承诺疗法在初中心理课中的应用价值

笔者实践发现,接纳承诺疗法既是一种疗法,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在非临床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接纳承诺疗法的理念和技术在自我认识、学习心理辅导、情绪管理、人际交往与异性交往、处理厌学与抑制冲动行为和应对失败与挫折等主题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应用价值。限于篇幅,笔者拟从自我认识、情绪管理和处理厌学与抑制冲动等三个主题阐述实际应用价值。

(一)接纳承诺疗法在自我认识主题中的应用价值

初中生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巨变时期,随着自我意识的高涨,初中生开始强烈地关注自己的外貌和成就,在意他人的评价。另外,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业负担加重,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不能合理地评价自己。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自卑是个体认为自己能力低下,无法与思维中的认知标准相匹配,从而对自己产生轻视的想法。初中生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自卑话题也是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关于自我认识主题的焦点之一。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要通过纠正学生不合理信念来克服自卑心理。通过ABC理论让学生意识到B(信念)而不是A(诱发事件)是导致C(情绪行为后果)的主要原因,再通过D(驳斥)以达到E(积极的情绪行为)。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了传统认知行为疗法的局限性,首先表现在它强化了受此困扰的学生“我跟你们不一样”的观念,其次表现在它无法彻底纠正,纠正之后容易反复,无法将个人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更有价值的事情上。

接纳承诺疗法在自我认识主题中的应用价值体现在认知解离技术上,它的特点一是认为人类都有消极想法,这是进化的产物,如此解释可以避免学生“我跟你们不一样”造成的心理压力;二是成功地改变了学生与评论性想法的关系,让学生承认想法的存在但选择不相信它们的话,从而把时间用于更有建设性的方向上去。从接纳承诺疗法的角度来看,自卑是一种普遍的想法,自卑的学生选择了相信大脑的想法,产生了认知融合,与消极想法的融合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相应的,处理自卑的方法就是看到自己的想法,但不要上想法的钩,经过这样的简单处理,消极想法失去了魔力,学生自卑的问题迎刃而解。endprint

(二)接纳承诺疗法在情绪管理主题中的应用价值

人有喜怒哀乐四大基本情绪,不幸的是,人们都欢迎“喜”,而不待见后三种情绪,于是就出现了情绪管理主題。情绪管理也是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常见的主题之一。每一位学生在初中的三年学习生活中都可能经历过愤怒、悲伤和恐惧等情绪,如何有效管理情绪,接纳承诺疗法有其独到之处,下面以社交恐惧课为例进行分析。

接纳承诺疗法认为,恐惧情绪是正常的,是无须控制的,因此也是可以完全接纳的。社交恐惧的人犯的错误是试图控制恐惧情绪使其不发生,一旦恐惧情绪产生,便产生逃避行为或其他无效行为,即经验性回避。相应的,处理社交恐惧的方法就是对恐惧情绪正常化。恐惧情绪不受控制,我们能做的就是创造空间,允许它存在,同时关注自己能控制的行为,在行动中发现它们的本来面目。这个技术叫做接纳。

接纳技术对社交恐惧课的价值在于:一是认识到哪些是无法控制的,以及在无法控制的领域进行无效行为的严重后果;二是懂得不被情绪牵着鼻子走,可以在哪怕是极度恐惧中仍然做出正确的行为,这恰恰是走上良性循环的解决之道。

此外,澄清价值技术能极大抵消社交恐惧对学生学习生活功能的损害程度,通过澄清价值,抓住学生内心深处渴望的方向,并通过承诺行动技术付诸实施。学生对社交恐惧关注度下降了,他们更关注自己有没有做对他们来说真正重要的事情,这也恰恰是积极心理学对消极心理学优势的体现。

(三)接纳承诺疗法在处理厌学与抑制冲动主题中的应用价值

近些年来,学生沉迷网络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青少年已经成为网络游戏的主力军,大量的初中生无法控制自己对游戏的渴望,无法合理安排游戏时间,甚至由此衍生出了厌学心理。传统的时间管理课和合理使用网络课等课程因为没看清问题的本质而收效甚微。

接纳承诺疗法认为沉迷网络游戏不能自拔有两个原因:一是负强化,学生碰到较难的习题等挑战时会发展出经验性回避来逃避干净的不适感,最终形成肮脏的不适感;二是缺乏明确的价值观念,不清楚自己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因此,可以通过创造性无望技术让学生看到行为的无效性,通过价值澄清技术激发学生内在动机,让学生发现自己深层次的需要,通过觉察当下技术给学习添能加油。在创造性无望环节,学生会看到三个问题:(1)我付出了哪些代价?(2)它能提高我的生活质量吗?(3)它能让我过上我想要的生活吗?然后引导学生判断哪些行为是心理僵化的,哪些行为是心理灵活性的。在价值澄清环节,学生会被引导思考80岁生日或葬礼时希望听到重要他人的哪些评价,通过这些体验游戏,学生能看清自己的价值方向。在觉察当下技术环节,学生将“打开”眼耳舌鼻身品尝葡萄干,通过这样的体验活动和分享,他们将认识到抱着专注、充满好奇的态度从事学习,繁重的作业也没那么厌烦,看上去很难的题竟能解开。

创造性无望、价值澄清和觉察当下技术在处理厌学与抑制冲动主题中的应用价值体现在它能增强学生活在当下和为价值观念而行动的能力,进而阻断冲动—行动的自动导航模式。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东区松苑中学,中山,528400)

编辑/丁 尧 终校/卫 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