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因素对鲁迅作品中社会环境描写的影响

2018-01-16 10:00盖丽娜
青年时代 2018年30期
关键词:风尚绍兴鲁迅

盖丽娜

摘 要:绍兴是鲁迅先生的出生地,其地域因素对鲁迅先生精神气质、文化个性等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体现在作品中社会环境中的社会情态、生活风尚方面,形成了鲁迅作品独有的标记,值得后世创作从中借鉴。

关键词:地域文化;鲁迅作品;社会环境

一、问题的提出

绍兴是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鲁迅先生的诞生地,作为曾经的越国古都的绍兴,其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特征对鲁迅先生的精神气质、文化个性等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体现在作品中社会环境描写的部分,烙上了鲜明的地域特质,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独特的人文风景,让读者在敬佩文学大师艺术创作水平的同时,也激发了对鲁迅先生的故乡绍兴地域文化的探究心理。

二、对地域因素的阐释

地域因素通常指地理环境上的各种制约条件。它不仅影响了区域文化传统的形成,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保存和巩固了区域的原生文化。一个地域的饮食、民居、自然环境、交通运输、民间信仰、方言等往往都呈现了明显的地域特色。俄国的普列汉诺夫曾说过:“地理环境不但对原始部落有着很大的影响,就是对所谓开化民族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绍兴丰富的人文情怀深深地影响了鲁迅先生的创作,尤其是他笔下社会环境的描写成为一个时代民众生活的缩影。

三、地域因素对鲁迅作品中社会环境描写的影响

社会环境描写了某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情态、生活风尚、风土人情。鲁迅先生在刻画人物的过程中,尤为擅长的是通过社会环境的描摹来展示人与环境的矛盾斗争,进而引起民众的警醒。

(一)透过社会情态,折射时代悲剧

社会情態体现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往往支配着人们的行动,是一个社会人情态度的写照。在作品中通过对社会情态的描摹,可以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生活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折射一个时代。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孔乙己》

这段环境描写是小说《孔乙己》开端,曲尺形的大柜台、盐煮笋,茴香豆是当时绍兴酒馆的常物,短衣帮、长衫客不仅标志着阶级地位的差异,还标志着当时各色人物的服饰特征。作者通过看似平淡无奇却极具生活底蕴的文字,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的清末江南小镇的世俗画。主人公孔乙己生存的特定空间是一个贫富悬殊,阶级明显对立,缺少温暖的地方,他屡遭逼迫和侮辱,无法生存,没有人同情,最后悲惨地死在人们的笑声之中,至始至终没有赢得读书人的尊严,是当时下层社会读书人命运的再现。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祝福》

这是《祝福》结尾处的环境描写。祝福系鲁镇一年中最为隆重的祭祀活动,可祥林嫂却在 “祝福”这样一个带有宗法等级和迷信色彩的风俗中,被讨厌她的人和可怜她的人一起推向了死亡的深渊。小说中祥林嫂丧夫后曾被抢婚再嫁也是造成她不幸命运的原因之一。当时的绍兴抢亲不犯法,官府也不做追究,类似于这样的早婚、买卖婚、抢婚的婚俗,造成了和祥林嫂同等命运的女性悲剧。

(二)展示生活风尚,写尽各色人生

生活风尚是一定阶段社会上流行的有关生活方面的风气和习惯。在鲁迅的笔下,体现生活风尚描写的无论是富人的衣食住行还是穷人的生活点滴,无不是江浙地域民风的缩影。

那些过年时摆上福礼进行祭祀的祝福,穿行在故乡水域中的乌篷船,少年英雄闰土的银项圈,大街上的阿Q们带着的瓜皮帽和褡裢,这些吴越地域所独具特色的生活习惯,成了鲁迅作品的引人注目的符号。

《社戏》中孩子们水上观社戏的情节一直让读者回味不已。作为一种地方民俗,社戏是旧时绍兴城乡春季和秋季时祭祀社神祈福所演的戏。鲁迅先生把在这些经历了漫长历史岁月依旧传承的民风习俗融入作品中,并且以此展开故事, 体现了一种强烈的“乡土情结”。

总之,鲁迅作品中的社会人情百态是区别于其他作家的独有标记,凝聚了他对浙东水乡故土深深的眷恋及纯朴善良的乡亲的热爱。

参考文献:

[1]普利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 第二卷[M].北京.第1版;三联书店,1961年:第169页.

[2]反杜林论.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第2版;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75页.

猜你喜欢
风尚绍兴鲁迅
绍兴
在绍兴,与你不期而遇
绍兴大闯关
风尚
风尚
风尚
风尚
鲁迅《自嘲》句
人文绍兴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