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伦·坡短篇小说《黑猫》的恐怖主题分析

2018-01-16 10:00朱亚铮
青年时代 2018年30期
关键词:死亡黑猫意象

朱亚铮

摘 要:爱伦·坡一直是哥特式小说的代表作家,他的很多作品都充满了黑暗、恐怖、阴郁的死亡气息,其中尤以短篇小说《黑猫》为代表。本文拟从死亡主题、场景氛围、寓意象征等几个方面来分析《黑猫》的恐怖主题核心,并企图揭示恐怖美的原因。

关键词:黑猫;恐怖;死亡;意象

爱伦·坡的短篇小说《黑猫》当年一经发表,就因为精巧的结构,出人意料的想象和情节组织,以及独特的“坡式”的恐怖效果备受关注,并且引起了爱伦·坡大粉丝波德莱尔的注意。[1]这篇短短的小说也成为哥特式恐怖小说的代表之作。那么,究竟是什么使得这篇小说具有如此大的魅力甚至是魔力呢?本文拟围绕着恐怖主题,从三个层面展开对《黑猫》的分析,以期揭示其恐怖引力的原因所在。

一、死亡主题贯穿

众所知之,爱伦·坡的小说充满着一个又一个的死亡事件,弥漫着黑暗的死亡气息。而死亡,一直是人类必须面对的一个本能恐惧,也是我们难以用经验去阐释的必然命运。正如弗洛伊德在晚年发现,人类除了生命本能外,还有着死亡本能。他引用叔本华的话断言道:“所有生命的目标都是死亡”。而在《黑猫》中,死亡成为了贯穿全文的主题事件。小说一共有四起死亡事件,有两桩是确定无疑已经发生的,有两桩是还未实现但是却是必然走向死亡的。首先是那只叫“普路托”的黑猫,起初被我用刀剜掉了一个眼珠,我还继续心怀不满,被一种可怕的邪念驱使着,“有一天早晨,我心狠手辣,用根套索勒住猫脖子,把它吊在树枝上,眼泪汪汪,心理痛悔不已,就此把猫吊死了。”[2]接着就是我带回来和“普路托”一模一样的黑猫,想寻求心灵的宁静和安慰,结果卻发现它不仅也缺少一只眼睛,而且在胸前有一块白色的绞刑台斑记,这让我心生恐惧,于是准备弄死它。在用斧头砍死这只黑猫的时候,我的妻子却伸手挡了一下,我勃然大怒,暴跳如雷,“对准她脑壳就砍了一斧。可怜她哼也没哼一声就当场送了命。”[3]当我杀掉妻子后,想出了一个自认为天衣无缝的藏尸办法,将尸体砌进了地窖的墙壁,这是第二桩死亡事件。“普路托”和妻子的死亡是确证无疑的事情,但是还有一猫一人也必然走向死亡的命运,而这一点往往为读者所忽略。杀妻以后,第二只黑猫消失,我的身体和心灵都得到了极大的放松,在警察面前卖弄起自己的清白,结果却让真相水落石出,妻子腐败的尸体上,赫然站着那只丢失的黑猫,正是它的叫声引来了警察。我们可以试想一下,这只黑猫的使命就复仇,当它完成以后,必然走向死亡。另外一件特别隐秘的死亡事件就是主人公的命运,在小说的开篇,他就说道:“不过我明天就死到临头了,我要趁今天把这事说出来好让灵魂安生。”[4]显然,正是黑猫使我杀妻的罪行败露,导致我被判处死刑。两猫两人的死亡构成了整个故事的发展脉络。

二、场景气氛烘托

仅仅有死亡事件是不够的,还必须得有氛围的烘托,才能形成恐怖效果,而爱伦·坡确是个中高手。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些死亡和恐怖事件基本都发生在晚上:杀掉“普路托”之后的夜晚,我的房子遭了火灾;我捡回第二只黑猫也是在夜晚,正是因为夜色的遮蔽才让我根本没有看清楚这只猫与“普路托”的巨大相似以及诡异之处;而我在杀掉妻子时虽然没有言明时间,但却指出了地点——地窖,在地窖中如果没有外部光源,基本也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状态,所以地窖其实也就是黑夜的另一个变体。在漫长的人类进化史上,夜晚一直都是人类最大的敌人,由于人类在黑暗中视力不佳,而猛兽却能在夜晚目光炯炯地猎杀人类,所以先民在远古时代一到黑夜就聚集在洞穴以求安全庇护,因而我们的遗传密码里天然携带着对黑暗的恐惧基因。[5]

除了黑暗恐怖氛围笼罩之外,小说的几个场景也是让人不寒而栗的。当发生火灾之后我回去勘验现场,发现一个诡异的场景,一堵白墙上印有一只大猫的浮雕,它脖子上正套着绳索,显然是被吊死的,整个形象惟妙惟肖。虽然我经过了片刻的惊慌,但是很快就平静下来,并且用了看似科学的理论来解释这个反常的现象,但是这种恐惧却一直深深植根于我心中。而我对妻子的杀戮也是非常突然而血腥残忍的,随后巧妙地将尸体掩藏,但是当警察来询问的时候却听到一种可怕的声音,时而如小孩抽泣,时而高声长啸,惨绝人寰,“只有堕入地狱的受罪冤魂痛苦的惨叫,和魔鬼见了冤魂遭受天罚的欢呼声打成一片,才跟这声音差不离”。[6]众人都被这声音吓得要命,呆若木鸡,警察很快拆掉墓墙,一幅可怕的地狱景象呈现在众人面前:“那具尸体已经腐烂不堪,凝满血块,赫然直立在大家眼前。尸体头部上就坐着那只可怕的畜生,张着血盆大口,独眼里冒着火。”[7]这恐怖的一幕深深地印在了每个读者的心上,而整个故事的发展也达到了高潮顶点,戛然而止。

三、多重意象并置

整个故事在黑暗的场景烘托下越来越紧张,而其中多个意象的叠加,也增添了小说的恐怖感。小说一共出现了四个意象,且都和死亡有关。首先是第一只黑猫的名字——“普路托”,是希腊神话中的冥神,是死人与财富之王,他所到之处,一片肃杀黑暗,传说中只要他走出地狱,来到人间,就会有不幸恐怖的事情发生,所以众人对他甚是忌惮,人间很少有他的神庙。但是,这只黑猫却叫这个名字,天生就散发着不详的气息。其次是当我吊死了“普路托”的当天夜晚,住所发生了一场奇怪的火灾,致使我损失惨重,“我的一切财物统统化为乌有。”[8]这场蹊跷的大火可以说是复仇的火焰,也是地狱的烈火,它使得我更加颓丧,并且引发了第三个可怕意象。我回去凭吊废墟,发现众人在指指点点地围观一堵墙,“但见白壁上赫然有个浅浮雕,原来是只偌大的猫。这猫刻得惟妙惟肖,一丝不差。猫脖子上还有一根绞索。”[9]这简直让我惊恐万分,虽然我很快有了科学解释,但是这根绞索却套上了我的脖子,成为了我无形的心灵困缚,让我挣扎不得,所以我才决定去寻找一只黑猫回来替代赎罪。我好不容易四处搜寻,终于在一个下等的酒寮的大酒桶上看到了一只无主的黑猫,它的外形和死去的“普路托”简直如出一辙,并且主动跟随我回了家。但是后来在白天,我才看清楚它居然有一只和“普路托”一模一样的瞎眼。更为可怕的是,它胸前的斑迹一天天变化清楚,成为一个明晰的“绞刑台”图案,这让我更加恐惧而愤怒。可以说,随着这个斑迹的日益明显,我脖子上那根无形的绞绳就勒得我越紧,而我被拖上绞刑架的日子似乎也越来越近,这让我寝食难安,决定干掉这只黑猫,而最终走上了万劫不复的死亡之路。

四、结论

爱伦·坡以死亡串联起全文,并设置若干可怕的黑色场景,伴以多重具有强烈象征暗示的意象来建构起《黑猫》这个经典的恐怖故事。但是为什么我们读者对恐怖故事却如此兴致勃勃、乐此不彼呢?除了阅读时的震慑、惊讶、猎奇的心理支配外,其实更重要的是这种恐怖对于我们并没有实际的威胁。正如伯克所言,只有当暴力、痛苦、恐怖与我们无关时,我们才能以欣赏的心态来面对,产生“一种充满欣喜的惊恐”,获得“一种带有恐怖的安谧”[10],也许,这正是爱伦·坡小说的最大魅力吧。

参考文献:

[1]管丽峥.《黑猫》与《兔和猫》《狗·猫·鼠》新解———从鲁迅对爱伦·坡的接受谈起[J].《鲁迅研究月刊》.2018(3).

[2][3][4][6][7][8][9][美]爱·伦坡.《爱·伦坡短篇小说集》[M].陈良廷 徐汝椿译.外国文学出版社.北京.1982:173.178.170.180.181.173.174.

[5]汪宁宁.黑暗的艺术——从“效果说”看《黑猫》的艺术表现架构[J].《戏剧之家》2016(11下).

[10][英]伯克.李善庆译. 崇高与美一伯克美学论文选[M].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1990:157.

猜你喜欢
死亡黑猫意象
黑猫白猫
美剧“死亡”,真相不止一个
我经历了一次“死亡”
“玉人”意象蠡测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
The Cat’s Fa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