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剂量螺旋CT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应用

2018-01-18 02:15许江兵杜广权贺仪松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5期
关键词:充气亮度低剂量

许江兵 杜广权 贺仪松

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出现率较高的一类呼吸系统疾病, 临床特点主要包括发钳、进行性呼吸困难、肺部有典型X线表现[1]。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出现在肺表面活性物质不足、肺脏发育不成熟的早产儿中, 由于新生儿抵抗力低下, 所以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后的病死率较高, 因此做好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30例接受低剂量螺旋CT诊断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的临床资料,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3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 男19例, 女11例, 平均日龄(10.28±3.36)h, 平均新生儿体重(1235.5±56.9)g;其中早产儿27例, 足月儿3例;顺产23例, 剖宫产7例。

1.2 方法 全部新生儿均接受低剂量螺旋CT进行诊断, 选择GE Light Speed过激的八排螺旋CT进行多通道数据采集。新生儿扫描时, 参数设置为80 kV, 40 mA, 螺距为3.0, 减少新生儿受到的辐射量。通过低剂量螺旋CT快速扫描新生儿胸部, 同时对图像进行减薄后处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新生儿的肺野透亮度、横膈、心影、颗粒状影、支气管充气征及其他合并征象情况。

2 结果

2.1 肺野透亮度情况 6例新生儿为Ⅰ级肺野, 透亮度变化不突出;9例新生儿为Ⅱ级肺野, 透亮度部分降低;11例新生儿为Ⅲ级肺野, 透亮度显著降低;4例新生儿为Ⅳ级肺野,表现出均匀致密影, 被称之为白肺。

2.2 横膈、心影情况 7例新生儿为Ⅰ级, 横膈、心影轮廓清晰;9例新生儿为Ⅱ级, 横膈、心影轮廓部分清楚;11例新生儿为Ⅲ级, 横膈、心影轮廓不清;3例新生儿为Ⅳ级,不见横膈心影轮廓。

2.3 颗粒状影情况 8例为Ⅰ级, 病变在两肺下野局限存在,有清晰的边缘;9例为Ⅱ级, 有部分颗粒状影融合成片;13例为Ⅲ级, 大部分颗粒状影都出现融合, 边界相对清晰。

2.4 支气管充气征情况 有6例新生儿为Ⅰ级, 没有出现明显的支气管充气征;有9例新生儿为Ⅱ级, 能够发现部分支气管充气征;有15例新生儿为Ⅲ级, 存在广泛支气管充气征, 表现为枯树枝, 超越了心影轮廓。

2.5 其他合并征象情况 有3例新生儿合并食道下段积气,3例新生儿合并气胸, 7例新生儿伴发颅内出血, 7例新生儿合并肠道积气, 3例新生儿合并心影增大。

3 讨论

当前临床对于将胸部低剂量扫描技术用于小儿检查中的报道还比较少, CT检查会导致受检者机体出现辐射损伤,相较于成人, 小儿对辐射损伤有更高的敏感度, 研究显示小儿和成人的差异有2~3倍, 而对于癌症出现的风险敏感程度, 小儿要较成人高出10倍[3,4]。所以当CT检查手段用于小儿检查中时, 不仅需要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 还需要最大程度减小放射辐射。有研究认为, 小儿胸部CT检查确定为35 mA的曝光量比较合适, 当前由于多层螺旋CT技术得到了明显进展, 采集通道越来越多, 一次曝光可以完成4、8、16、32、64等多个层面的数据采集, X线的利用率增加了相同采集层相同的倍数, 同时由于扫描时间非常短, 将螺距确定为3.0时, 能够显著减少辐射剂量[5]。总的来说, 多层螺旋CT在图像质量、扫描速度、减少放射线剂量各个方面都较常规CT有显著改善, 临床适用度也越来越广。

从本研究结果可知, 肺泡充气不良、各级支气管过度充气扩张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重要表现, 因为存在肺泡粘着性肺不张表现, 在过度扩张充气的肺泡管和毛细支气管管形成交织的网状阴影的影响下, 正常充气的各级支气管与萎缩的肺泡存在非常明显的对比, 在呼吸窘迫综合征中晚期很容易发现充气支气管征, 进展为晚期后肺野的透亮度会明显下降, 有变样表现, 常被称为白肺[6-10]。因此也可以得知临床在进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中可以将CT检查到的纤细颗粒状影、肺野透亮度减低、充气支气管征视作可靠征象。

为了保证临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的准确性, 必须做好与其他类似疾病的鉴别诊断工作, 一般来说, 病情进展到中期或者晚期后,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没有明显难度,而针对轻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 有必要鉴别以下几类疾病, 第一类为早产儿不成熟肺, 影像学检查能够发现颗粒状致密影, 肺野透亮度下降, 不过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加,会慢慢消失, 尤其是早产儿不成熟肺有一个特点为肺野中没有支气管充气征, 根据这一点可以实现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准确鉴别。第二类为胎吸综合征, 利用影像学检查吸入羊水呈现为局部片状模糊影, 密度偏淡, 不存在叶间胸膜增厚、肺间质积液征象, 吸入胎囊时会出现肺气肿或者胸廓膨隆、肺不张表现。第三类为新生儿肺出血, 肺出血通常面积较大, 所以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大片状不对称密度均匀影,心影有明显增大, 通常不存在支气管充气征, 存在出血症状,通过这一点可以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进行有效鉴别。第四类为新生儿湿肺, 又名新生儿第Ⅱ型呼吸窘迫综合征或者新生儿暂时呼吸困难, 处于疾病早期时, 不仅存在两肺野透亮度减低的情况, 并且遍布大片状阴影, 没有均匀密度, 纹理较乱, 大部分患儿能够发现叶问裂积液, 一般在剖腹产足月儿中的出现率较高, 新生儿湿肺临床预后基本较好。

综上所述, 利用低剂量螺旋CT诊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具有可行性, 通过降低管电流、管电压以及增加螺距,能够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基础上减少辐射剂量, 通过结合临床表现, 基本能够实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准确诊断。

猜你喜欢
充气亮度低剂量
用于遥感影像亮度均衡的亮度补偿方法
320排CT低剂量容积体部灌注成像强化峰值时间对孤立性周围肺病变诊断价值
充气恐龙
远不止DCI色域,轻量级机身中更蕴含强悍的亮度表现 光峰(Appptronics)C800
为什么汽车安全气囊能瞬间充气?
遥控充气枕让您睡出健康
全模型迭代重建技术对低剂量CT冠状动脉支架显示的初步研究
亮度调色多面手
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腹部中的应用
亮度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