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联合B超监视下行清宫术在剖宫产后瘢痕妊娠患者的疗效应用

2018-01-18 02:15王海花陈清华莫锐婷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5期
关键词:清宫甲氨蝶呤B超

王海花 陈清华 莫锐婷

根据临床研究资料显示[1], 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即指患者孕卵着床于既往子宫剖宫产瘢痕处, 并在此进行生长发育。由于患者之前在此处进行过子宫剖宫产, 因此该位置肌层菲薄, 若不及时进行有效诊断与治疗, 患者在妊娠期间, 非常容易出现难以控制的大出血以及子宫破裂等危险情况, 更有甚者会由于病情严重而切除子宫, 进而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2]。当前的临床常用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药物保守治疗、清宫术、子宫动脉栓塞术以及宫腔镜下病灶切除手术等, 在上述治疗方式中, 临床疗效以及治疗情况均有各自不同的报道, 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基于此, 本文选取50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 观察采用药物联合B超监视下行清宫术的临床疗效及术中情况,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5月~2017年3月收治的50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年龄25~42岁, 平均年龄(31.03±3.66)岁;剖宫产史1.5~3.0次, 平均剖宫产史(1.23±0.59)次;距前次剖宫产时间3.5个月~6年, 平均时间(2.90±1.04)年;人工流产史1.5~5.0次, 平均人工流产史(2.03±0.99)次。所有患者均存在停经史, 停经时间42~68 d, 平均停经时间(40.32±9.23)d。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除早期妊娠外, 41例患者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 6例患者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伴下腹不适, 3例患者出现无腹痛及阴道不规则出血者。纳入标准:有过剖宫产史、停经史以及阴道出血史;患者在经相关检查后, 血β-hCG出现升高, 并且B超提示子宫瘢痕妊娠。

1.2 方法 患者给予一系列常规检查, 结果提示患者肝肾功能正常, 给予患者100 mg甲氨蝶呤肌内注射, 同时给予患者口服50 mg米非司酮, 2次/d, 连续服用3 d, 患者服用3 d米非司酮后, 与第4天空腹口服600 μg米索前列醇, 待1周后对患者进行血β-hCG及B超复查。若检查结果提示患者β-hCG下降<入院时的1/2, 且B超提示包块无明显缩小,则再次给予患者75 mg甲氨蝶呤肌内注射以及口服50 mg米非司酮, 2次/d, 连续服用3 d, 1周后再次复查患者β-hCG以及B超, 若检查结果仍然显示患者β-hCG值下降<入院时的1/2, 则再次肌内注射75 mg甲氨蝶呤, 并对患者动态复查β-hCG值, 当β-hCG为入院时的1/2或1/3时, 对患者进行清宫术治疗, 主要是在B超监视下进行, 手术完成后,将患者清除物送病理。并于术后复查患者β-hCG, 结果显示患者β-hCG明显低于清宫前水平。患者出院后做好定期随访。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术中出血情况以及治疗期间β-hCG下降情况。

2 结果

2.1 术中出血情况 手术中, 50例患者轻微出血32例, 正常出血8例, 仅有10例患者阴道出血汹涌, 在经导尿管球囊压迫子宫峡部配合阴道填塞纱布局部压迫与静脉输入止血药物后, 阴道出血情况均得到明显控制。

2.2 治疗期间β-hCG情况 治疗期间, 46例患者在经过2次口服米非司酮以及肌内注射甲氨蝶呤后, β-hCG值均符合手术标准, 并在B超监视下接受清宫术;4例患者β-hCG值高于20000 IU/L, 在经过3次肌内注射甲氨蝶呤后, β-hCG下降至7000 IU/L, 并在B超监视下接受清宫术。

3 讨论

据临床研究资料显示[3], 近年来, 我国每年在剖宫产数量上逐年增多, 进而导致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发病率逐渐上升。由于其发病率的逐渐上升, 临床医疗工作者也对该疾病有了更多的认识。通过对患者B超诊断可发现, 子宫下段前臂有包块, 包块呈混合性或者囊性, 周边有丰富血供,包块附着处有中断和变薄, 宫颈和宫腔内无妊娠囊, 但该疾病的治疗措施却存在许多不用的临床文献报告[4]。在众多的治疗方式中, 主要原则均是去除妊娠物, 减少出血量以及保留患者生育功能。若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盲目进行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 则会非常容易出现会发生难以控制的子宫出血以及失血性休克等。而选择超声引导下行清宫术,能够帮助术者看清病灶方位, 根据患者妊娠物种植部位, 指导术者重点吸刮宫壁的方向和深度, 使得手术的难度和风险大大降低, 也能有效避免子宫穿孔, 减少组织残留物及二次清宫的可能性。在本次研究中, 主要给予患者肌内注射甲氨蝶呤, 口服米非司酮, 并在B超监视下进行清宫, 既有效达到治疗效果, 又成功保留患者生育功能。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在手术过程中有10例患者阴道出血汹涌, 在经过导尿管球囊压迫子宫峡部配合阴道填塞纱布局部压迫与静脉输入止血药物后, 阴道出血情况均得到明显控制;46例患者在经过2次口服米非司酮以及肌内注射甲氨蝶呤后, β-hCG值均符合手术标准, 并在B超监视下接受清宫术。4例患者β-hCG值高于20000 IU/L, 在经过3次肌内注射甲氨蝶呤后, β-hCG下降至7000 IU/L, 并在B超监视下接受清宫术。与彭碧玉[10]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 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治疗中, 相比单纯药物治疗, 使用药物联合B超监视下行清宫术,安全性较高, 且术中出血量较少, 对患者预后有着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猜你喜欢
清宫甲氨蝶呤B超
清宫大戏《铁旗阵》改编考述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分析
中药联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干预
B超机日常维修案例分析与保养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全血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分析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怀孕做阴道B超,会引起流产吗
宫腔镜下清宫术与常规清宫术治疗人工流产不全的临床效果
清宫饽饽桌
清宫传奇大戏《锋剑春秋》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