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冠心病的效果研究

2018-01-18 02:35于洪凯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7期
关键词:持续时间阿托心绞痛

于洪凯

冠心病是因为脂质代谢异常, 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光滑的动脉内膜上, 像粥样的脂类物质会堆积在动脉硬膜上形成白色的斑块, 进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斑块逐渐增多,动脉腔就会变得更加狭窄, 血流受阻, 就会产生心肌缺血缺氧性的疾病[1]。患者主要表现为憋气、胸闷、心绞痛等症状,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会出现猝死的情况。因此, 针对此种疾病, 需要及时给予患者对症治疗, 以实现患者病情的改善。本次选取本院收治的94例冠心病患者, 对其应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情况进行回顾分析, 并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94例冠心病患者, 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中男25例, 女22例;年龄55~86岁, 平均年龄(62.47±9.14)岁;病程2~11年, 平均病程(6.24±2.28)年。对照组中男24例, 女23例;年龄54~87岁, 平均年龄(62.50±10.36)岁;病程2~10年, 平均病程(6.18±2.24)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血管扩张、抗血小板聚集、吸氧及利尿等基础性治疗,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阿托伐他汀治疗, 阿托伐他汀口服, 1次/d, 20 mg/次。治疗2周为1个疗程[3]。观察组患者采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 曲美他嗪口服, 3次/d, 20 mg/次;阿托伐他汀口服, 1次/d, 20 mg/次。治疗2周为1个疗程[2]。

在治疗过程中,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如果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要及时停药, 并给予对症处理, 以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维持稳定。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脂指标(TC、TG、LDL-C、HDL-C)、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疗效判定标准参考文献[3], 分为显效、好转及无效。总有效率=(显效+好转)/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显效26例, 好转18例, 无效3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3.62%;对照组患者中显效20例, 好转14例, 无效13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72.34%;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改善情况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TC为 (4.33±0.21)mmol/L, TG为 (1.91±0.32)mmol/L, LDL-C为(1.01±0.03)mmol/L, HDL-C为(2.62±0.32)mmol/L, 治疗后TC为 (2.32±0.23)mmol/L, TG为 (1.31±0.21)mmol/L, LDL-C为(0.71±0.02)mmol/L, HDL-C为(1.52±0.20)mmol/L;对照组治疗前TC为(4.31±0.31)mmol/L, TG为(1.89±0.22)mmol/L,LDL-C为(1.11±0.02)mmol/L, HDL-C为(2.61±0.22)mmol/L;治疗后TC为(3.30±0.21)mmol/L, TG为(1.76±0.25)mmol/L,LDL-C为(0.99±0.04)mmol/L, HDL-C为(1.99±0.25)mmol/L;两组治疗前TC、TG、LDL-C、HDL-C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治疗后TC、TG、LDL-C、HDL-C优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及心绞痛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心绞痛发作次数为(6.2±2.2)次/周, 心绞痛持续时间为(7.6±1.4)min, 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为(6.3±2.1)次/周,心绞痛持续时间为(7.5±1.5)min;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为(2.2±0.2)次/周, 心绞痛持续时间为(3.6±1.1)min,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为(3.3±2.0)次/周, 心绞痛持续时间为(4.5±1.2)min;两组治疗前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心绞痛持续时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 心绞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冠心病患者病情比较轻的没有非常明显的临床症状, 可能会出现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 狭窄加重或者局部斑块出现裂纹或破溃, 造成血小板聚集, 使得血粘度持续增加, 进而出现心绞痛, 严重的情况下会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情况, 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4]。现今为止冠心病的发病原因还没有完全明确, 但是已经得到确认, 冠心病与高血压、高粘血症、高脂血症、糖尿病、年龄增加、内分泌功能下降等原因存在密切的关系, 在动脉粥样硬化这一疾病的出现过程中, 动脉内膜是最先受到危害的位置。临床上将血管壁内膜变厚作为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早期表现, 在对颈动脉粥样硬化进行检测之后, 对其严重程度进行分析, 这对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预测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能够对冠状动脉的病变与严重程度进行分析[5]。冠心病患者在颈总动脉内-中膜(IMT)逐渐增厚的情况下其疾病的危险性就会随之增加, 对动脉硬化情况进行有效控制, 降低血脂及血黏度, 减少血小板的聚集, 对血管内皮细胞进行保护,有效扩张冠状动脉, 改善供血供氧的状况是治疗这一疾病的关键内容。

运动平板试验是对早期冠心病进行诊断及评价心肌缺血范围的一种有效的检测手段, 这种检测方式比较简单, 容易操作, 不会对患者造成创伤, 安全性高, 是临床上公认的一种检查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方法。在冠心病的诊断上被称为是金标准的检测方法是冠状动脉造影, 这一检测方式能够明确的显示出冠状动脉是否存在狭窄的情况, 同时能够明确出现狭窄的具体部位以及范围、狭窄程度等, 对后续的治疗进行科学的指导, 有利于制定有效的治疗措施[6-8]。

在本文研究过程中, 对观察组患者采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 这两种药物均属于他汀类药物, 能够对血小板的聚集起到抑制作用, 并实现调节血脂, 降低血液粘稠度的功效, 最终实现对冠心病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改善,优化患者的血液流变学, 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或者消失[9]。另外, 曲美他嗪还能够对脂肪酸氧化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进而实现对心肌缺血的良好保护功效。而且阿托伐他汀还能够有效的缩小冠状动脉粥样氧化中的斑块, 对斑块起到稳定作用, 避免其破裂对患者造成更大的影响[10]。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62%,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34%;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TC、TG、LDL-C、HDL-C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C、TG、LDL-C、HDL-C优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心绞痛持续时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 心绞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 能够优化患者的病情改善, 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冠心病的方法对于患者的效果显著,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持续时间阿托心绞痛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观察
心绞痛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卧位性心绞痛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对比分析
近10年果洛地区冻土的气候特征分析
外部冲击、企业投资与产权性质
The 15—minute reading challe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