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泉市山杏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路

2018-01-18 11:40邢桂香
现代农村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平泉山杏杏仁

邢桂香

(平泉市林业局 河北 平泉 067500)

山杏是平泉市重要的经济兼生态林树种,全市山杏栽培面积67万亩。由于山杏具有适应性强、耐旱、耐瘠薄、好管理、结果早等优点,山区农民把它做为首选的乡土造林树种。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平泉山杏产业已经形成特色龙型产业,并在农民脱贫致富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山杏产业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山杏产业的快速发展。

1 山杏产业发展现状

1.1 基地面积不断增大。近些年,平泉市依托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点项目工程,加大山杏基地建设步伐。据统计建国初期平泉市山杏面积24万亩,2016年发展到67万亩,年产杏核10 500吨。

1.2 交易市场初具规模。经过多年的努力,平泉北五十家子杏仁交易市场现已发展成北方最大的杏仁交易集散地。市场从业人员1 500人。杏核年吞吐杏核4.2万吨,年加工杏仁1.4万吨,杏仁产品供应国内杏仁饮品加工企业及出口国外。

1.3 加工企业逐渐增多。截止2016年,仅平泉市就有活性炭加工企业36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5家,年产活性炭4.5万吨,年产值3.7亿元,果核炭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0%;杏仁饮品加工企业9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4家,年产杏仁饮品6.9万吨,产值2.6亿元。

2 平泉市山杏产业发展优势及潜力

2.1 山杏是冀北山区农民造林首选树种。山杏抗寒、耐旱、耐瘠薄,对造林立地条件要求不高,具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绿化美化的生态效益,是冀北地区造林绿化乡土树种。另一方面山杏好管理、结果早、易丰产、见效快,并且病虫害少,经测算种植在立地条件较差的山杏,亩效益50元;种植在坡耕地的山杏,亩效益可达500元左右。

2.2 杏仁具有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杏仁含蛋白质27.1%,含油脂48%~52%,含17种氨基酸,每百克中含赖氨酸0.66克、苯丙氨酸1.35克、蛋氨酸0.45克、苏氨酸0.62克、异亮氨酸0.98克、亮氨酸1.71克、缬氨酸1.8克。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杏仁及杏仁饮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产品深层次研发潜力巨大。

2.3 山杏深加工产品市场广阔。在活性炭加工产品上,从生产净化炭、吸附炭和提纯活性炭的基础上,现已延伸到生产活性炭工艺品、床上用品等;在杏仁产品加工上,从生产杏仁饮品的基础上,延伸到生产杏仁粉、杏仁油等产品;山杏加工产业链条逐渐加粗延长。2015年华净活性炭公司研发建设杏核皮生产活性炭、废气发电、废热转化热水、废液生产生物质肥项目,实现炭、电、热、肥一体化循环生产,华净活性炭公司成为国内首家实现炭、电、热、肥多联产示范企业。

2.4 山杏产业发展具有技术支撑优势。北京林业大学在平泉建有北方教学基地,河北农业大学和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与平泉建有密切合作关系。南京林业大学和沈阳农业大学在承德华净活性炭有限公司建有“院士工作站”,中国农业大学在平泉建有“山杏博士研究站”,平泉山杏产业发展具有独特的科技支撑优势。同时平泉山杏先后被国家评定为“中国山杏之乡”、“中国山杏产业示范区”。

2.5 与南方油茶相比,发展潜力巨大。就适生区而言,油茶17个省市区,山杏13个省市区,但山杏更适应北方生态脆弱区;就适生面积而言,山杏类要显著大于油茶类;就油脂含量和脂肪酸健康程度而言,山杏优于油茶;就蛋白质含量、必需氨基酸组成与比例而言,山杏显著优于油茶;就天然产物而言,山杏比油茶更多、更重要;就加工剩余物而言,山杏同样优于油茶。因此,山杏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3 山杏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

3.1 栽培管理不到位,广种薄收。在栽培管理上,定株、更新、病虫害防治等常规的丰产技术,没有得到广泛普及和推广,大多山杏林冠内郁闭、大树部分枝条焦枯,严重影响山杏产量和品质。另一方面,山杏花期经常受到春季晚霜危害,杏花期遭遇晚霜将直接影响山杏的年产量。

3.2 加工企业经营秩序混乱。主要表现在加工企业之间不规范的恶性竞争,抬价收购原料、压价倾销产品。平泉普通杏仁露每件成本为30~33元,由于同室竞争,每件出厂销售价格压到31~34元,每件杏仁露利润已经跌到1~2元,甚至不挣钱,把绝大多数利润都拱手让给了经销商。在活性炭企业上,由于相互抢购原料,使杏核皮由600元/吨抬高到800元/吨,提高了生产成本。这些不正常的内部同室竞争,使得山杏加工企业在发展中大伤元气,效益增长乏力,企业发展艰难。

3.3 企业加工生产能力过剩,设备闲置严重。平泉活性炭企业年设计生产能力总额达15万吨,而实际年生产活性炭仅为4.5万吨,仅占设计能力的30%。杏仁露企业的年设计生产能力为20万吨,而实际年生产仅为6.9万吨,仅占设计能力的40%左右。企业开工严重不足,设备闲置严重,企业把资金压到生产设备上,在原料收购等扩大再生产上却资金匮乏。

3.4 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影响对外销售信誉。在杏仁饮品加工生产中,个别企业以杏仁替代品生产杏仁露,使得产品质量下降,对外失去企业诚信,影响杏仁露对外销售信誉。在全县活性炭加工生产中,多数生产设备简陋,技术落后,产品消耗原料数量高,产品加工附加值低,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活性炭加工行业的健康发展。

4 山杏产业发展建议

4.1 提高认识,加大山杏基地建设力度。一是把山杏林纳入林权改革范围,彻底解决“大锅山”、“大锅林”的问题;二是政府牵头整合涉农资金,用于山杏原料林及低产林改造;三是加大山杏丰产技术推广,把幼树定株、老树更新、修树盆、病虫害防治等简易技术传授给广大林农,提高山杏产量和质量。

4.2 进行科技创新,对山杏进行深度研究。借助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这一技术力量,一是进行山杏晚花丰产品种选育研究,彻底解决困扰北方山杏花期遭受霜害问题,从而推动北方地区山杏产业发展。二是创新从山杏加工废物中提取杏仁苷等产品技术,提高山杏产品附加值。加快山杏加工产业向生物提取等精深加工转变,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加工产品档次。

4.3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职能部门作用,规范市场运行。由林业局牵头组建山杏产业协会,负责山杏栽培、加工、销售、协调和指导。质量监督部门依法对山杏加工企业进行质量监督管理,对每个企业的每个批次产品都进行严格的检测检验。对达不到质量标准的产品,坚决不允许出厂,强制企业进行标准化生产。同时要加大对违反质量标准的企业的处罚力度,强化企业的成本意识、质量意识和整体意识,塑造平泉活性炭、平泉杏仁露企业在市场上的诚信形象。从而避免企业间同室竞争,人为降低山杏产品的档次。

4.4 组建企业集团,打造知名品牌。让最有实力的杏仁露、活性炭企业做母公司,其余企业做子公司,统一质量标准和技术标准,统一销售价格、产品包装、商标注册,使所有企业联合起来,合力闯市场,合力创名牌,站在发展区域品牌的高度上,扩大品牌影响力,塑造产品形象,将当地的杏仁露、活性炭产业塑造成国内北方特色产业,产品塑造成地方特色产品。

4.5 进行园区规模化发展。针对全市46家山杏加工企业布在县域6个乡镇这种零散布局,政府制定出台山杏加工园区建设发展规划,对入驻园区的企业实行优惠扶持政策,山杏加工逐步实现规模化,做到资源和信息共享,搭建山杏加工产业信息平台。

猜你喜欢
平泉山杏杏仁
山杏苗繁殖技术
河北地理标志农产品展示平泉滑子菇
山杏种子的冬藏处理
A Skopos Theory-based Study of Translation Principl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s
山杏容器苗装杯技术
杏仁糖小兔
本溪地区山杏造林不同组成的生态特性研究
餐桌观察员之五仁月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