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相关问题研究
——基于广东省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

2018-01-19 08:27程晓静
关键词:生产性广东省服务业

程晓静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

20世纪70年代以来,服务业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快速发展,而其中能够与制造业有效互动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占整个服务业发展的主要部分。生产性服务业为制造业生产提供中间投入品,其快速增长引起专业化和社会分工深化的同时,也有效降低了制造业的中间服务成本。随着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相互渗透,两大产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业工业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顾乃华等认为在我国特殊经济转型时期,发展服务业能够有力地促进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通过比较来看,东部地区服务业表现最具备优势,金融保险业最能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提升促进作用[1]。胡晓鹏等运用1997年与2002年江苏、上海、浙江三地投入产出分析表,通过动态比较,揭示了三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关系的基本特征[2]。田家林等利用投入产出表及延长表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性,得出生产性服务业与技术密集型制造产业关联性最强的结论[3]。刘洁等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部分行业通过深度融合已经渗透到对方产业内部,而部分行业由于发展历史短,融合程度较低,依然有待提升和发展[4]。王小波等根据我国2012年投入产出表数据测算发现我国整体上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除少数发达地区外,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需求较低,两大产业融合力度不够且具有显著的制造业驱动特征[5]。可见,两业融合一直是备受学界关注的研究论题,从数量统计结果来看,研究多集中于国家层面的产业分析,基于广东省的实证分析并不多,产业融合具体应对策略也较少提及。广东省产业转型升级十余年来,坚持创新驱动型发展战略,积极扶持服务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产值增加明显。随着生产性服务行业对经济贡献力度的增强,广东省强调加快发展与先进制造业相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转移。广东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如何?哪些因素影响产业间的融合发展?政府如何应对更有效率?本文基于广东省的产业发展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把握两大产业融合的发展规律,寻求促进产业融合的应对策略。希望此项研究对广东省甚至国内其他城市的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均产生重要的意义。

一、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现状

(一)广东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总体评判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东作为我国的经济大省,依靠改革带来的优惠政策及优越的地理位置,实施“走出去”经济战略,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作为广东经济支柱的制造产业转型升级效果显著,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逐渐提升。自2013年开始,广东服务业的增加值首次超越工业增加值,广东开始进入服务型经济发展阶段,服务业占比接近60%,其中半数为生产性服务业。

广东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出现以下几个方面主要特点:

1.广东省生产性服务业增速快,内部发展不够均衡。根据国家统计局《生产性服务业分类(2015)》标准,按可比价格计算出广东省2011-2015年生产性服务行业平均增加值比率为10%,相比同期GDP的平均增速高出1.5%。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虽快,但在产值和就业上出现了内部不均衡,增速较快的新兴行业,如科研技术服务业人力资本投入加大,但出于产值占比较低等因素,吸纳就业岗位有限,而增速相对缓慢的传统生产性服务行业例如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批发零售等行业产值占比较高,吸纳较多此类就业,具体指标可参见表1。

表1 广东省2014-2015年生产性服务业(部分)产值占比、增加值及年末就业情况

2.广东制造业发展形势严峻,制造业竞争力及创新水平亟待提升。自2008年开始,广东制造业发展总体开始出现下滑趋势,广东省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增速也逐年下降,2015年回落到7.2%,在全国排18位。在先进制造业领域,广东医药制造、电子通讯设备等行业的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与发展靠前的江苏有较大差距,发展质量和效益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6]。受制于产业基础和技术水平,加上具有自主品牌的大企业数量有限,广东制造业发展依然以要素驱动为主,缺乏自主创新型,整体竞争力不强。

3.广东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差距呈逐渐缩小趋势。通过比较两大产业总值发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平均比例不到1∶6,与世界其他同类经济体相比,差别明显。在产业发展速度上,生产性服务业总值增长率与制造业总值增长率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在制造业增速总体下滑的趋势下,生产性服务业实现稳定增长,尤其从2014年开始,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率超过制造业且渐有增强的趋势(见图1)。

图1 广东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总值与增长率比较

(二)广东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程度的测算

产业互动融合表现为产业间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的关系。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法,选用中间需求率、中间投入率指标[7]反映两者的相互关联程度,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力系数指标反映两者之间的相互渗透程度[7]。数据来源于广东省2002、2007、2012年的三张投入产出表及相应各年度的统计年鉴。为研究需要,将42部门分类重新划分为5大产业类别,具体分类参见表2。

1.中间需求率、中间投入率分析。表2可以看出,广东制造业与其他工业及建筑业相对于其他部门中间投入率较高,根据中间投入率及附加值率的关系,可以看出广东制造业属于“低附加值、高带动性”行业,主要原因在于制造业生产过程中对其他产业所提供的产品消耗比较大。而生产性服务行业中间投入率总体水平低于50%,中间需求率高于50%,说明生产性服务行业具有“高附加值,低带动性”特点。

表2 五大部门中间投入率与中间需求率

表3 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中间投入率、中间需求率

通过分别计算生产性服务业各细分部门对制造业的中间投入率、中间需求率以及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各细分部门的中间投入率、中间需求率,更加深入了解两个部门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程度。结合表3,生产性服务业及各细分部门的中间投入率都较低。从趋势上看,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中间投入率逐年增长,说明后者对前者依赖性递增。从细分行业来看,制造业对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投入相对较高,侧面反映这类行业具备较高的机械化水平。从中间需求率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及各细分部门的中间需求率较高,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支撑作用明显。

表4 生产性服务业及各部门对制造业中间投入率、中间需求率

表5 五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及感应力系数

表6 制造业对各部门影响力系数及分解、感应力系数及分解

表7 生产性服务业对各部门影响力系数及分解、感应力系数及分解

从表4可以看出广东省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中间投入率不足10%,制造业的发展仍然以自有投入为主,生产性服务未见明显增加。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中间需求率很低,总体缺乏支撑,这与广东制造业产值比重高于生产性服务业有关。从细分行业来看,传统生产性服务行业中对制造业贡献较大,如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而信息传输、计算机软件服务和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投入率过低,投入有待增加。

2.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基于以上分析,以广东省2002、2007、2012年投入产出表为例,结合里昂惕夫逆矩阵,对影响力系数及感应力系数分别进行计算。表5可以看出,广东省制造业及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一直表现稳定。其中制造业影响力系数大于1,说明制造业对社会生产的影响程度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力水平小于1,对社会生产的影响程度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广东省制造业感应力系数均值大于1,可见制造业是广东省经济基础产业,对其他各部门的生产具有较强的支撑作用。

为了更好地深入分析两部门与各个部门的关联,我们进一步对这两个系数进行了分解。表6显示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感应力系数及各自分解情况,可以看出制造业对自身的影响力系数值最高,其对自身的支撑和推动作用比较明显。同时,制造业对自身的感应力系数明显高于其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感应力系数,说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需求带动作用不足。但比较不同时期数值变化,生产性服务业感应度系数呈上升趋势,反映出其对制造业的后向推动作用有增强趋势。

表7显示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感应力系数及各自分解情况,可以看出生产性服务业对自身的影响力系数高于其他部门,其对自身的需求拉动最大。同时,生产性服务业对自身的感应力系数占比分别为43.89%、44.42%、47.52%,对制造业的感应力系数分别为39.46%、43.57%、39.92%,可见其对制造业的向后推动作用慢慢凸显,生产性服务部门不再局限于自我服务,开始同制造业协同、融合发展。

总的来看,制造业是广东省的主导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及感应力系数均高于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平均水平,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依赖程度较高,反观制造业的发展主要依赖自身驱动,对生产性服务业需求较低,两大产业的互融发展程度整体处于较低水平。

二、制造业与服务业产业互动融合的制约因素

(一)广东省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有效需求不足

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伴随专业化分工的加深及产业链的延长,为降低成本,不断将其内部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而外包出去的业务不满足于低水平、低层次的服务,产生更高水平专业化生产性服务的市场需求,这就为专业服务业创造了发展空间。由此可见,伴随专业化生产程度的加深,制造业的部门结构决定着金融、通信、商务服务业的发展及国际竞争水平。广东省作为外贸大省,制造业受传统加工贸易方式影响,技术含量与专业化程度低,企业更多将生产性服务业内置化,对服务外包缺乏探索和创新精神。

(二)生产性服务业尚未形成有效供给

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效供给表现在制造企业能够借助其提供的服务向价值链的更高端移动,从而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广东生产性服务业增长较快但总体发展存在不均衡,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未得到充分重视。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投入仍以劳动密集产业为主,金融、科研服务等附加值较高的生产性服务投入比例较少,再加上生产性服务功能不够细化,制造业产业链较短,各部门对制造业产品的中间投入有限。整个行业的供给质量低、数量少,无法满足制造业需求,很难对制造业发挥支撑作用[8]。

(三)高端知识型技术型人才短缺

伴随服务经济时代的到来,原本集中在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开始逐渐流向第三产业。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引发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并刺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尤其表现在制造业研究开发及生产性服务业层次改进过程。从广东省近五年的就业结构来看,广东省生产性服务业高层次人才短缺,部门间人才流动性较弱。从生产性服务细分部门来看,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批发零售等行业,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如金融、科学研究与开发行业就业人员相对较少。

(四)缺乏完善的制度建设和政策环境

政府制度以及提供的政策支持是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发展的重要外因。由于服务产品具备无形性、生产消费同时性的特点,服务的需求者在鉴别产品质量及评价售后服务方面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产品的无形性使得产品极易被复制,产品供给者在产品保护上难度增加。政府提供良好的制度设计及优良的环境,能有效保护并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广东省从2008年开始加快了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步伐,但直到2016年才有专门针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而在制造企业服务环节剥离方面尚未有明确的政策出台。

三、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对策建议

(一)提升广东制造业层次结构、鼓励制造企业自主创新

目前广东省制造产业总体仍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应鼓励制造企业将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一方面加大生产与研发力度,降低生产成本,培养比较优势;另一方面拓宽营销渠道,培养现代物流业发展。引导企业管理创新、业务流程再造,将非核心的业务剥离出来,外包给专门的生产性服务业提供商,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及内部层级交易成本,拓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空间。支持鼓励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帮助企业创立自有品牌,对自主研发的优秀企业给予政策扶持,对积极申请专利的企业要在税收政策上给予优惠。积极扶持科技研发、信息技术服务业,以服务业改造传统制造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高制造业的信息化和智能水平,最终实现制造业层次结构的提升。

(二)优化产业布局,重点扶持行业发展

地理空间的集聚融合有利于发挥产业的集群优势,实现价值链环节的互动融合。合理引导制造业向城市周边集聚,围绕制造业产业群在周边建设服务配套体系,构建生产性服务产业集群,引导高端服务产业聚集;在生产性服务产业集群培育方面,不能单靠用电、用水、用地等优惠吸引企业入驻,应尽量承诺为企业提供优良的投资、创新环境。重点扶持生产性服务业中对制造业影响度和感应度较大的行业如现代物流业,促进物流业与信息技术、科学研究等行业关联发展,实现资源在生产性服务业部门间充分流动。发展产业集群,注意应将尊重市场规律放在首位,其次是尊重企业的自主选择。市场引导资源配置的同时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加强对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规划引导,合理布局,不搞“一窝蜂”建设;完善区内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鼓励企业和机构之间对话和互动;建立集聚区考核评价体系,按照评定结果对集聚区的业绩排序,选优去劣,保持有序健康发展[9]。

(三)重视人才的培养与教育

广东制造产业转型升级愿景实现离不开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有市场必然要求高技能的产业工人,生产性服务业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其发展也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产业融合同样也离不开人才。依托现有高等院校、科研所及各种社会机构,合理设置区域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学科,发展各类型、各层次的人才,尤其是银行业、信息技术服务业、法律等行业高端人才。规范发展产权交易市场、风险资本市场,尤其要加快发展民营金融业,吸引跨国公司金融服务机构。鼓励员工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及培训,关注普通劳动者的技能培养和素质提升。随着劳动力资源流动性增强,不能忽略劳动人才工资和福利的改善,不断完善企业激励机制,积极推进技术入股、管理人员持股等激励方式,努力吸引人才并防止关键人才流失。

(四)积极构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信息共建平台

信息平台共建包括信息共享平台及信用共享平台的建设。前者为综合服务类平台,平台主体为政府、生产性服务企业和制造业,涵盖信息包括各类供求信息、合作信息、政府政策信息、数据库信息、沟通协调等。在平台管理方面可以聘请专业的第三方团队进行管理,减少政府层面干预,有利于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互动的提升。信用平台是企业间保持长期良性合作的纽带,国外生产性服务业有专门的行业协会例如JISA(信息服务促进会)为企业进行信息咨询,并建立企业间的信用平台[10]。鉴于国内生产性服务业总体规模较小、层次低、信息咨询困难,政府应发挥组织和引导作用,通过媒体宣传加强服务类企业的信用意识,建立健全信用评价体系,同时奖优罚劣,对失信企业严格惩处。

(五)优化融合发展的政策环境

放宽行业准入制度,引进竞争机制,鼓励民间资本、外资等非公有资本参与到国有制造业或国有生产性服务行业中进行重组改造,提高产业竞争程度,推动产业升级。积极推动金融、电信、教育等行业的改革,通过引进民间资本、境外投资等方式,打破国有企业在领域内的垄断。深化生产性服务业的改革,加快制定和实施各类生产性服务业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标准,健全和完善信用制度、信用披露制度。强化政府服务意识,及时把握经济形势,具备前瞻意识,为企业搭建沟通桥梁,降低交易成本。不断完善生产性服务业方面的法律法规,健全市场体系,打破不利于产业融合的制度壁垒,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保驾护航。

[1]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中国转型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9):14-21.

[2]胡晓鹏,李庆科.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关系研究——对苏、浙、沪投入产出表的动态比较[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2):33-45.

[3]田家林,黄涛珍.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互动关系——基于历次投入产出表的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0(8):53-59.

[4]刘洁,李雪源,陈海波.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行业差异[J].中国科技论坛,2015(2):61-66.

[5]王小波,陈赤平,文美玲.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98-103.

[6]杨少浪,李华.“新常态”下广东生产性服务的发展与思考[J].广东经济,2016(11):40-49.

[7]鞠成江.西南财经大学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研究——基于产业关联的视角[D].西南财经大学,2013.

[8]张洁梅.现代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发展研究——以河南省为例[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174-195.

[9]王晓红,王传荣.产业转型条件的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J].改革,2013(9):40-47.

[10]周洋.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的互动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1.

猜你喜欢
生产性广东省服务业
广东省铸造行业协会十周年会庆暨第四届理事会就职典礼成功举行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广东省海域使用统计分析
煤矿工人生产性粉尘对身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新媒体时代的生产性受众浅析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