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学模式研究

2018-01-22 06:29罗于录
赢未来 2018年27期
关键词:体育教学模式学前教育专业新课程

罗于录

摘要:幼儿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高素质幼儿教师承担职责,负责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体育是培养幼儿教师素质的重要学科,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占据重要位置。学生既要掌握专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幼儿体育教学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学前专业学生的体育教学模式要不断创新。

关键词:新课程;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学模式

引言:

在学前教育专业中,体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学生参与到体育教学之中,不仅要学习正常的体育知识,掌握扎实的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还要具备幼儿园体育教学能力,能够结合幼儿的身心特征开展教学,从而成为合格的幼儿教师。学生的能力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能具备,因此,要在新课程理念下,以职业为导向,对学生开展专业的体育教学。

一、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学前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幼儿教师。幼儿教师需要面对许多幼儿,要对幼儿的成长负起责任。具备良好专业素养的教师不仅可以成为幼儿的良师益友,还能够了解幼儿的特点,采取适合幼儿的方式进行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中,体育教学的教学模式与其他专业的教学模式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对这一专业的学生开展体育教学时,既要运用通俗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知识与运动技能,还要以职业为导向,为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幼儿教师而运用独特的教学模式。因此,改革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二、新课程背景下学前教育專业体育教学模式改进建议

1、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职业素养

为了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就要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力求使学生在每一节课中均有所收获。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能力的提升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学生入学初期,在体育教学中可融入体育知识与专业技能;在第二学期可安排学生编排徒手操,放松舞蹈(包括幼儿韵律操、模仿操等);下一阶段可以培养学生游戏创编教学能力与队列队形指挥力。在学前专业体育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游戏创编能力的培养。幼儿年纪小,注意力不集中,就需要引入游戏,方可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可以在玩中学。队列队形指挥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幼儿教师要了解幼儿队列队形要求,方可实现对幼儿的有效教学。因此,在学前专业中,教师要严格把关学生的队列队形指挥成绩,并将其作为体育成绩的一部分。比如,教师可以创建健美操班级和创编游戏班,为学生创办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举办体育讲座,准备各种各样的体育比赛,使学生掌握比赛的规则,做好编排和裁判工作,总之,教师要鼓励更多学生亲自参与和组织,并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

2、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就要为学生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感同身受。比如,教师可以模拟幼儿体育课堂,设定一名学生扮演幼儿教师的角色,其他学生扮演幼儿。可以确定学生掌握专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后再采取这一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幼儿园参观和学习,了解幼儿园的环境,对幼儿有初步了解;准备教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学校要加强与幼儿园的合作,采取双重指导与管理,组织学生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必须校园双方的指导老师签字即可上课,教师要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学生实习结束后,要撰写实习报告与总结。

3、灵活设置课程与教学内容

要加强对学前专业体育教学课程的灵活设置,科学安排教学内容,这样就可以使教师有更多时间研究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在课程设置上,通常会由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与活动课程,比如,在必修课程中有“幼师体育与健康”、“幼儿园体育理论与方法”;选修课程为“健美操”和“幼儿园游戏创编和组织”,教师可以将这些教学内容与幼儿园的项目有效结合,将基本体操、健美操、形体训练、游戏、体育理论内容充分传授给学生;在活动课程中,教师可以举办多种多样的体育比赛,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建立体育社团,发挥学生的组织能力与创造能力。

4、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

为了提高学前教育学生的体育教学能力与素质,就要保证教师的教学水平,确保每一节体育课都能够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组织好每一项教学活动。教师要具备较高的职业水平与专业能力,明确学前专业体育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与方法,使体育教学效果更上一层楼。教师要具备创新能力,对体育教学充满热爱,要将幼儿教师的职业能力与体育教学相结合,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展现教学内容,可以为学生播放精彩的教学视频与比赛视频;播放幼儿园教师的优秀经典案例与趣味体育活动;通过动画片对体育运动动作进行示范,将动作的原理全面、直观展现给学生。巧妙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使学生能够与教学内容“亲密接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在播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旁指导,使学生了解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具备终身体育的意识。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对教师的合理评价,就要制定科学完善的评价机制,使教师能够明确了解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积极改进。首先,要组织学生定期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可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第二,鼓励教师发表与体育相关的学术论文;第三,关注教师组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所取得的成绩。

5、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合理评价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使学生的体育能力真正提升,要合理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价,确保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同时,合理的评价还可以反映出学生的不足之处,使学生能够了解自我,使能力具有针对性的提升,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加强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使最终的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除了必要的运动技能评价之外,还要对学生学习态度、团队合作态度等内容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罗敏.新课程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学模式的探索[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1(06):56-57.

[2]孙立娟.新课程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学模式的探索[J].搏击(武术科学),2014,11(05):111-113.

猜你喜欢
体育教学模式学前教育专业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美术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有效实施的探究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铜仁市学前教育专业新生科学素养现状的调查
从体育教学模式谈体育课的教学规范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高职院校公共体育教学中的“休闲体育教学模式”研究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