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策略研究*

2018-01-23 09:28江苏省如东县马塘中学刘剑平
中学数学杂志 2018年1期
关键词:习题课最值解题

☉江苏省如东县马塘中学 刘剑平

习题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能够检查学生的学习状况,还能够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数学技能、思维能力等综合素养得到提高.结合习题类型,可以将习题课分为概念巩固、问题解决、讲评型及综合运用四大类型,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针对习题课类型的特征,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才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过程.下文中,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探究了有效提问策略、纠错策略、学生主讲策略及反思策略,具体如下:

一、有效提问策略

学习过程是解决问题、收获知识的过程,因此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问题”的作用,更要认识到“提问”的重点不在“量多”,而在于“问题”自身的“精”,“问题”答案的“妙”,“问题”提出方式的“巧”.习题课上,布置任务时候可以采用“六点法”提问,具体为:问疑点、问难点、问盲点、问起点、问重点、问终点,这样的提问方法,既能够激发学生对“问”的兴趣,强化学生对“问”的理解,明确“问”的意义,还能够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培养.简单来讲,问题一定要问到关键处,否则可能适得其反.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必修4中“向量的数量积坐标表示”时,笔者就一个主干,提出了3个问题,具体为:将△ABC的顶点A为起点的两个边看作向量,那么:①当0时,△ABC是什么三角形?②当<0时,△ABC是什么三角形?③当0时,△ABC是什么三角形?通过2~5分钟的时间,学生给出的答案为:①为直角三角形;②为钝角三角形;③为锐角三角形.结合数量积公式的变形可知:①、②的答案是正确的,而③的答案是错误的.此时,笔者并未苛责学生,而是就问题③进行了点拨、引导,使学生认识到“错误”,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正确的答案.纠正的过程,既加深了学生对于问题③的理解,还能够有效地概念学生的固有思维习惯,使学生能够做到“大胆设想,小心求证”的精神.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提问的时候要遵循层层递进、灵活多变的原则,才能够真正赋予“提问”有效性.

二、纠错策略

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换言之失败是知识探索和累积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因此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要正确地对待学生在习题中出现的“错误”,更重要的是能够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不断地创新与探究,形成具有班级特色的纠错策略,从而实现高效习题课的目标.开展习题课的目标不是授予学生标准答案,而是引导学生从错误中感悟新知,促使学生的知识完成内化.为了真正落实纠错,提高习题课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日常习题课中,一般以纠错试卷、纠错学案进行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目的性.纠错试卷往往会出现在某个考试之前由教师提供,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而纠错学案往往都是某节习题课前由学生准备的,通过讲评,引导学生完成习题课的学习目标.

例如,“不等式”是高中阶段数学学习的重难点,其中均值不等式的应用更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解题过程中容易忽略不等式成立的条件”.为此,笔者在课堂上给出例题.纠错过程中,笔者采用了“自主纠错”的方式,既强化了学生对于“不等式成立条件”的理解,还促使学生掌握了解决不等式问题的技巧,更在纠错的过程中适当添加了基础知识的复习.

例1 下面三道题的解答存在错误,找出并纠正.

(1)已知x∈R-,求x+的最值.

三、学生主讲策略

高中生的身、心都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而对于学习来讲,他们已经具有了独立思考、自主思维的能力.因此,在习题课堂上,教师要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讲”的空间与时间.学生通过“讲”,既能够锻炼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思考能力、归纳能力等综合能力,还能够加深知识留于学生大脑中的印象.为了确保“学生主讲策略”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教师必须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指导和点拨作用.课前,教师要针对班级学生的特点,选择出具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的题目,同时还要通过QQ群、E-mail等工具,将题目发送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利用课下丰富的时间进行准备,为学生“讲”的顺利奠定基础.习题课上,学生“讲”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更能够促使生生之间形成良性的竞争,从而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习题课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函数的最值”的问题一般会通过均值不等式、重要不等式及连续使用均值不等式去等号这三种方式,取得答案.但是无论是使用均值不等式还是使用重要不等式,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针对“函数的最值”习题中出现的错误,笔者选定了3道题目(题组一),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进行准备,并明确告知学生,下节习题课上,笔者会随机选择学生,就某一题目进行讲解.将题目通过班级QQ群的方式传递到学生手中后,笔者发现学生之间的交流多了,而学生的积极性更是空前高涨.而课堂上,每位学生的桌上都有一个“本”,上面详细撰写了每道题的解题思路、解题过程、解题反思,甚至还有部分学生将解题的技巧都进行了归纳.通过将近30分钟的“讲”,“函数的最值”的相关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对于“讲”中出现的问题,笔者也及时地给予了点拨.这样的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是热力四射,跃跃欲试,特别是能够集中精力的“听”,更能够将“讲”中的问题指出,这无疑加强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

题组一:求下列函数的最值.

四、反思策略

反思由教师的“反思”与学生的“反思”两部分组成.从学生角度来讲,既要回顾解题的思路、解题应用的知识,更要认识到解题思维、解题方法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反思,能够激发学生潜在的思维力量,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还能够促使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为今后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既要回顾教育观念、教学行为,更要认识到教学方式、教学策略中存在的不足.因此,在习题课课堂上,要留出3~5分钟,让学生、教师进行反思,并要求学生利用课后的时间,将反思形成文字,记录在“纠错学案”中,这样既能够让学生亲眼看到自己的进步,同时还能够起到时刻提醒学生的作用,进而使学生的学习取得理想的成果.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必修4中“向量的数量积坐标表示”时,笔者将课堂末尾的4分钟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反思.通过反思形成的“文字”,能够发现部分学生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中仍旧存在不足,而笔者通过反思,知道了课堂中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笔者通过QQ、面对面方式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向量的数量积”的相关知识,更使学生能够掌握解题的技巧.

综上所述,习题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习题课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并不理想.而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习题课课堂的有效性已经成为当代教育工作者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必须要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更要在实践教学中,进行创新和探究,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班级特色的教学策略,以期习题课课堂教学的效率能够得到提升.

1.王广阔.如何提升学生自主获取解题思路的水平[J].基础教育研究,2012(08).

2.夏帮宽.高中数学课堂提升学生解题效率的方法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23).

3.彭春梅.改善高中数学习题课的教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

4.陆栋.高中数学习题课学生“说题”教学模式初探[J].数学教学通讯,2012(12).F

猜你喜欢
习题课最值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单调任意恒成立,论参离参定最值
用“同样多”解题
聚焦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
巧用不等式求最值
数列中的最值题型例讲
实现课堂高效的初中化学习题课教学策略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解题勿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