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过程性教学中“弯路”的重要性

2018-01-23 09:31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桥高级中学
中学数学杂志 2018年1期
关键词:弯路捷径椭圆

☉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桥高级中学 汤 鸿

学生学习数学的快乐往往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利用数学上巧妙的结论对数学问题实行“秒杀”获得愉悦;二是通过对数学问题的探索获得享受,但时常走弯路,好似古人说的“曲径通幽处”.所以作为教师在教学时也经常会遇到让学生走“弯路”还是直接给“捷径”的选择,面对这种选择,笔者结合实际教学,从教学设计、例题选择、解题方法三个方面谈谈对此的认识,回答为什么高中数学教学中要“过程结论需并重,弯路捷径两相宜”,以期抛砖引玉.

一、探究中发现结论,“弯路”通幽处

案例1 《椭圆焦点三角形的面积问题》的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结合解三角形知识解决焦点三角形的面积问题.

重点、难点:理解椭圆的定义,掌握椭圆性质的灵活应用.

1.创设情境,特例激疑

师:椭圆上的点P符合怎样的条件?

图1

生1:|PF1|+|PF2|=10 3 .

师:条件∠F1PF2=90°的等价条件是什么?

生2:|PF1|2+|PF2|2=|F1F2|2=200.

师:如何求△F1PF2的面积?

2.分析探究,认知类比

问题2:将问题1中的∠F1PF2=90°换为∠F1PF2=60°,如图2,结果如何?

生4:条件|PF1|+|PF2|=10不变,由∠F1PF2=60°得到|PF1|2+|PF2|2-2|PF1||PF2|cos60°=|F1F2|2=

图2

师:将问题1中的∠F1PF2=90°换为∠F1PF2=∠120°,结果如何?

生5:简单,将问题中的60°换为120°即可,我已经算出来了,S=25

师:好,我们一起来再将问题1进行变式.

问题3:去掉题中的条件∠F1PF2=90°,求△F1PF2面积的最大值.

师:非常好,现在大家回头看看我们刚刚碰到的三种情况,有没有什么问题?

生7:好像真有问题,∠F1PF2=120°时得到的面积超出了最大值,为什么啊?

生8:因为∠F1PF2根本就取不到120°,当P在椭圆上运动时,只有当P落在短轴端点时∠F1PF2最大(如图3,不要求证明),而此题中最大的∠F1PF2明显小于120°.

图3

师:所以和生5一样想法的同学,没注意到这个细节,导致错误了.

3.完善知识,归纳引申

图4

生9:|PF1|+|PF2|=2a,

|PF1|2+|PF2|2-2|PF1||PF2|cosθ=|F1F2|2.

说明:通过特例的研究,要使学生从低级的理论提升到高级的理论,从已有的认知结构同化或顺应成为高一级的新认识结构.为此,适时归纳总结,适当反思评估,对实现“迁移应用”层次具有重要作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先“犯错”再“纠错”,而且学生错得有价值,层层递进似“弯”实“直”,方法过程与结论皆在其中,表面上的弯路却和本质上的结论同等地位,这样的教学效果远比教师直接将结论告知学生要好很多.

二、训练中提炼结论,“弯路”是阶梯

案例2《和定点、定直线距离相关的轨迹问题》的教学设计.

1.问题的提出

圆锥曲线的“第二定义”,在新课程的教材中被隐去,可是通过对新教材的研读,发现教材编者对该知识点的“恋恋不舍”之情.文2中P47例6,P59例5都是“不舍之情”的真实流露.“通过具体的例子使学生感受椭圆(双曲线)的另一种定义方式,教学时要注意控制难度,不要对学生提出椭圆的“第二定义”的概念,更不要提出建立圆锥曲线方程的要求.”这是教材指导用书对上课教师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笔者采用的是题组教学法:

2.题组的呈现

题目:求满足下列条件的点M的轨迹.

(1)点M(x,y)与定点F(4,0)的距离和它到直线l:x=

(2)点M(x,y)与定点F(5,0)的距离和它到直线l:x=

(3)点M(x,y)与定点F(4,0)的距离和它到直线l:x=-4的距离之比是常数1.

3.选题的依据

“过程与方法”是新课程标准的一项课程目标.这一目标变“追求学习的结果”为“强调学习的过程”,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积极体验和科学方法的掌握与内化.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目标的认知和追求,更要关注学生个性的差异,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注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主动探究,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选用的例题作为教材例题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也符合比较和类比学习的过程要求,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

说明:通过题组训练,学生重温了直接法求点的轨迹的方程的过程,感受了常数对轨迹的影响,在不违背《指导意见》的前提下,让学生充分体会,同时对引出抛物线的定义也就显得自然了.

三、考试中运用结论,“捷径”变“效益”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做一些“思考”“探究”,甚至犯一些错误,适当地走一走“弯路”,不但对学生的意志品质有所锻炼,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透彻认识,但往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老师在讲评试卷的时候,经常会被学生追问有没有简单的方法.必须承认的事实,目前为止,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最有效手段,传授给学生一些实用的结论,以及适当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有助于提高解题效率,省时省力.

案例3 极化恒等式的引进和应用.

题目:设△ABC,P0是边AB上一定点,满足且对于边AB上任一点,恒有的形状为___________.

常规解法:解决向量问题一般有两条思路:利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转化为基底的线性运算,建系设点坐标化处理转化为代数运算.沿着这两条思路,学生比较容易想到的解法如下:

方法2:(利用捷径)基本定理的方式是向量问题解决之本,但是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适时地抛出“极化恒等式”的理论,告诉学生有一种方法能节省时间,立刻就能让学生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极化恒等式b)2-(a-b)2].

说明: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如果能给学生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不仅仅是时间上的节省,也是对学生信心的提升和考试心态的良好调节,此时选择走“捷径”才是明智之举.类似极化恒等式的结论,在考试过程中经常会被应用到的常见结论有:阿波罗尼斯圆,拉格朗日定理,洛必达法则等.

在平时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自己的经验节省学生的学习时间,往往造成的后果是学生变成做题的工具,对结论一知半解,缺乏必要的数学素养,也偏离了数学教学的正确方向;另一方面,在紧张的考试过程中,如果平时不介绍一些思想方法、解题技巧和常用结论,会让学生陷入大量运算之中,进而导致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答题,会让学生充满挫败感的负面情绪.教师在教、考之间,如何安排好过程和结论的比重,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叶国芳,蒋青松.对一道高考题的通法研究[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6(12).F

猜你喜欢
弯路捷径椭圆
Heisenberg群上由加权次椭圆p-Laplace不等方程导出的Hardy型不等式及应用
例谈椭圆的定义及其应用
捷径,是更漫长的道路
上了985才发现,拼命读书是大多数人的捷径
画与理
一道椭圆试题的别样求法
放弃捷径
椭圆的三类切点弦的包络
走点“弯路”并非坏事
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