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预算管理绩效评价的调研与思考*

2018-01-24 16:51戚伟琳
山西青年 2018年13期
关键词:绩效评价问卷部门

戚伟琳 龚 可 王 慧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财经处,河北 秦皇岛 066000)

一、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研究背景

截至2016年,我国已连续5年实现对教育投入达到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的目标,教育投入也在逐年增大,我们在关注钱从哪来的同时,更应关心钱花向哪去,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因此,对高校预算绩效进行评价很有现实意义。

201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五十七条明确指出“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应对预算支出情况开展绩效评价。”在2017年10月份结束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总书记在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本次十九大会议上,提出全面实施绩效管理,这个“全面”将意味着预算绩效管理在范围上不断扩大、管理的资金规模相应增加、绩效目标更加明确、绩效结果要求也会更加严格,最终真正做到无预算不支出,这意味着预算绩效管理到达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关于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的调研分析

为了了解各高校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实施情况,我们向国内部分高校发放了《关于预算绩效评价情况的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73份。问卷填答者多为高校财务工作者,其中科长及具备高级会计师职称及以上的人数为21人,占所有有效问卷填答者的29%。所在院校为985高校的20份,占比27%;211高校21份,占比29%;双一流大学19份,占比26%;教育部属院校16份,占比22%。参加调查的院校分布于北京、上海、江苏、四川、湖北等13个省及直辖市,地域相对分散,不存在调查地域过于集中的问题。通过问卷分析,可以发现以下问题。

(一)绩效预算管理理念薄弱

在预算绩效管理概念上,多数被调查者只是简单了解绩效管理概念,对于预算绩效管理的流程更是没有深入性的了解,这可能与被调查者所从事的工作领域有关,不从事预算工作则对预算绩效管理相关概念不了解,这也正说明了绩效管理理念在高校中并没有渗透到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绩效管理意识不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也就很难顺利展开。

(二)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不健全

在预算绩效实施环节方面,只有21.05%的被调查高校设置了绩效评价委员会;47.30%的高校财务制度中包括了绩效评价要求;33.78%的高校具备现行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总体来看,有40%的高校的在近几年的绩效管理浪潮下,将绩效评价的相关要求列入到本校的财务制度中,但仅有30%的高校有自己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三)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反馈机制差

调查结果显示:有46.05%的院校会根据上年预算绩效评价结果来拨付新一年的预算资金,仍有25%的高校新一年的预算编制没有借鉴上年的绩效评价结果,这主要是由于零基预算目前对我国高校的影响依然很大,很多高校会进行绩效评价,但是不会对评价结果进行有效的运用,在编制下一年预算时,往往抛弃上年绩效评价结果,一切从零开始重新填报预算,这不仅使预算执行不好的项目得不到很好的纠正,造成资金的浪费,同时使得预算绩效评价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仅有22.08%的院校有绩效信息公开平台,可见在绩效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方面,我国高校整体状况不佳,大部分院校的预算部门目前只是在预算管理工作中充当了申报者的身份,并没有成为最终的知情者,绩效管理信息公开程度低,很难满足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

(四)部门预算绩效自评及预算调整仍需规范

在部门自评方面,有近半数的院校没有进行部门自评,而预算自评是预算绩效评价的重要环节,通过自评更能反应预算部门在预算执行中的问题,对下一预算年度的预算编制工作更有指导作用。59.74%的被调查者认为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应由有预算任务的所有部门实施,仅18.18%的被调查认为这只是财务部门的工作,看来随着预算绩效管理理念的发展,高校工作人员认识也在不断提高,大部分人不会再认为凡是与预算有关的工作都应该是财务部门的工作,预算绩效管理是全员参与的一项任务。

预算在原则上是一经确定,不可随意调整。但由于学校实际发展的各种特殊情况或者国家政策的改变,使得高校预算不可能在完全不变的情况下执行。被调查者所在院校中,可调整预算的院校占比68.83%,不可调整的占比为19.48%。其中一个预算年度可调整三次以上的院校占比18.18%。预算完全不可以调整,会导致资金使用效益低下。调整次数过多,使得预算管理工作显得随意,各预算部门也会抱有预算可随时调整的态度,在申报预算时不能够严谨对待,同时也会滋生腐败。因此,适时适度的调整预算将会给预算管理工作带来更高的效益。

三、有效推进全面预算绩效评价的措施

(一)健全制度建设,强化预算绩效理念

各院校应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制度要求,设立符合学校办学和科研特点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及预算绩效评价的政策宣讲力度,使得绩效理念深入人心,令广大教职员工积极配合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全员参与到预算绩效评价工作中,这样更有利于预算的合法合规执行,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二)建立绩效评价委员会

绩效评价委员会不仅仅是在预算执行后的绩效评价阶段发挥作用,而是一个全过程的预算管理组织。绩效评价委员会成员不仅对学校理念预算执行情况、学校各部门预算工作情况更为直接的了解,对于学校未来发展规划也有全局性的概念,可以更客观直接的对全校预算绩效管理情况进行评价。同时在前期的预算申报、中期的预算监督以及后期的预算绩效评价中,预算绩效评价委员会都发挥着牵头和监督作用,避免无人牵头从而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无法有效开展的尴尬局面。

(三)绩效评价结果要有应用,并配合实施奖惩

绩效评价的意义不仅在于对年度的工作情况做出评定,更在于对以后年度的工作给出更合理的依据和建议。对于完成情况较好的部门可以给予一定比例的绩效奖励,对于绩效完成结果较差的部门要查明原因,酌情调减资金拨付金额。对于在教学和科研上有突出成绩的教师或学生,也应给予一定的奖励,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

(四)加强信息公开平台建设

高校可以依托现有的财务或教务等信息平台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工作,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各部门,及时纠正预算执行问题,规范资金流向和流速,使财政资金在公正公开的平台监督下高效流转。

四、结语

为了解决高校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和高校发展间的矛盾,加强预算绩效评价是有效的方法之一。建立符合高校自身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和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加强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和反馈,都将有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减少教育经费的浪费,提高财政资金的透明性和灵活性。同时,充分调动起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让大家懂绩效、用绩效、享绩效,共同推进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完善和提高。

[1]郭秀国,吉宁,杨仲杰,张莉.江苏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的现状和问题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7(08):94-95.

[2]陆萍,吴婧,张甫香.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的方法探析[J].财会通讯,2010(36):60-63.

[3]张训婷.地方本科院校财务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会计之友,2017(17):106-109.

猜你喜欢
绩效评价问卷部门
联合监督让纪检部门不再单打独斗
PPP项目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探究
基于因子分析的传媒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
问卷网
绩效评价在委托管理酒店中的应用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应对挑战需多部门联手
基于《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的医药全行业绩效评价及预测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