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和引导理工科大学生自我发展案例研究*

2018-01-24 16:51杨欣艳王佳媛
山西青年 2018年13期
关键词:理工类大学生活动

杨欣艳 王佳媛

(1.天津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天津 300387;2.教师教育学院,天津 300387)

根据理工类大学生固有的认知特点、气质特点和行为特点结合自身多年基层团干部的经验,秉承丰富内容,创新形式,立足专业,多维思考,全面培养,辅助成才的原则,多角度多方位的开展适合理工类大学生修高尚之德,做社会新风的实践活动。用智慧与青春把成才与奉献的火光点亮。若想成为一个立争上游的人,青年就要真正以“学”为奠基石,以“做”为落脚点,不断地扩充自己的知识。基层团干部更是要发挥“指挥家”的作用,为青年指明方向,引导培养出更多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真实的案例更有助于我们从中汲取经验,找出不足。

一、为理想,立足专业广见闻;为追求,认识社会长实力

(一)以学风建设为中心,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精神

科研精神和创新精神是理工类大学生的标签,学生科研精神的形成以及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无疑是学风建设的核心环节。根据多年从事学生工作的经验,经过不断摸索,以学风建设激发和引导学生自我发展为主题的活动取得不错的效果,以某学院经典的系列活动为例:从2012年起着力打造“考研飞跃计划”,发展形成了以“研路相伴,梦想启航”为主题的考研指导三步曲。其次,第二课堂—实验室实现的育人功能是万万不能忽视的,化学学院首届“未来千人计划”本科生科研立项活动,给本科生一个平台,全面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参与科研创新的内生动力。海外成长计划,推动和鼓励化学学院学生赴国(境)外高校交流学习,拓展国际视野,为毕业后出国深造打下良好基础。同时,还通过开展“化学科技节”、“学业规划讲座”、读书沙龙、优秀学子经验分享会,榜样人物线上宣传、“时空胶囊”等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来拓展学风建设的载体,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求。

(二)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和网络团建为依托,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各个高校基层团委重中之重的实践活动,基层团委更应使之成为有力依托,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同感,使之成为建设学生日常思想教育工作的牢固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的组织形式、活动形式、教学形式也是形形色色的,例如:在大二学生实践教学中,组织开展《读一本自传,谈我的大学生活》主题班会,让名人引导学生开始他们的大学生活。在大三学生实践教学中我们开展《哲学思考中的“2017”》,让学生通过观看影片,用马克思哲学观点分析思考社会环境热点问题,带着思考开展低碳生活系列活动。同时实践教学中把理论知识和大家的熟悉的化学实验相结合,开展《思想扬帆,化学起航》相关活动。

其次,不可忽视的是当前网络这个大平台的宣传力量,加强网络社区团支部的建设与推广,结合校区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工作,在青年之声、学院网站上开辟专门栏目,创建具有学生工作特色的网页,丰富其内容和功能,充分利用校园网为学生提供学习、生活和心理服务。

(三)广泛开辟实践育人阵地,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奠定基础

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活动是有温度的,它能让每位学生真切的感受到自身的蜕变。为学生寻找和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实践育人阵地,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在校园内外广泛开展校园实践活动。

1、强化青年志愿者“三下乡”活动,利用暑假,积极组织了以“走进冀中革命圣地 服务社会主义农村”、“蓟县行、乡土情”、“在那红旗飘扬的地方 踏寻党的伟大足迹”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服务团深入狼牙山、河北清苑县冉庄、河北安新县白洋淀,到延安、西安、天津蓟县、台儿庄了解当地的革命文化和当今的发展状况,切身体会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祖国农村所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感受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勃勃生机。

2、常规实践,强化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组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安排各班级根据专业选择社会实践基地。天津模范小学、新星小学、平山道小学、龙江里社区、天华里社区、学生中成立“科技小分队”,“以食品安全”、“低碳生活”为主题,走进社区和小学,演示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实验,做出特点和水平。这些实践活动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促进了专业的学习,也加深了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

二、为担当,争做优秀青年,推己及人;为抱负,谋极致生活,精益求精

做有担当、有作为的青年,就是要贯彻新思想,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以勤学笃实的实干精神彰显时代的主旋律。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做为青年成长助力的团干部也是征途漫漫、重任在肩。

加强和改进学生支部建设,努力探索学生团建新途径,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团建管理工作中的骨干作用。学生团支部充分发挥团员在各个方面特别是学风建设、宿舍文化建设、平安校园及和谐校园创建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认真开展学生团建调研活动,做好“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唯真求实 服务青年”主题大调研,在党支部主题实践活动中,充分调动团员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坚持“党建带团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推优”制度,以“党校”

为载体,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教育。规范开展发展团员、团费收缴、团内信息统计等工作,认真执行“三会两制一课”制度,组织团支部开展专题组织生活会。

“两个一百年时的我”——优秀思想汇报展示,十九大主题班团会,《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座谈会、“新青年”学生宣讲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缅怀英烈,共铸誓言”预备党员宣誓,“青年的楷模,时代的荣光”向黄大年同志学习。找准与大学生思想的共鸣点、利益的交汇点,做到贴近广大团员的生活和学习实际,用彻底的理论说服人,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先进的理论引导人,引导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价值自觉、外化为行动自觉。进行“十九大”知识竞赛,通过多样化的形式,以赛促学、以知促行。对大学生进行适时国情、市情、校情的教育,增强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在青年学生中成为一面面旗帜,引领着共青团员共同进步。

三、为品质,打造精致青年;为修养,三省吾身,回归本真

基层团支部书记在激发和引导大学生自我发展方面有着引领性作用,用贴近青年学生的方式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在青年团员中开展工作。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得有长流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所以,基层团干部的我们就要不断检查、审视自己和学生的扣子是否“松了线”、是否“染了尘”、是否“扣得正”。要竭力唱响向上向前向善的主旋律,弘扬传播正能量。

结合以上的案例介绍,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摇篮,希望能为奋战在高校教育一线的教师提供一些借鉴和点播一些灵感,建构科学的培育体系,形成最适合理工类大学生的培养体系,把握培养实力青年、优秀青年、精致青年的全过程,做好理工类大学生自我发展的激发者、引领者。

[1]赵小云,张利,薛桂英.大学生学业自我发展的特点[J].现代教育管理,2010(7).

[2]任洁,冯国文.自我发展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教育研究,2006(8).

[3]葛爱荣,谢雪梅.大学生自我发展的特点及其归因[J].新余高专学报,2007(5).

[4]周仲魁,桑胜利.理工类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发展的教育障碍与对策[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5]南东周.高校理工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育研究[D].山东大学,2017.

猜你喜欢
理工类大学生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分部积分法在少数民族预科理工类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3300多名本科新生清华报到 理工类超八成
对理工类职业的四个误解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