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宅”现象的调查研究*

2018-01-24 16:51周文慧
山西青年 2018年13期
关键词:现象电脑心理

王 晶 朱 冰 周文慧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一、大学生“宅”现象的内涵

“宅”现象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日本“御宅”一词,当时日本“御宅族”指的是整日困在居所里,沉迷于电脑与动漫游戏,不愿与人交往,孤僻自我的特殊社会群体。

大学生“宅”现象则指大学生长时间、习惯性地蜗居于寝室、网吧、校外租住地等狭小的空间,沉迷于某种兴趣与爱好,依托网络媒体逃避现实世界以获得自身心理需求的自我封闭现象。

二、大学生“宅”现象的原因分析

(一)外在因素

1.电脑的普及与网络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是大学生宅现象兴起与普及的前提。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更新以及电脑价格的平民化,大学生对电脑拥有的普及率也不断攀升,都为大学生选择“宅”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2.社会压力。当前大学生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学业、就业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压力的日增,成为大学生“宅”现象盛行的重要原因。残酷的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落差,使得大学生无所适从,选择依靠网络来逃避现实世界中的压力。

3.大学管理体制相对宽松。大学相对中小学的学生管理体制较为宽松,学习任务较轻,学生管理松散,且课程专业性较强,使自律能力不强的大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沉迷于网络或与学业无关的事情。

4.家庭教养方式。独生子女家庭对子女的溺爱强化了孩子的自恋倾向,使得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内心迷茫、交往能力不足,从而容易沉迷于网络,导致“宅”的产生。

(二)内在因素

1.性格特征。90后大学生大多娇生惯养,抗压能力弱,社会适应力不强。而在大学里,学生面对的社会压力和所需的生活自理能力要求更高,当其无法自如应对时,很容易选择消极逃避的方式,宅应运而生。

2.从众心理。大学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在群体动力和不良示范下,容易出现从众行为。所以,当看到同寝的同学们都在玩一款网游,为了不被人看成落伍,也为了迎合室友的爱好,往往强迫自己努力晋级,最终沉迷于网络。

3.缺乏自我规划意识。相比于紧张充实的中学阶段,大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比较轻松散漫,那些对学业和未来职业缺乏计划性和目标性的学生,整日无所事事,从而成为大学生“宅”一族的成员。

三、“宅”现象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缓解压力,舒缓心情。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得竞争更加残酷,“宅”可以让大学生暂时的逃避外界的压力,通过网络这个媒介尽情地发泄自己的情绪,满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无法实现的梦想,一旦沉浸在虚拟世界中,烦恼忧愁都会烟消云散,心情自然得到了舒缓。

2.扩宽认知空间,提升自身能力。网络的使用扩宽了大学生获得信息的能力和手段,通过“宅”可以集中精力获取有效资源,扩宽视野,汲取新的知识和技能,实现个人能力的提升和全面发展。

(二)消极影响

1.影响身心健康。大学生长时间“宅”在寝室会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问题。在生理上,长时间坐在电脑面前,易导致视力和听力受损;不规律的作息会导致神经衰弱;饮食不规律容易引发肠胃疾病。在心理上,大学生长期处于自我封闭空间,会导致自闭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产生。

2.影响学业发展。“宅”让大学生过早的与社会隔离,使得他们眼界狭小,与社会脱节,相比于上课,更多的大学生愿意宅在寝室里刷微博、打游戏等,几乎没有花心思和精力在学习上,不利于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3.影响人际交往。基于对复杂的人际关系的畏惧,有的大学生害怕与人接触,对正常的社会交往持排斥心理,不利于关系的建立,进一步深化了大学生“宅”的程度,严重影响了人际交往。

四、应对大学生“宅”现象的对策

(一)社会层面

加强大众媒体的舆论引导和宣传作用,既不应过分渲染“宅”现象的流行趋势,也不应给予过度的负面评价,营造宽松的社会舆论氛围,帮助“宅”一族大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此外,通过政府倡导,大众媒体宣传,保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为大学生“宅”一族树立正确的信仰,帮助他们尽快的走出“宅”生活。

(二)学校层面

学校要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在加强校园物质环境建设,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加强精神环境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鼓励大学生从“宅”生活中走出来。此外,学校要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尊重大学生“宅”一族的心理需求,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家庭层面

家长要加强与孩子的交流沟通,发现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及时解决。其次,家长要努力营造温暖、民主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觉到家庭的力量。最后,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不能过分的溺爱孩子,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自主面对困难的能力,让孩子成为独当一面的人。

(四)个人层面

首先,大学生要合理科学的利用网络扩宽视野,汲取有用的知识和技能,提升科学文化知识。其次,大学生要提高专业素质,加强专业学习,提高专业技能,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最后,大学生要树立时间观念,加强时间管理,制定近期目标,合理利用时间。

[1]于秀影.高校大学生宅生活现象及其引导教育研究[D].东北大学,2014.

[2]程文.大学生宅现象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3]于洋.当代大学生“宅”生活的心理解析[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猜你喜欢
现象电脑心理
电脑
电脑节来了
电脑能够自己思考吗?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