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类APP对大学生运动习惯养成的作用探究
——以悦动圈为例

2018-01-24 16:51王载文
山西青年 2018年13期
关键词:锻炼者跑步体育锻炼

王载文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6)

一、引言

“互联网+”在体育宣传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手机APP让人们与体育有了密切的交流,由互联网中心CNNIC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直到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手机网民规模达6.2亿,占比提升至90.1%[2]。高校大学生是使用手机网络比较多的特殊群体,同时也是全民健身产业的支柱和后盾,而且,在他们完成大学学业进入到社会以后,会越来越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周两节的大学体育课程,已经不能满足同学们对锻炼身体的需求,跑步类APP的诞生弥补了这一空缺,对于在校大学生,可以借助网络的发展来培养运动习惯[4],在“跟从锻炼”中,养成自己的运动习惯。

二、运动APP种类与特点

(一)运动APP种类

通过功能的分类,运动类APP可以分为跑步(包括骑行、徒步等)和健身(包括力量练习、瑜伽等)两大类[6]。健身类APP主要是通过制订计划和视频来引导人们使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进行锻炼,一些APP还会提供与健身相关的饮食知识,跑步类APP只要运用手机GPS模块上的功能来计算轨迹、时间、速度、距离海拔高度等数据,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大多数还给出了卡路里消耗的估计,甚至还提供了脱水量数据,为运动后需补水量提供重要的参考。本文主要探究跑步类APP“悦动圈”对大学生运动习惯养成的作用。

(二)“悦动圈”的功能

1.健身指导功能

(1)“悦动圈”具有跑步类APP运用最广泛也是最基本的记录数据功能,包括室内计算距离和支持定位,支持新建数据,实时记录运动轨迹,还支持实时测量运动者的身体基本指标;

(2)“悦动圈”具有科学指导人们运动的功能,包括一些教程参考和他人经验的传授,而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甚至可以提供一些健康的健身运动视频教程供人们学习;

(3)“悦动圈”还具有根据个人的身体数据及目标制定运动计划。

2.提供相关需要的资讯功能

(1)为减肥人群提供科学运动及健康生活的知识,“悦动圈”在运动方式上会给出一个合理的规划,并且还会提供一些减肥方面的知识,在饮食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比如少吃高能量、高热量的食物和饮料;

(2)对人们关注的赛事会有及时的提醒,让人们不错过喜欢的赛事,满足热爱体育的人在运动之余对体育的关注。

3.社交功能

现在有很多的运动APP都有社交功能,“悦动圈”也不例外。

(1)分享锻炼的实时动态,锻炼者锻炼完后,“悦动圈”就会有一个提醒,要不要将自己的也能运动情况分享到社交平台,例如“微信”、“QQ空间”“晒跑”、“悦动圈”等等,你可以即时分享、也可以选择过后分享、也可以不分享,这是“悦动圈”的一个推广策略,同时也给锻炼者增加信心和增强锻炼态度;

(2)为了更加完善“悦动圈”的功能,“悦动圈”的内部会有一个平台是用户在使用“悦动圈”后对该软件的运动评价和留言功能,评价的内容包括对自己锻炼的评价,和对软件的效果进行评价。一般情况下,其他的锻炼者可以看到这些评价,因此,这些类似贴吧评论的功能,使得锻炼者对自己的锻炼做出评价,并且可以引导长期坚持锻炼的锻炼者评论自己的经验,供其他锻炼者参考,给初级锻炼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三、体育运动习惯的概念界定

针对运动习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站在不同角度去看待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在国内,许多在体育运动方面上的学者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有学者认为体育锻炼习惯是在锻炼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多次重复刺激逐渐形成的“稳固的条件反射”[7]、“固定化的行为方式”[8]、或基于个体需要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9]。有从生理的角度分析,那么就会有学者从心理的理解,有学者从心理的角度认为运动习惯是在有兴趣的实践运动中逐渐形成的,可以满足锻炼者需要的一种在自觉、经常、稳定的身体锻炼行为、“行为倾向”或者“心理定势”[10]。从行为的角度上来看,有学者

认为体育运动习惯是“人们在后天的健身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行为模式”[11]。根据前人的在这三个方面的理解后,有学者总结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关于运动习惯的概念,就是人们在后天的长期参加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锻炼过程中慢慢形成的,具有身体的内在和外在的需要,是一种比较稳固且能自觉长期坚持参加锻炼的一种行为方式。

四、“悦动圈”性能对运动习惯养成的促进作用

(一)“悦动圈”的功能齐

根据调查结果可知,有64.42%的学生喜欢跑步,而有60.12%的同学在跑步过程中喜欢与同伴一起的的,但是在大学生的舍友或者朋友中比较难找到与自己有共同热爱跑步的人,而悦动圈的“约跑”功能就能很好的弥补这个问题,让更多有共同爱好跑步的人能够约定一起跑步,并且能在跑步过程中互相支持,互相鼓励;此外,“提供相关资讯的这个功能”可以提供一些健身减肥的知识,还有对膳食也有一定的搭配,解决了大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没有专业的指导这个问题;“社交功能”的这个功能对于在运动过程中会感到无聊、乏味的这一问题有非常大的帮助,首先是可以将自己的运动过程和运动结果实时分享到社交平台上,这是对坚持运动的一个非常好的激励方法,使自己感觉到有内在的动力去参加锻炼,其次留言功能也能也可以很好地解决无聊乏味等问题,因为为了能够在留言板留下自己的锻炼经历与锻炼方法,学生便会在锻炼过程中认真的去钻研新的动作与新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能够钻研出新的动作与方法,还会鼓励自己继续在锻炼这条路是上越走越远,养成好的锻炼习惯。

(二)使用门槛较低,更容易被大学生接受

现在的大学生没有额外的收入,生活上的开支都是来源于父母的给的生活费,难以承担起在健身房一百多块钱一小时的私教费,而“悦动圈”却不一样,你只需要有一台智能手机,并且安装“悦动圈”客户端,这样你就可以得到像私教一样的科学健身指导,而且不需要花费一分钱。这样的健身模式会很受大学生的喜欢,并且大家都很乐意去接受它。

(三)灵活的运用科学指导,提高指导的科学性

要进行长期锻炼并养成习惯必须要以科学锻炼为前提,不科学的锻炼不仅对身体没有益处,甚至可能会造成身体的损伤。为什么在校大学生运动习惯难以养成呢?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没能有人进行长期的指导进行科学的锻炼,导致学生在锻炼上感到迷茫,进而放弃长期锻炼,而悦动圈不一样,悦动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锻炼平台,如健身知识的普及,在饮食方面上的建议,还有科学的锻炼视频教学。此外,还有关于自己身体机能的数据监测,这让学生在锻炼过程中能够更加清楚的知道自己在锻炼中的消耗及身体机能情况。因此,悦动圈能够在体育老师缺少的高校中,能够给学生在锻炼中给予科学的指导。

(四)合理的制定健身计划,加强锻炼的坚持性

要想养成好的锻炼习惯,必须要提高锻炼的坚持性,悦动圈可以根据运动者的某一部位或者某一项目来制定锻炼计划,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合适自己的锻炼计划,运动量会以及运动进度都会给锻炼者清晰的展示,在软件的不断更新下,新的锻炼内容和更科学的锻炼计划不断更新,新鲜的锻炼方式能引起学生的更大关注,悦动圈会根据每个人的输入信息的具体情况,会以从难到易的程度来制定具体的计划,有时还会进行难易结合来安排锻炼计划,让学生能在跟随计划中提高锻炼的坚持性,为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改变评价的单一,提高锻炼自觉性

做事情的三种境界,第一种超越,那么你便达到了最高境界。境界的第一种是强迫;第二种是习惯;第三种也就是最高境界就是喜欢。在评价机制上,悦动圈优化了评价机制,并不是只对学生在锻炼结果上的评价,在运动过程中也进行了评价。体育锻炼是一个磨炼人的意志的过程,有时候在运动过程中容易放弃,而悦动圈会给你带来一些有鼓励性的话语或者图片,甚至会有表扬性的评价话语等等,都可以让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有很强的自我满足感,以便有更大的动力去进行锻炼;还有悦动圈可以分享运动成果和经验,有时通过看到别人分享的经验和成果,可以激励自己能够自觉地锻炼,使自己热爱运动,甚至可以在运动方面有一定的成就。

五、结论

“悦动圈”的使用门槛低,使在校大学生都能够普遍使用它,“悦动圈”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加强对锻炼的需求性、灵活的运用科学指导,提高指导的科学性、合理的制定健身计划,加强锻炼的坚持性、改变评价的单一,提高锻炼自觉性等一系列的功能。使大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有科学的指导,减少大学生在盲目的锻炼下带来的伤害,并且能够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六、建议

(一)大学生合理利用好手机的客户端,利用悦动圈里面丰富的锻炼知识来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二)高校利用好网络这个平台,把悦动圈等运动APP运用到体育课堂上,增加课堂的有效率;

(三)利用APP的功能来帮助大学生达到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的的效果,为以后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健康基础。

[1]李皓.基于碎片化时间大学生体育锻炼方式的研究[D].东南大学,2015.

[2]快科技.中国网民规模达6.68亿手机上网人群占比90.1%[Techweb].http://mi.techweb.com.cn/tmt/2016-01-22/2266058.shtml,2016-01-22.

[3]于冬晓,刘宗超.运动类APP对普通高校学生体育习惯养成的促进作用[J].四川体育科学,2016(04):116-119.

[4]裴玲玲.中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身体自我概念及体育锻炼行为的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15.

[5]杜伊涛.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习惯养成研究[D].鲁东大学,2013.

[6]王红,王东桥,孙鲁.论养成锻炼习惯是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的关键[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4):540-541.

[7]吴维铭.影响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因素探析[J].中国学校体育,1992(2):61.

[8]尹博.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因素[J].体育学刊,2005,12(1):139-141.

[9]钟振新,姚蕾.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调研[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3):27-29.

[10]姒则彦,段艳平.少年儿童锻炼心理学研究述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5,19(2):64-66.

[11]乔玉成.青少年锻炼习惯的养成机制及影响因素[J].体育学刊,2011(3):87-94.

猜你喜欢
锻炼者跑步体育锻炼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做到七点跑步不伤膝
关于赛艇训练中的有氧训练探究
跑步穿什么
浅谈运动训练中的心理训练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如何通过心理辅导提升健身健美训练的效果
每天慢跑可延缓细胞衰老
跑步的时候我们在想些什么
八戒跑步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