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校思政工作方式的创新与实现

2018-01-24 16:51钟晓旭
山西青年 2018年13期
关键词:宿舍思政工作

钟晓旭

(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陕西 西安 710038)

高校教育时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此阶段教给学生的不仅仅限于知识和技能,为了学生在高校教育后成功踏足社会,对其进行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培养和提升都是至关重要的。而思政工作的目的便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心理和思想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由此可见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性。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新时代下学生行为思路的转变,传统的思政工作方式已难以满足当代的教育需求,创新工作方式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必然要求。为了创新高校思政工作方式,需要反思传统思政工作中的问题,结合当代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特点,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以实现高校思政工作方式的改革和突破。

一、高校思政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传统思政工作的弊端

现如今,应试教育仍是我国主要的教育形式,以往各个阶段以通过考核为目的教育方式往往忽视思政工作,致使学生无法形成良好的思政教育根基。而理应拥有独特教育方式、塑造学生人格的高校教育也受各阶段应试教育的影响,对思政教育不甚重视,不了解思政工作的实际内容,在思政工作中出现诸多偏差。首先,过于注重形式,不注重学生的接受能力,“填鸭式”强制性灌输思想教育内容,这种表面上的思政工作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反而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其次,思政工作的输出形式太过枯燥乏味,不断重复以往各教育阶段反复强调的内容,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最后,传统思政工作只重视课程教学,难以形成思政教育氛围,这种脱节的教育环境对德育的渗透十分不利。

(二)高校学生的思想问题

虽然高校学生已进入较高阶段的学习,有活跃的思维能力和接受能力,但是由于长期处于学校家庭的单纯氛围中,未有足够的社会经验,其思想、情感尚未成熟,这种活跃的思维和接受能力就会对学生思想带来巨大的影响。全球化浪潮的广泛传播,使得学生受到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影响,也容易遭受腐朽文化的侵蚀。

(三)网络环境对思政工作的影响

互联网的信息网络化,使得信息的流通愈发便捷高效,教学资源也因此得以广泛传播,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更加便利,而获取的信息很可能超过教师的把握控范围,使得教师的权威地位受到威胁,教师的思政教育工作难以起到作用。互联网中资源丰富的同时,鱼龙混杂,信息良莠不齐,一些歪曲错误的信息,容易对大学生尚待形成独立价值观的学生造成不利引导,至使思政工作面临更加困难的处境。互联网教育已在诸多学科教育中起到重要作用,网络教育平台已十分发达,而思政教育在网络环境下的经验贫乏,仍需要不断摸索,探寻合理有效的网络思政工作方式。

二、高校思政工作创新研究策略

(一)确立高校思政工作的核心思想和基本原则

在开展思政工作之前,首先要确立高校思政工作的核心思想和基本原则,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防止出现工作重心的偏移。思政工作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作为核心思想,在思政工作中贯彻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价值形态,坚持核心思想引导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基本原则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优先考虑教育内容对学生的作用而非只进行形式上的教育,用更便于理解接受的形式传递思政知识,使学生乐于接受和学习。教师要了解学生诸如家庭状况、个人特质的各个方面,尊重学生的个人特点和爱好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拉近师生关系,这要求高校对学生情况制定专门的档案并加以完善。

(二)引导高校学生参与志愿者工作

高校思政工作的开展,可把志愿者工作作为一个着力点。志愿者工作能让学生在奉献的过程增中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在活动过程中学习社会经验,扩大社交圈子,培养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现有的服务西部计划,支教活动等,还能使学生充分了解国情,充实学习范围和体味到党的革新思想。代替书本上枯燥教育的过程,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往往更容易接受思政知识。但是目前高校志愿者活动的开展范围仍较为局限,开展方式也过于单一,学生参与的程度也较低,这就需要高校思政工作作出相应调整,建设完善的志愿者服务体系,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志愿者活动中来。各不同专业可依据其特点开展符合自己专业特色的志愿者活动,例如软件相关专业的学生可以志愿为他人提供,系统升级、电脑维修等服务,各学科也可以根据自己课程内容开展支教活动,如此不仅有利于学生精神培养,也增强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三)营造良好的高校学生宿舍文化氛围

相较于其他教育阶段,高校教育的一大特点是学生留校住宿。学生的生活与宿舍密不可分,宿舍是是课程学习之外进行思政教育

的重要场所,对学生有重要的引导作用。由于学分制的影响,班级的概念在高校逐渐淡化,宿舍集体的意识在不断增强,在这种情况下,高校要营造良好的宿舍文化氛围,首先应该结合宿舍小集体的特点,设立切实可行的文化建设目标。思政工作中要积极开展宿舍文化活动,例如文明宿舍评选活动、宿舍装饰大赛、以宿舍为单位的素质拓展活动,培养学生集体观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另外,宿舍可以提供宿舍管理方面的勤工助学岗位,使学生参与到自我管理的过程中来,在劳动过程中强化自己的主人意识,“以舍为家”提高自律水平。

(四)提高对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视

高校内有地域条件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收入差距悬殊的学生共同参与学习,多方面的差异很可能带来矛盾,即将踏上社会的压力也使得学生压力提升,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且当下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十分严重,学生精神空虚,现实中的限制和压力常被其投射到网络,在网络上的行为变得不受约束肆意妄为,网上的肆意行为又会投射于现实生活中,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因此,高校思政工作应协调好学生间关系,开展活动促进学生交流理解,开设心理选修课程对学生进行疏导,注重灵活变通性,堵不如疏,减少不必要的封闭教育和条框限制,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及个性化趋势的发展。

(五)利用好互联网下新媒体环境

网络高校思政教育体系的构建:构建思政教育体系,可以学习较成熟各学科网络教育方式,搭建网络教育平台。开展专门的思政资料分享区,资料的上传经过专业人员的审核以促进,以传播优质的思政知识;开展信息交流区,以实现学生间以及师生间的交流与分享;开展教学互评,使教师及时获知自己的教学效果和学生需求以做出相应调整;高校思政教育于线上线下同时进行,弥补课堂中时间限制下的交流不足情况;通过网络多种媒体传播的优势,开展趣味性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积极性;在网络环境下打通学生沟通渠道,建设官方平台加强和学生的信息沟通,传递信息直接且公开透明,以加强学生认同感。

规范学生的上网行为,加强管理过程——加强对学生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以提高其自我约束能力。成立相应的网络管理部门,对校园网内部实施监测,滤除部分不良信息。

加强网络师资团队建设:网络平台下思政工作的实施需要培养教师对互联网的应用能力,在掌握运用方式后方能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跟进时代步伐,了解新知识,也可在网络平台中通过与其他教师得到交流,促进自身教学方式发展。最后,网络教学门槛较低,在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前要考察其是否具备专业教学能力。

三、结语

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传统工作中存在很多弊端,无法针对性开展学生工作,在思政工作的改革中,要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作为核心思想,坚持以人为本,从志愿者工作、宿舍文化建设、构建网络高校思政教育体系等各个方面加强思想政治渗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格观念,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水平提升,为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1]郭瑾.高校思政工作的思路创新研究[J].才智,2015(1):135-136.

[2]杜怡梅.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策略研究[J].智库时代,2017(17):175-176.

[3]张雪峰.新媒体环境下加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才智,2017(6):174.

[4]王芝发,李圆圆.民办高校学生思政工作模式和方法的创新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19):27-27.

[5]姚妍妍,初天哲,季丽梅.“互+思教”时代背景下对高校学生心理改造的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2):54-55.

猜你喜欢
宿舍思政工作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热得快炸了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学校到底是谁的
不工作,爽飞了?
热得快炸了
如何帮助大一新生建立良好的宿舍关系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