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

2018-01-24 16:51
山西青年 2018年13期
关键词:校企思政政治

熊 念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孝感 432000)

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把创业教育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课程设置要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在今年的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教育部要求上好全国最大的高校思政课。要求各地各高校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通,组织理工、农林、医学、师范、法律、新闻等人文社科各专业的大学生以及企业家、投资人一起,以“科技、幸福、健康、教育中、法治中国小分队”和“十九大宣讲小分队”或其他项目团队组团等形式,走进革命老区、农村地区,接受思想洗礼、学习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将高校的智力、技术和项目资源辐射到广大农村地区,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建设,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意义

有利于武装大学生的头和身体。学生富有朝气、敢想敢做,是创新创业的潜在力量。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成为符合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这是武装了头脑。在国家创新创业政策的驱动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引导大学生结合所学专业所长开展创业活动,创新解决社会问题,这是武装到了他们的肢体。

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和双创教育的融合,着力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一方面培养学生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和立足当前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

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调查显示,大学生是自主创业的主要群体,是当前创新创业的生力军。近些年,各高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模式,如企业班、定制班等形式培养出了有理论知识、有操作能力、有创新意识的大学生。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在反过来以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即有助于大学生的专业发展,也有助于实他们的成长成才,又为创新型驱动培养了人才。

二、以“大学生素质拓展工程”建立“产学研创”实践基地

在今年的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和针对性,而创新创业教育精神让思想政治教育获得实体成果。在大赛中,通过建立青年红色筑梦基地,推动农业创业项目落地,让创业项目能够更好的深入农村了解农村,用互联网去服务农村,采取电商服务农业,帮助农民脱贫致富。针对乡村的精准扶贫、环境治理、生态改造、文化挖掘、挖掘革命老区优秀的精神财富等各个方面,进行合作,用大学生专业知识助力乡村振兴。

思想政治教育围绕“大学生素质拓展工程”,创新创业教育围绕“产学研创”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产”是校企共建创新创业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学”是校企共建创新创业学院,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及实践平台;“研”是校企共建创新创业教育研究院,集中开展科研,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创”是校企共建创新创业空间,为学生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并提供优质的创新创业项目。

首先,把创新创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过程。把思政理论课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起来,创新创业精神着重引导学生关注与发现社会问题,通过课程教学、案例分析、课堂研讨等教学方式,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激发学生结合专业特长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的热情,培养学生投身公益创业的意志品质。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典型人物案例等内容;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涉及民生的部分,引导学生关注并发现当前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单独开设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等。

其次,校内成立“产学研创”创新创业教育基地。高校可以利用自身优势,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在校内设立“公益创业教育中心”,中心整合思政课教师、创新创业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企业人员、创业人士等,通过融合与协调产学研创各部分资源,开展创新创业的教育教学、社会实践和项目孵化。

最后,校外开创“产学研创”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高校和企业在产学研创“四位一体”建设上通过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创新创业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在实践中获得锻炼和提升。通过企业需求,学校培养的模式,帮助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有专人辅导,有市场空间,有资金支持。将企业需求订单华,依托高校的教育教学和人力资源优势,参与创新创业项目,不断提高大学生们的创新创业的能力和水平。

总之,三者“有机地”结合,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不仅有利于推进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也能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可谓一举两得。

[1]林爱菊,唐华.公益创业教育: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新拓展[J].大学教育科学,2017(3).

[2]张震,涂凯迪,严剑冰.将公益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思政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18(1).

猜你喜欢
校企思政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