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可持续消费的实施依据和教育路径

2018-01-24 16:51
山西青年 2018年13期
关键词:消费生产教育

杨 漠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一、可持续消费的提出及其定义

“可持续消费”一词的正式提出始于1994年奥斯陆专题研讨会,同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内罗比发表《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报告首次将“可持续消费”定义为“提供服务以及相关的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最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并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不断提升完善这一定义。尽管出发角度和表达方式都不尽相同,但通过国内外学者的不断论述、引申、深化,普遍认为可持续消费是满足这三种特征的消费行为:(1)满足人(当代人)的基本需求、提高其生活质量(2)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求构成危害(3)污染最小化,环境友好型行为。

二、实施可持续消费的依据

当前生态文明对消费方式的要求是,消费方式要合乎生态化的要求,消费要合乎经济合理、生态合理和伦理的要求,要逐步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方式,合乎生态要求的消费方式才合乎可持续消费的要求。

(一)可持续消费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在被工业化完全渗透的消费者社会,消费被渗入到了社会价值之中,人们惯于通过消费来表现被别人承认和尊重的需要,也即华尔街的银行家宣称的“消费的价值就等于自我价值”。但是,这种高消费真的给了人们想要得到的回赐吗?人们真的从这样的消费中得到满足和幸福了吗?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消费与个人幸福之间的关系是微乎其微的,而社会关系和闲暇作为人类满足的两个主要源泉却在奔向富有的过程中枯竭或停滞。人们被消费主义文化所蒙蔽,一直在徒劳地企图用物质的东西来满足不可缺少的社会、心理和精神的需要。人们把消费的社会意义高置在了它不能承担的高度,这就能够解释为什么过度的消费也无法带给人们真正的满足和幸福,这就为可持续消费的可能性奠定了基础。

(二)消费模式通过影响生产模式发挥作用

《21世纪议程》指出,“全球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不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1992)。这里的表述上将“消费”置于“生产”的前面,这样的排序背后是有着深刻涵义的。一直以来,我们都被“生产决定消费”这样的界定深刻的影响着,消费带给人们的便利、快乐与眩晕感使大多数人都忽略了定论的后一条——“消费影响生产”。事实上,从古典经济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认为经济发展即生产增长,直到发展到后来的新古典经济学,都只将重心放在“增长”上,而未曾考虑过增长对可持续发展、对资源、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作用。特别是在凯恩斯消费主义的影响下,美国更是成为了消费主义至上的国家,并且这种以物质消费和“用过即扔”为特征的现代大众消费方式,逐渐在全球传播开来。当然,这种消费方式带给地球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从70年代人类的环境意识觉醒开始到今天的50年间,代代人都为解决这个问题而努力着。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就有必要来重新解读消费与生产的关系以及消费推动绿色经济的机制。

在现代市场经济看来,市场的形成取决于消费,消费促成了现代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消费决定市场的形成,因此消费是市场经济发展繁荣的基础条件。真正的市场经济,核心是需求,这也正是可持续消费的筹码所在。需求产生了供需一对矛盾,也产生了市场,因此供求关系也成了市场的天气预报,反映着市场的热度。尤其是当经济发展进入买方市场后,市场的消费需求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没有消费的引导和配合,生产的盲目进行,只会导致经济无法持续健康增长。所以说,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我们越来越应当注意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的主要方面是消费引导生产——消费理念、消费行为、消费结构的变化势必引导生产理念、生产方式、生产结构的变化。同样的道理,可持续的消费方式能促进可持续的生产方式,二者互为因果,相辅相成。

有学者认为消费方式就是人在消费过程中形成的与自然、社会互动的社会生活方式,如此说来,“可持续消费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建立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这一说法就变得具有说服力了。与其说,可持续消费是在重塑经济层面的消费形态,不如说它是要建立一种生态的生活方式。而公众的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被生产方式创造的,那么生活方式的改变一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生产方式,通过这样的机制达到绿色经济的实现。也就是说,可持续消费对绿色经济的推动归根结底是通过生产方式的改变而得到实现的。

三、实施可持续消费的影响因素

可持续消费的提出对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意义重大,但是这条道路上同样荆棘丛生。消费方式的改变不仅仅涉及到经济学因素,更多的是社会学领域内观念、心理、价值观的转变,而由于惯性和定势的缘故,这种改变往往非常缓慢。可持续消费管制的正式机制包括命令控制机制和经济激励机制两类,非正式机制包括意识培育机制、伦理约束机制和观念引导机制三类。

四、实施可持续消费的教育路径

“可持续消费教育”通过直接影响消费者行为从而实现可持续消费模式并以此来支持向低碳社会的过渡,是实现可持续消费乃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

(一)可持续消费教育是实现可持续消费的重要路径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相关文件中对可持续消费教育做出了界定,认为可持续消费教育指的是关注当代事件和环境的跨学科领

域。教育在可持续消费进程中扮演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作为实现可持续消费的工具之一,教育在可持续消费模式形成过程中帮助教育对象树立可持续消费观念,学到可持续消费知识和技能,主动实施可持续消费。不可否认,可持续消费的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工程需要一系列的支持体系来支撑,而可持续消费教育就是这其中的重要支撑之一。

(二)可持续消费教育的具体路径

1.在学校教育中引入可持续消费教育。随着当下高新科技和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不可持续消费与生产模式的大面积蔓延,消费教育引导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教育的首要阵地是学校,要在各个阶段的学校教育中采取多种方式引入可持续消费教育的内容,在广大学生群体间根植可持续消费的理念,并传授可持续消费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2.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可持续消费教育。可持续消费教育本质上是生活教育,它源于生活中的过度消耗与浪费,将归于一个崭新的、绿色的、健康的新消费模式。因此,应当在生活中采用多种形式、多种媒介去开展消费教育。在形式上,可采用实地现场课堂、公共场所摆设咨询台、派发消费教育手册等方式进行,此外,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消费者教育应当向更多样化的平台和渠道去延伸,有效地利用传统网络平台和新媒体,创新地开展可持续消费教育。

3.逐渐探索社会化的可持续消费教育体系。可持续消费教育不仅仅是某个部门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工作,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参与可持续消费教育的积极作用,选择多样载体,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消费教育引导活动。充分运用社会资源,加强同政府有关部门、学校、科研单位、行业协会的协作,通过开设消费课堂,组织开展消费体验活动等,提高可持续消费教育的受众比例。

[1]艾伦·杜宁,著,毕聿,译.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的未来[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5-37.

[2]田青,胡津畅,刘健,等.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联合国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8-13,49-82,120-129.

[3]罗慧,霍有光,等.可持续发展理论综述[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4(1):35-38.

[4]程宇航.可持续的生产与消费方式及其支持体系[J].江西社会科学,2006(5):102-108.

猜你喜欢
消费生产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40年消费流变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