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林清玄散文中的禅意

2018-01-24 16:51
山西青年 2018年13期
关键词:禅意林清玄丰子恺

王 蒙

(潍坊护理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 261041)

当今时代是迅速发展的时代,为适应现状,现代人也在不知不觉地加快生活节奏。对于“快餐文化”这类的新词语我们已习以为常,我们匆匆吃饭,匆匆赶路,匆匆工作,对停下来慢慢享受生活渐渐淡忘。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让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然而我们在精神上却跟不上社会的快节奏,时常感到身心疲惫。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林清玄的散文便受人青睐,其散文几乎是与浮躁的现代社会逆向而行,他给读者展示的是一种惬意自在的慢生活,让都市人的心灵得到安抚和浸润。他启迪人们不要消极避世,而是要怀揣爱心,发现生活中的善意与美好。林清玄文中随处可感受的禅意,吸引了众多读者拜读。

林清玄小时候生活在一个宗教氛围非常浓厚的家庭,祖父和父亲热衷于宗教事务,林清玄自小跟随他们进入庙宇佛堂,气势恢弘的建筑,让他感受到了一种神圣而温暖的情怀。学生时期的林清玄经常在后山散步,在寺庙里独自静坐一下午,让自己的心灵放松沉淀。与佛教的结缘对他的散文创作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林清玄最喜欢中国现代二三十年代的文学作品,而这些作家中很大一部分人对佛教文化有所研究,尤其是丰子恺和许地山,他们的散文都包含了比较多的佛教哲学。丰子恺对林清玄的散文创作影响最大。在丰子恺基础上,林清玄又开辟出一片新天地,他将佛教中的厌世、悲观、追求解脱等消极思想统统抛弃,更关注生活中的美好情境与容易被人们忽视的善意。

三十岁后的林清正式皈依佛门,成为一名佛教徒,并隐居两年,深入理解“禅”的奥妙。即使成为佛道中人,他仍然无法完全断绝与社会的联系,心系世俗。于是他慢慢把佛教思想融入文学创作中,用自己的文字宣扬“禅”。因此,林清玄的散文中有非常多的富有禅意的句子。在其中后期创作的作品中,禅意更为明显。基于熟记于心的佛家经典,林清玄撰写几十万字的“禅”系列散文游刃有余。

林清玄善于从生活中总结出平凡的道理,于细节处见真知。他把目光放到尘世间的芸芸众生当中,他身为佛教徒,带着宽容和期盼,描写众生。在《好雪片片》文章中,林清玄写了一位外表污秽的流浪汉。从这位平常人路过都会投以厌恶眼光的街边流浪者身上,林清玄发现了他善良温暖的一面。因为自己的善良,他每次路过流浪老人身边都会向他买一张无关紧要的奖券,因为这个行为让他心安。时间久了他们熟悉了后,老人在寒冷的冬天伸手为他扣扣子。在老人心中,早已把他当成了亲人。这件平凡的小事让我们看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得到了交换,在交换中这种温暖也传递到了读者心中。在当今这个以貌取人的社会,只有自己是个善良温暖的人,才会发现生活中那些被人忽视的善意。林清玄在叙事中加入自己对事情的看法和对生活的感悟,使得读者愿意去接受他所传递的生活真理。林清玄的散文多数也是属于“心灵鸡汤”,不同之处就在于他献给读者的“鸡汤”是以禅意作为主料,味道清淡不腻。林清玄的高明之处在于能把禅融入生活中,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其文中所描绘的生活形式已不复存在,但禅意却能永存心间。林清玄的散文中有着都市人向往的禅意生活,他笔下的生活是心灵化的自然,在虚空中浓缩了人生精华。它既是人生驿站中的风景,又是派遣忧愁和点化智慧的净物,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美的玄机。

林清玄所写的禅意生活安静、恬然、富有诗意。读者会不知不觉被牵引到他所描绘的安静美好世界中去。林清玄散文中的生活是理想化的,但是他所表达的禅意却是能真真切切让读者感受到的,而且可以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到。

林清玄的散文语言优美,却不华丽。他常运用多种修辞方法,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在其语言中经常焕发出不一样的语言效果。长短句的排列组合,使其散文语言充满诗意,读起来清新自然。林清玄喜欢引用古诗词,禅意与古诗词结合,描绘出独特的情景,富有意境美。带有禅意特质的语言文字质朴简单、清丽脱俗。这样的文字就像禅意本身的意蕴一样,超脱于俗世,没有半点污浊之气。他的文字浑然天成,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在向读者展现和谐的自然之美时,又能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清淡的禅意意境,总能给读者带来精神上的享受。

结语:林清玄的散文是台湾散文的一颗璀璨明珠,字里行间散发出深厚的禅意,空灵而欢愉,简单而深邃,清新而自然,清静而缓慢。他用人文关怀的眼光去观察自然与社会,关注平凡生活;他用充满哲理和禅意的语言,传达着触手可及的真理,抚慰现代人疲惫的心灵。

[1]王泉.林清玄散文与佛教文化.湖南省益阳市湖南城市学院文学院,2016.4.

[2]黄玲.林清玄散文的禅意.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03.11.

猜你喜欢
禅意林清玄丰子恺
丰子恺漫画里的童年
丰子恺漫画里的童年
SHIKAKU四方-禅意厨房
丰子恺的“人”和“文”
林清玄不平凡的人生
林清玄的爱情
尺八的禅意
林清玄:我30岁后才想明白的事
禅意(外一首)
丰子恺漫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