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背景下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应对措施

2018-01-24 16:51陈秀兰
山西青年 2018年13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交流心理

陈秀兰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在新时期背景下,由于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重重,致使女大学生普遍出现焦虑以及自卑的状态。在社会激烈的竞争、就业的压力、性别歧视以及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等等因素的制约之下,很多女大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而这些问题若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对于女大学生的未来发展也是有着相当消极的影响,严重者可能会产生轻生的心理。由此可见,当代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着实令人堪忧,要对其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和安抚,帮助她们能够尽快摆脱多余的负面压力。

一、浅析当代女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

(一)在人际交往方面出现交流障碍

在大学生女性群体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出现了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有些女学生表现为人际关系极其敏感,对于其他人的态度和言语过于在意。因此,这些人经常会出现与人拌嘴和争吵的情况发生,而在争吵和冲突中造成了内心情感的损伤,从而产生了一定的人际焦虑感;有些女大学生表现为不敢与人交流,认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太差,变得惧怕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互动。,这样的女大学生更倾向于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锁,不与人进行充分的交流,久而久之便会导致孤独或者在不同程度上的抑郁;还有一些学生由于不能很好的融入大群体,大多是因为性格方面的不合群导致受到其他学生的排挤,这样的学生便会选择独来独往,长此以往就会形成孤僻粗暴的脾气秉性。

(二)自我评价过低,自卑心理严重

一些女大学生对于自身的评价与实际相比相差甚远,对自己的各方面都十分的不满意,就会导致严重的自卑情绪。这种自卑心理主要为几个方面:一是认为自己的智商水平远不如他人;二是一些女性对自身的性别存在低估,认为远大的理想抱负应是男性所具备的,而自身对未来的期望过低;三是由于一些外在因素对女大学生的影响过大,一些女学生将社会对其的评价作为自身发展的标杆,当她们由于一些身体原因或者性格的因素所导致其收到的外界评价远低于自身的预期评价时,就会对她们造成较为消极的心理暗示,使之认为自身的水平太过低下而更加自卑。

(三)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所产生的就业压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各行各业的竞争日益激烈,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要求女大学生要不断的提高自身能力从而来达到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和标准。而在大学生群体中,女学生和男学生同样面临着同样的压力和同样严峻的挑战,而且在很多用人单位仍然存在性别歧视,对于一些具有相应能力的女性不予录用,这就导致很多女大学生认为自身的能力由于性别而受到了严重的限制,但这也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久而久之就会致使女大学生自暴自弃,且压力越来越大。

二、新时期背景下解决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措施和途径

(一)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促进人际交流

由于在大学阶段,学生们有很多的课余时间可以自由支配,学校要利用这些课余时间为学生们组织一些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在女大学生充分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增强她们的人际交流能力,也能够很好的促进其综合能力的提高。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开展一些学术报告来大肆宣扬成果女性的典范,让女大学们更有信心,从而在这些女性典范的身上找到可以借鉴的优势。

(二)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

在大学生活中,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对于学生的成长是十分有利的。因此,学校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且积极的心理教育氛围,这对于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作为女大学生,她们的心理更为细腻且敏感,只有使其处在一个健康的心理氛围之下,才能够促进其三观的正确形成,这也会很直接的影响女大学生心理健康体系的构建。

(三)打造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

要想为女大学生们打造一个更为健康舒心的心理社会环境,就要动用学校、社会、家庭等许多方面的作用,为女大学生提供更充足的关爱和保护。而且,家长也要为其创造一个较为和睦的家庭关系,让她们在温暖的环境下生活和成长,这不仅有利于心理健康的培养,也有利于其养成良好的性格与心态。另外,要加强社会对于女大学生的照顾,为女大学生创造更多有利条件,为其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促进女大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拓展视野且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三、结语

大学阶段是学生心理以及生理发展逐渐成熟的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以及各方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使得女大学生的发展道路愈发艰难。在这种形势下,社会各方各界也要对于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和改善,逐渐帮助女大学生走出心理误区。学校也要开展心理教育指南课程,对于已经出现问题的女大学生进行及时的帮助,对于一些有心理健康问题隐患的学生采取及时的心理开导。

[1]李春杰.新时期女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常见问题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09):115-117.

[2]张开芬.新时期女大学生困惑心理的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1997(03):29-30.

[3]王瑜.浅谈新时期大学女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01):193-195.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交流心理
如此交流,太暖!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心理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