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整合与应用
——以上海戏剧学院图书馆为例

2018-01-24 16:51周爱军
山西青年 2018年13期
关键词:上海戏剧学院超星检索

周爱军

(上海戏剧学院图书馆,上海 200040)

一、前言

2015年12月6日在乌镇举办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题为“互联互通·共享共治,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1]的主题演讲。“互联网+”已成为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快速向前发展的新引擎。“‘互联网+’就像电能一样,把一种新的能力或DNA注入各行各业,使各行各业在新的环境中实现新生”[2]。“互联网+”凭借其开放、融合、创新等特征,为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全面开放,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深度融合与创新性应用提供了无限可能。

在数字技术革命革命浪潮中,图书馆首当其冲,从原本专门从事图书情报收集、整理、保存与传播的的服务部门,转变为“数字资源”利用的“大户”。图书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紧随数字技术变革的步伐,转变服务形式,使数字信息资源尽可能全面的呈现在读者面前。数字资源繁多而又复杂,如何充分利用数字资源成为图书馆界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由此,图书馆界提出了数字资源整合的概念:Digital Resource Integration,“对多个相互独立的数字资源进行优化组合的过程,即根据用户的需求和资源的特点,通过各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对图书馆所拥有的相对独立的资源系统中的数据内容、功能结构及其检索方法进行聚类和重组,形成一个标准化的查询准则,从而克服不同信息资源之间的数据结构、信息提取过程不统一的问题,提升信息之间的关联度,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实现“一站式”服务[3]。

二、上海戏剧学院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构想

“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主要有购买的商业化资源库、馆藏书目数据库及自建数据库、各种免费网络资源等。这些数据库目前并没有形成统一的使用规则和文档格式,在移动端使用时会出现问题。受到移动设备软硬件条件的限制,手机支持的格式各不相同,不同阅读软件支持的格式也有区别。要想让读者全面检索和使用数字资源,高校图书馆就需要将各类数据转换为统一格式。”[4]

图书馆历来是档案型服务机构,历史上以纸质图书资料作为图书馆主要的信息情报载体。近年来,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的存在形式与服务形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可以通过电子设备自由的阅读想看的书籍,而不再单纯地从图书馆获取书籍资料。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通讯技术与数字技术更好地为全体师生服务是上海戏剧学院图书馆不懈努力的方向。随着第三方平台的移动图书馆的出现以及微信的普及,在微信构建的移动图书馆服务系统已经陆续上线。目前,上海戏剧学院图书馆已成功建立“上戏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一些资讯类的消息随时发布到微信公众号里。但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方向并不止于此。目前,APP应用软件已成功普及到每一位手机使用者,如何充分发挥手机移动终端的独特优势,扩展图书馆新的延伸服务项目,并实现数字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是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方向。

技术的变革也带来服务形式的变化。“利用大数据技术,将图书馆的多来源数据汇聚并全面整合,消除冗余数据,实现在检索端的一站式访问。访问到的数字资源,格式统一,可以实现全文的阅读和下载。由此,读者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尽情使用图书馆的移动数字资源,获取知识服务。”[5]上海戏剧学院图书馆数字资源较为分散,给读者检索信息带来诸多不便,迫切需求建立新的图书馆移动客户端,将所有电子资源进行整合,给读者带来新的检索体验。

三、“超星学习通”在上海戏剧学院图书馆资源中的整合应用

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方向是有独立的APP应用软件,读者能够通过APP获得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但APP应用软件的开发是一笔不菲的资金。基于此,上海戏剧学院图书馆与超星集团合作,将超星集团的“学习通”引入校园,全校师生都可以通过下载“学习通”APP应用软件,通过邀请码的方式,进入“超星学习通”专门为上海戏剧学院专门定制的界面。目前这一界面的栏目标识以“戏剧脸谱”的形式显示出来,并且划分为:图书、期刊、报纸、讲座、专题、共读图书、戏剧之家、以及移动图书馆八个板块。

(一)“超星学习通”简介

上海戏剧学院图书馆之所以选择与超星集团合作,主要是因为超星集团在数字资源的整合、深入挖掘与应用服务层面是业界的佼佼者。超星在知识的获取与分析,以及深入挖掘,知识的重构与再创作方面非常突出。更重要的是超星学习通对知识的存储与分享方面做的非常好。其现在的主要业务是对学习通APP应用软件的推广与利用。超星学习通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专题创作;二.社交分享;三读者空间。超星学习通APP应用软件的一站式检索、多终端互动、共享式学习理念,能够更好地满足读者对个性

化信息检索、信息推荐和信息推送等服务的需求,能够实现对图书馆现在有资源的整合,便于读者对馆藏资源的一站式检索。

(二)“超星学习通”对上海戏剧学院图书馆纸质资源的整合

目前,“超星学习通”完成了对上海戏剧学院图书馆馆藏图书数据的对接。通过“学习通”图书栏目,读者可以查找上海戏剧学院图书馆的馆藏图书的图书信息,图书馆藏情况与图书借阅情况。读者也可以通过“超星学习通”应用软件查看自己在上海戏剧学院图书馆所借阅的所有书目。

(三)“超星学习通”对上海戏剧学院图书馆电子资源的整合

上海戏剧学院目前已购买超星集团旗下的“超星期刊”、“超星发现”、“读秀”等数字资源。我们发现,超星集团在数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非常突出,但是也存在着板块划分过多的情况。我们非常需要通过一个新的平台,将馆藏所有的数字资源进行整合,在这一点上,“超星学习通”为上海戏剧学院图书馆提供了很好的模板与服务。

“随着数字资源聚合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业界将资源聚合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精确性、可用性、易用性和效能性等作为领域关注的方向之一。”[6]在数字资源的整合与应用层面,“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各类不同的开放平台,汇聚各个平台的流量,将图书馆服务扩展至尽可能广的移动互联网空间,实现将图书馆服务嵌入用户工作、学习、生活空间的范围服务理念。”[7]“超星学习通”恰恰践行了这一理念,它实现了对馆藏OPAC的对接,对读秀的对接、对百链的对接,对第三方数据的对接,实现了一站式检索。最重要的是“超星学习通”专门设计了“上海戏剧学院”界面,上海戏剧学院全体师生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学工号登录。此外,“超星学习通”在APP移动端的学术社交互动领域也做得非常出色。我们可以通过“超星学习通”查看电子书、课程或讲座视频、组建小组进行讨论。此外,还可以通过“超星学习通”对文献资料进行收藏与转发等等。“超星学习通”践行了对数字资源的资源整合、交互利用与传播。

四、结语

“大学生群体是高校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他们与互联网共同成长,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更强,对新兴的信息产品更敏感,对紧跟时代潮流的服务模式更亲近。”[8]为了更好地为在校师生服务,上海戏剧学院图书馆致力于数字资源建设,探索数字资源的整合与应用的多种途径。在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整合、APP软件的应用以及网络社交层面,以“互联网+”思维为导向,探索开放、合作、共赢的新模式。

[1]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习近平出席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EB/OL].[2015-12-16].http://www.cac.gov.cn/2015-12/16c_1117480642.htm.

[2]王世伟.信息文明与图书馆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7(5):4-17.

[3]闫志红.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模式研究[D].2008-04-01.

[4]张若雅.百度直达号: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新模式[J].图书馆杂志,2017(10):33-39.

[5]张若雅.百度直达号: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新模式[J].图书馆杂志,2017(10):33-39.

[6]王福.数字资源聚合误差控制视角下的个性化服务模式建构[J].图书馆杂志,2017(11):37-46.

[7]宓永迪.基于“互联网+”的移动图书馆实践[J].图书馆杂志,2017(9):47-51.

[8]张若雅.百度直达号: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新模式[J].图书馆杂志,2017(10):33-39.

猜你喜欢
上海戏剧学院超星检索
超星数据库录入证
为红领巾增添新时代的光荣——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新世界实验小学少先队新时代再出发
Rotation of dust vortex in a metal saw structure in dusty plasma
第12届全国“桃李杯”舞蹈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
瑞典专利数据库的检索技巧
一种基于Python的音乐检索方法的研究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全文手机阅读体验
The view on teachers’corrective feedback
超星二号维修基地
浅议专利检索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