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历史与小人物
——读《王氏之死》有感

2018-01-24 16:51孙成成
山西青年 2018年13期
关键词:郯城县王氏寡妇

孙成成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

一、全书梗概

(一)观察者

这是全书的一个总结,涉及到了后面几章的全部内容:土地耕作和税收;寡妇保护她孩子和遗产的努力;地方恩怨带来的暴力;王氏妇人的决定。

或许是因为亲身经历过,加上他在郯城并不是那么顺遂的生活,第一位观察者冯可参在《郯城县志》中坦白的、真实的记载了该地区的苦难、饥饿、盗匪、疾病、水灾、清军的攻掠,留给了第二位观察者——1670年成为知县的黄六鸿一个满目疮痍、亟待修复的郯城。黄力图改变这个悲惨的状况,他不断的向政府施压,试图使他的上司减免赋税和劳役;一系列危机带来了大量的家庭争斗和自杀事件,这与国家要求臣民在家庭和社会中维持正确的相互关系并避免冲突正好相反;比起传统的儒学,他们更相信迷信,阴间鬼神的事件至少能够给他们带来些许的安慰。第三任观察者蒲松龄有长篇小说《聊斋志异》,这本小说将自己个人的经历和他的想象、亲人朋友的提供或者旅途中的听闻相结合以讲故事人的身份描述了土匪给郯城人带来的暴乱、人们对神灵无条件的相信、清军洗劫导致人口的大量流亡,失去丈夫的寡妇如何努力保护她的土地。

(二)土地

以1671年郯城的雪灾开头,讲述了郯城县持续性的财务危机及其原因。

首先,雪灾破坏了庄稼,从事耕种的人家大半外逃或死亡,大片的土地被抛弃,对此政府并没有给予赋税减免优待。郯城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最终的结果就是普通农民没有什么粮食去卖掉来交税款,当地一些地主乘此机会利用他们的影响力将名下的土地从登记册上去掉,降低他们应缴纳的税额。

其次,保甲制度控制下的人口,保证了人丁税的收集,但是存在另一个问题。郯城有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这是一条在战时和平时都重要的战略要道。因此郯城的老百姓除了承担和中国其他任何地方都一样的土地税和人口税后,还可能为路过的官员及其随员付费或者为道路的维修和运输提供正常税之外额外的服务。在郯城,拖欠税款已经成了一件相当正常的事情。

再次,一些当地的农民有剩余的粮食或者钱来缴税,但是因为经过一系列改革后,税款要用银两来支付,这就给了银匠扣下农民部分铜钱或者农民需要支付大笔额外的费用才能把铜钱换成银两的机会。

最后,税收除了对纳税者是一种压力,对收税者也是一场恶梦。士兵们会对税收制造一些障碍,知县黄六鸿试图对一些地主采取行动。

(三)寡妇

1.《郯城县志》中的寡妇

入选县志个人传略中的寡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有着坚定的决心和道德目标,生存、谋生,把抚养孩子成为受人尊敬的读书人或者他人的妻子视为她们的责任。

2.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寡妇

蒲对于寡妇要有道德及为人目标的流行观点表示赞同,却认为她们做不到所谓的忠贞;在他的小说中寡妇在受到邻居和亲戚的欺负下是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孩子与土地的。

3.《大清律例》中有关寡妇的条例

“改嫁者,夫家财产及原有妆奁,并听前夫之家为主”,本意是使妻子忠于她死去的丈夫,但副作用是丈夫的亲戚们会为所欲为,迫使她再嫁并摆脱抚养她和她孩子的义务再从中获利。

(四)争斗

1.蒲松龄《聊斋志异》对此的态度

自身的经历使他小说中有关家庭争执的部分颇具现实感;通过参考一些民间故事和对周遭环境的观察,蒲不认为地方官对这种家族性的暴力事件做出了合理的反应。

2.黄六鸿回忆录里相关的记载

记载了李家父子和王家父子的冲突,最后黄六鸿用合适的方法处理了这件事,通过之前一系列事件可以看出,他是真的想改变周围的情况。

(五)私奔的女人

《郯城县志》中所收录的女人都具有最高的道德标准:贞洁、勇敢、坚毅、无条件地接受流行的男女等级差别。这里面记载的妇女会为了守节而自杀,而且并不限于士族家庭。

蒲松龄对此表达了他自己的敬重。他对两性关系感兴趣,如现金交易、离婚问题等。现实的记录了女人在两性关系中处于怎样的弱势,并为她们提出了一个逃离婚姻的想法。

黄六鸿的回忆录里记录了嫁给任姓男人的王氏妇人因为不想面对周围的一些问题,离家出走选择了另一个男人却在不久之后被抛弃进而返回丈夫家中最后被杀害的故事。王氏之死,是本书的中心。王氏妇人的悲剧故事被庞大的历史所投下的阴影笼罩的严严实实,看起来不起眼,可是却代表着17世纪中国封建社会这一大环境下妇女的命运走向。

(六)审判

王氏的丈夫任姓男人最终在知县黄六鸿的主持下得到了审判。黄六鸿让殴打了任先生的邻居高某为王氏付了墓地的钱,既惩罚了高某又为王氏保留了生命的尊严。

二、本文的特点

(一)研究主体:本文的研究主体是一个不出名的地区——17世纪中国北方山东省郯城县中的非知识精英阶层的老百姓,以小人物来映射大历史。以王氏之死这一历史个案为主,辅以土地、税收、家族矛盾、地方争斗等历史叙事,专业性和可读性兼顾。[1]

(二)引用史料上:将比较枯燥的、形而上的历史史料与形象的、形而下的文学作品相结合,在史料的运用上是一个创新。专业领域之外的大众也可以了解中国传统的乡村研究。

(三)史学思想:史景迁是美国近现代史研究的代表性人物,其关心下层民众的生活,注重史学发展的内在连贯性以及走在史学发展的中西结合前沿,[2]这在本书中有部分体现。

[1]王希,卢汉超,姚平.开拓者:著名历史学家访谈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想象中国’这份工作,是如此令人兴奋”专访史景迁.南方周末,2014.

猜你喜欢
郯城县王氏寡妇
从《寡妇春怨》与《孤雁儿》对比中看中西爱情观
古代的寡妇
解放战争时期还乡团的由来、危害与瓦解——以郯城县为中心的考察
“银杏红茶”助农增收
從出土文獻用例看王氏父子校讀古書的得失
郯城县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分析
梦里梦外
梦里梦外
早春土豆播种忙
梦里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