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易班平台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方案探究

2018-01-24 16:51吕玥澄
山西青年 2018年13期
关键词:易班师生心理健康

吕玥澄

(陕西科技大学,陕西 西安 710021)

我国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期(18-24岁)的年龄阶段,心理表现丰富多彩但不够稳定。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以国际贸易、国际旅游和互联网为产物的网络信息化世界中,每人手中一至两部智能机的现象,更是突出了当代大学生“高、大、快、强”的特点,即开放程度高、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个性意识强。网络变成了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的新阵地,如何利用和发掘这块宝地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2016年11月16日陕西省高校易班发展中心授牌仪式及陕西高校易班建设交流培训会议在陕西科技大学举行,至此,易班全面进入陕西高校师生生活中。易班(E-Class)是提供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的综合性互动社区,实名认证的机制使得高校师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交流圈”,易班还融合论坛、社交、博客、微博等主流的Web2.0应用,并支持WEB、手机客户端等多种访问形式,为高校师生开展网络工作提供了有效且便利的手段。如何以易班为载体,结合陕西高校办学特色和学生特点,创建基于易班平台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是一项值得研究的新课题。

一、基于易班平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可行性分析

(一)完善的硬、软件条件,为实施易班心理教育平台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易班平台运营中心在上海,作为沪外高校,需要解决网络链接,访问速度,信息安全等一系列问题。以陕西科技大学为例,学校高度重视“易班”建设工作,2015年8月完成数据对接,在实现用户对陕科大易班平台高速、免费、安全访问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创新,聚焦学生实际需求,实现资源精准匹配学生。截止目前,该校共有校方认证用户29714人,创建公众号211个,公共群1260个,2017年,学校获评全国“十佳易班工作站”第一名。完善的软、硬件设施,为心理健康工作的落地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础保障。

(二)易班平台的自身优势,为实施易班心理教育跟踪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1、易班平台的实名认证机制

易班有严格的身份审核流程,用户申请易班账号时必须完成实名认证,这种实名认证机制有效的保护了注册者的信息安全,更加有力地避免了身份不明或有其他不利于师生的人进入易班平台。

2、易班平台的主流意识引导和舆情监控机制

互联网+时代,信息纷繁复杂,鱼龙混杂。因利益至上产生的博眼球虚假不实信息多与主流价值观相悖,严重影响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健全和完善。易班平台由高校思政教师、辅导员、心理教师等监管,发布的信息服务学生、绿色纯净,起到了主流意识的引导和舆情监控作用。

3、易班平台可实现师生互动、为我所用

易班是联络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的高透明的平台,师生可以轻松、自由、平等的交流,隔着屏幕好似更能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让彼此的心更加贴近。有助于高校思政教师更好地与学生进行谈心交流,了解学生动态,第一时间识别可能发生心理危机。

二、基于易班平台心理健康工作方案构想

易班心理教育整体的工作应结合心理工作的基本要求,秉承“助人自助、心有芬芳”的宗旨,以温馨活泼、轻松愉快为主。在学校平台建设方面,一要加强易班平台建设,丰富功能模块。寻求和培养更多的网络建设人才,维护易班平台更加高效、安全的运行,以保证心理健康工作的正常开展;健全易班管理制度、问责制度,有效的处理突发状况;提高易班平台的信息整合能力,更综合的呈现给读者。二要加强心理健康队伍建设,保证搭载在易班平台的心理知识是专业的、贴近学生实际的。在学工部的带领下,发动专职心理教师、辅导员、思政教师的力量,把部分传统的心理工作转移到易班网络平台上,结合学生的需求,利用好网络工具,提升工作效率。三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学生用户粘性。例如培养学生在易班上发现学生兴趣点,通过趣味心理测试、个体预约、团体预约,趣味知识分享等手段增强学生的粘性,对在易班上活跃度高的学生或团体给予物质或荣誉方面的奖励。具体的操作方案可以包括以下四个板块:

(一)每日心理

实施目的:提升全校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

实施方案:每日通过图文、视频等形式推送心理学相关知识,下设讨论区,为学习者提供讨论平台。

(二)专业培养

实施目的:构建校园心理四级预警机制,对宿舍长、心理委员、心协干部的工作提出要求。

实施方案:利用易班线上答题平台采用知识问答、工作总结汇报形式,对心理帮扶学生团队开展每两个月一次的的线上工作测试。

(三)预约服务

实施目的:畅通个体和团体心理咨询预约通道。

实施方案:开放个体、团体预约平台,学生只需轻松一点“咨询预约”按钮便可以选择心理咨询的服务时间和内容。快捷、保密,学生容易接纳。

(四)情绪宣泄

实施目的:通过游戏和留言互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不合理情绪。

实施方案:1、涂鸦宣泄,引入涂鸦小游戏,供学生自我创作,并可自选是否公开。2、树洞/写下心里的话,学生可以匿名在这里写下悄悄话,对TA不敢说的秘密等等,由学生互助、心理老师解答等方式帮助同学答疑解惑、释放压力。3、发泄小游戏,通过外置链接引入一些健康合理的发泄游戏,供学生游戏释放压力。

[1]蒋玄.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切入点提高易班大学生用户粘性的探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7(2):86-90.

[2]张倩倩.易班平台中高校心理健康资源的建设[J].亚太教育,2015(21):193-194.

猜你喜欢
易班师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浅议易班在高校共青团改革中的作用
高等学校易班平台推广建设探析
辅导员应用“易班”开展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辅导员利用易班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黏度研究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