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五个环境提升学校品牌

2018-01-25 13:02郭秋源
教师·中 2017年12期
关键词:校园学校教育

郭秋源

广东省蕉岭县田家炳实验中学前身为广东省蕉岭县实验学校,筹建于1998年,学校得到慈善家田家炳先生的鼎力资助,2003年2月14日,更名为“蕉岭县田家炳实验中学”。学校以“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整体素质”为办学理念,以“读名人传记、做时代新人”为学校特色。学校于2000年9月首届招生,学生来源通过蕉岭县直属小学电脑派位及符合条件的外镇、外市县转学生。2017学年学校有39个教学班,学生1902人,教职工172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55人,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4人、广东省优秀班主任1 人、嘉应名校长1 人、嘉应名教师2人。

近年来,学校树立“人人都能成才”的教育理念,积极实施“五育(德育、智育、体育、艺术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并举”“五球(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联动”发展战略,打造五个环境(校园环境、育人环境、教学环境、文化环境、课外环境),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全面提升了学校品牌。学校已成为广东省梅州市有名气的初级中学、蕉岭县初级中学中的龙头学校。学校连年中考均取得好成绩,达到广东省梅州市蕉岭中学分数线的学生:2015年达216人(其中上市重点分数线的达78人);2016年达187人,平均每班21人,升重点率为54%;2017年达286人,平均每班24人,占考生人数的55%。

近年,学校在以校长为核心的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打造五个环境,提升学校品牌,探索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之路。

一、打造优美的校园环境

学校树立“环境育人”的理念,给学生、教师提供优美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好学、乐学,让教师安教、乐教。

(1)绿化:种花植草,改种名贵树木,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绿化校园。在校园内种上樟树、桂花树、海南蒲桃、人面子等名木,种上山丹丹、杜鹃花、桃花、樱花、茶花等名花,种上台湾草。让校园内一年四季绿树成荫、繁花绽放、鸟语花香,努力建设花园式学校。

(2)净化:为减轻学生负担,学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把学校的单车停放场及大面积卫生区承包给保安公司和社会人员,加大常规管理力度,从管理中要效益。做到校舍净化,无卫生死角,厕所无臭味,饮用水符合卫生要求,以保证教工、学生的身心健康。而各班级内外的卫生由本班学生负责打扫,坚持每天两小扫、每周一大扫,净化校园,让学校保持干净整洁。同时还针对教室、包干区及个人卫生、行为习惯、仪表等内容组织“行为规范检查评比”活动,增强学生遵规守纪意识。

(3)亮化:校园内安装路灯,外校门安装彩灯,让校园夜景美如画。

(4)美化:为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彰显办学理念,在校园各显眼处设置宣传栏、文化墙、文化长廊,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环保教育及传统文化教育,时刻提醒师生要提高内涵素质;学生个人作品展示区、“读名人传记”朝阳读书活动专栏,为学生提供了施展才能的舞台。校园的操场、橱窗、墙壁都成为育人的载体,真正实现了墙壁说话、角落育人的功能。处处体现人文性,给人以美的享受。走进校园,就能看见干净整洁的校道、绿意盎然的树木、精致的假山池沼,具有个性特色的文化长廊,中国传统文化味道浓郁的文化墙,整个校园就如一幅美丽的画卷。美丽的风景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运动场铺设塑胶、体艺馆内建成羽毛球场;重修地理园,新建外校门;整修校园草地砖,补种台湾草,美化校园。

二、打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1)加强校风、学风建设。通过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训练,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加强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法纪意识,培养遵纪守法的好学生,形成优良校风、学风。

(2)加强年级组建设。学校实施分年级管理,构建年级组管理网络,学校副校长分别分管三个年级,各年级设正、副级长若干名,均由学校中层干部兼任。年级组管理精细化,副级长分工细致、职责分明,各司其职。分别负责年级的德育、教学、卫生、单车摆放等工作,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格局。严格执行坐班制度,落实教职工请假制度,营造教职工遵纪守法氛围。

(3)加强学生自治建设。深入探索學生自治做法,形成学生自治的管理模式,单车管理、课间秩序、大课间跑操等都由学生自主管理,学生在参与学校管理过程中充当被管理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角色,使学生既接受学校管理,又形成自我约束,做到自律、自爱、自强。

(4)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学校聘请专业校警日夜值日,提升德育管理水平,积极配合综治、交警、公安、卫生等有关部门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确保校园安全、文明、和谐。学校执行行政轮流值日制度,加强校园及周边管理。要求值日行政早晨7时到校站好岗维持校内秩序,课间站好岗维持楼层、楼面秩序,筑牢又一道安全防线。

三、打造一流的教学环境

学校遵循“精细严实抓教学质量”的管理思想,以教育评价为导向,以教研组建设为依托,以队伍建设为核心,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1)完善教学设施设备,功能场所齐全。学校加大投入,购置电脑、电教平台等硬件设施,实现教师人人有教学用的电脑、班级都有电教平台,全力提升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全体教师用好功能场室,发挥电教作用,推进教育教学信息化,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强化“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引导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学校积极践行“反思性教育”,深入开展“写教学反思、案例分析、教育随笔、教学基本功考核”“三写一教”活动;推行集体备课,教研组每学期举行示范课,品赏教研魅力,有效地加快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此同时,学校积极抓好课程改革,加强教研,以研促改,有多位老师的课题获得省、市、县立项并成功结题。鼓励教师多与学生开展交流活动,以互动讨论、分组发言增进教学效果;加强挫折教育,激发学生潜能;多用赏识教育,挖掘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以全体学生的进步提升课堂效率。endprint

(3)教学方法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师规范教学行为,言传身教,做学生的榜样。多用赏识鼓励的教育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和培训,经常“充电”;创新教学方法,提升驾驭课堂能力,打造高效课堂;推行集体备课,加强校本研修,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4)加强团队合作。学校重视教研组建设,加强集体备课的管理,各教研组、备课组认真组织每周的教研活动,重点研究教材、教法、重点、考点,提高教学效率。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每位教师发挥自己教学上的优点,大家各抒己见、张扬优势、取长补短,实现资源共享。学校实施优秀教研组奖励制度,对学期末统一考试考取全县第一名的教研组,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表彰奖励,这是对以集体为单位、发扬团结合作精神、取得成绩的一种肯定和鼓励。

(5)上好音乐、美术、体育课,丰富第二课堂。各学科教师认真按照教学常规要求上好音乐、美术、体育课,让学生对艺术产生兴趣,积极投入到体艺活动中去。每学期举办一次师生书画展或教师笔会,效果明显。每学期举办书画教学观摩课活动。全体艺术组、语文组教师参加,研究书法教学,提高教师书法课的教学水平,鼓励全体师生在各级书画艺术比赛中投稿。继续推进“五球联动”发展战略,学校积极组织开展了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活动,全面提升素质教育水平。开展兴趣体育活动,由体育专业老师指导,学生积极参与。组织全校或年级的球类比赛活动,开展班际球赛,发展个性特长。组织校队的训练,备战蕉岭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学校多次获得初中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和组织奖的好成绩,荣获蕉岭县“县长杯”校园足球联赛中学组第一名。

(6)重视教育科研活动,总结教研成果。学校的一切工作以“教学为中心”,但是,要发展,要成为一流学校,就必须赋予学校“研究”的职能。学校内化以“学习—改革—探索—发展”为特征的学术研究环境,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氛围,使学校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一流学校。学校多方式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撰写教育教学案例,并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完成一篇有质量的论文。学校还开展小课题论文评比活动和案例评比活动,并将案例集结成册出版。

学校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以提升教学质量为核心,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强化教育教学管理,着力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扎实推进教育现代化,师生得到同步发展,教育教学工作结出丰硕成果。近三年来,学校获得省级科研课题研究6项,在广东省第29、30、32届科技创新大赛中有6人获得省二、三等奖,8人获得市一、二、三等奖。学校中考成绩稳居全县前列,考上重点高中的人数一年比一年多,重点率达到50%以上。在历年全县中小学生运动会、艺术花会上,大放异彩,多人多项节目获奖。2015年,学校获得了“蕉岭县教育教学质量优胜单位”“蕉岭县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

四、打造高雅的文化环境

(1)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更新文化长廊内容,张贴励志、警示、宣传标语,布置专题教育宣传栏,各班级展出主题教育黑板报,教学楼走廊悬挂师生书画作品,更新教职工办公桌椅。让花草寄语,让墙壁说话,丰富班级文化、走廊围墙文化、学习工作文化等校园文化内涵。让校园文化成为学生品德教育的重要载体,以美育塑造心灵,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

(2)重视国学、传统文化的传播。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客家文化,让客家山歌进课堂,让国学知识进校园。设置国学宣传栏、具有个性特色的客家文化宣传栏、综合知识文化长廊、中国传统文化味道浓郁的文化墙,增加学生了解国学的机会。开展国学、传统文化讲座,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知识。定期出版《名人树》《晨曦》等校报校刊,发表学生作品。通过开展“品国学经典”的书香校园创建活动,把书画、名人、国学、科技(社会)实践活动等内容贯穿于教育活动中,使之得到渗透、升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3)突出特色,打造实验品牌。以田家炳老先生事迹来做资源依托, 准确定位“读名人传记,做时代新人”为学校特色。培养学生读名人传记的兴趣、習惯,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他们的成功打下牢固的精神基础。与时俱进,将道德讲堂活动、传统文化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与名人教育活动相结合,继续用好吴清平院士等梅州、蕉岭本土的名人教育资源,邀请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黄志平教授为师生作题为《学习先贤、学会感受——丘逢甲、罗福星的爱国精神忠昭日月》的讲座,将学校特色建设活动引向深入。

五、打造丰富的课外环境

(1)抓好大课间跑操。初一、初二年级学生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利用大课间活动,进行集体跑操,强健体魄。让班、团干部协助管理跑操,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

(2)抓好初三年级体育训练。体育中考分数提高至80分,项目为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实心球和足球绕杆选考。初三体育教师充分利用中间操、下午第三节课后加强训练,力争体育中考成绩有所突破。

(3)创设条件,挖掘潜能。为了在全校广泛开展艺术教育,学校充分挖掘教师潜力,积极创造条件,从实际出发,调动学生学习艺术学科的积极性,取得成绩。学校组织开设了合唱、弦乐、民乐、管乐、舞蹈、摄影、绘画、书法、集邮等学生社团及安排专用活动室,使艺术教育活动计划、有序、有效地付诸实施。学生也在艺术的天堂里快乐健康成长,增长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良好的道德情操,培养追求生活美、创造生活美的能力。

(4)以社区活动为载体,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每学期组织学生到各社区、各县名胜古迹采风、写生、写作,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主动承担市、县课题研究。2016年12月学校所承担的市级课题“校本培训与特色学校创建”胜利结题,同年县级课题“客家围屋文化研究”获得立项。

(5)智德并举,注重实效。县城学生家庭条件好,生活较为安逸,很多学生终日沉迷于手机、游戏,视力、成绩下降,精神恍惚。手机、电脑游戏是现代学生身心健康的“大杀手”,因此我们坚持开展课外活动,通过多渠道开展扎实有效的书画艺术活动,分散学生注意力。我们有效结合经典诗词、曲赋书写,接近古今名人,让名人扎根在学生的心中,名人培育名花,名花结出硕果,有效地转化了一大批暂时落后生。增强了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了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品国学经典,做时代新人”这一活动给学校迎来以读书促素质的春天。

广东省蕉岭县田家炳实验中学的特色校园的建设,为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创造了优良的人文环境,使学校成为师生身心愉悦、陶冶情操的成长乐园,从而形成了能够充分展示学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2004年,学校被评为广东省“朝阳读书”活动先进学校,2005年被评为全国“双合格”优秀(示范)家长学校,2009年学校被评为广东省校本培训示范学校。学校先后被评为梅州市“书香校园”、梅州市德育示范学校、梅州市集邮先进单位、梅州市五四红旗团委、梅州市“千名教师大家访”活动先进单位、梅州市安全文明校园、梅州市绿色学校、《梅州日报》先进小记者站;县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和组织奖、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县初中教学质量优胜单位、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平安建设先进单位。

我们将继续加大研究探索的力度,努力把实践中形成的经验上升为理论,更好地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闻鸡起舞,奋勇当先,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撸起袖子加油干,共同谱写学校发展新篇章!endprint

猜你喜欢
校园学校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