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多元化打造和谐音乐课堂

2018-01-26 04:20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陈袁滩中心小学马学锋杨红梅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18年4期
关键词:小班多元化节奏

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陈袁滩中心小学 马学锋 杨红梅

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能直接表达人的情感。音乐艺术形象通过节奏、旋律为听众的听觉所感受,所以音乐也是视觉艺术,它是幼儿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融思想性、实践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多元文化学科。多元化教学模式作为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在对幼儿的音乐教育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它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快乐发展。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在音乐教学中要将幼儿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用音乐感染他们,以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通过打造音乐教育将幼儿潜在的能力挖掘出来,这样的音乐教学有利于激发幼儿对其的探索兴趣,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多元化教学模式会使幼儿更加愿意走进音乐课堂,能创造出更加和谐的音乐课堂。

一、学习手段多元化

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是变化大、速度快,甚至可以用“日新月异”来概括。对于不同年龄的幼儿来说,他们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需要不一样,幼儿对音乐学习的感知力、表现方法也不同。因此,我们就应该为幼儿提供不同的学习手段以满足他们身心发展的需求。

㈠小班音乐游戏化

游戏是3~4岁幼儿的主导活动。由于这个时期幼儿想象活动异常活跃,因而他们的游戏也非常有趣,他们可以给任何一样东西加上他们所想象的象征性意义,例如,一片树叶在过家家时可以当作盘子,在买东西时可以当钱用;一块木片,一会儿当火车,一会儿当手枪,一会儿又当木头人。每一种游戏都有孩子自己命名的意义,任何一个游戏里都藏有打开孩子心灵大门的钥匙。这个时期幼儿游戏的另一个特点是共同游戏,他们不再像1~2岁幼儿那样各玩各的。其次,3~4岁阶段是规则和秩序感形成的敏感期,因此将游戏化作为小班的音乐学习手段会更适宜他们的学习特点,并且能使幼儿敏感期身心得到良好发展。

㈡中班音乐律动化

与小班幼儿相比,中班幼儿非常好动,手脚灵活,动作进一步发展,活动能力增强,喜欢跑、跳、攀、钻等各种活动。肌肉的灵活性及用眼的协调性增强。他们需要通过感觉、知觉以及各种活动来探索世界,建立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和概念。这个阶段应该让让孩子多运动。其次,4~5岁阶段是器官协调、感觉与运动整合的敏感期,动作开始萌芽。所以说,音乐律动化会更适宜中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并会有效促进幼儿动作发展。

㈢大班音乐节奏化

5~6岁幼儿手指小肌肉快速发展,已能自如地控制手腕,运用手指活动,他们能长时间专注地探索物体的多种操作可能。他们的合作意识在逐渐增强,具有审美倾向。其次,5~6岁阶段是精确感觉、精细运动发展的敏感期。以上特点说明大班幼儿正是节奏乐学习的良好时期。节奏乐学习能有效促进幼儿手指精细动作发展,同时更注重幼儿合作习惯的养成。

二、学习形式多元化

以往的音乐活动形式只局限在唱歌、律动、欣赏、音乐游戏,而随着教学资源的不断丰富,学习形式也呈现出了花样翻新的特点。例如:玩奏乐器、唱游活动、音乐体验等等活动都比较受孩子喜欢。因此,在音乐学习方面老师要做到融汇贯通,让幼儿在不同形式的音乐活动中体验音乐。目前除了这些传统的歌唱活动、音乐游戏、音乐律动、音乐欣赏、乐器节奏、舞蹈活动等等外,还有很多受大家喜爱和关注的音乐新理念教学形式。

1.音乐花园是幼儿感官学习的自然音乐教学法,也是蒙式教育的全人教学法。

2.妙事多音乐花园是自美国引进的开发小朋友音乐能力的课程,世界先进的音乐教学法。因为婴幼儿时期是脑神经成长最快速的时期,此时给予音乐及成长教育的训练非常必要。

3.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先进而独特的音乐教学法。它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如说儿歌、拍手、做游戏、讲故事、唱歌等,培养儿童的乐感,尤其是节奏感和听力,使儿童能够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它把语言、律动和音乐教学相结合,通过节奏朗诵、拍手跺脚等人体乐器、音乐游戏、歌唱、舞蹈、绘画、演小剧、演奏奥尔夫乐器等多种形式,使儿童在参与音乐活动中能够综合提高语言能力、理解力和表演能力。

三、学习量的多元观

多元化的教学观在学习量上提出了突破性的创新——就是对每个年龄段孩子的学习总量不做限定,而是根据各年龄段孩子学习目标和手段的不同,以及孩子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做随时调整。小班音乐活动主要目的是让幼儿以游戏化的学习手段来体验音乐带给自己快乐的情绪,掌握技能不作为主要关注点,所以就要有大量的、丰富的音乐让幼儿充分体验;中班音乐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通过身体的动作来体验表现不同的音乐,幼儿在这一个年龄段正是好动、动作开始萌芽的阶段,因此要有一定量的内容让他们学习;大班音乐活动的目的是在敲敲打打的打击乐中体验音乐、表现音乐,打击乐在表现音乐方面要求幼儿动作更精细化,因此,在学习量的定位上要实现精而少。

四、音乐教学方法多元化

在以往的音乐教学中,老师精心准备,一句一句地教唱幼儿,幼儿能够完整的唱出歌曲就完成了教学任务。不管轻重、快慢,幼儿坐着唱歌无法体会到音乐到底美在哪里。要让孩子们在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的氛围中唱歌起舞,我们的教学方法就要多元化——教学方法多元化是指每一种音乐形式的具体教学方法实现多元化。例如:小班唱歌游戏化传统的教法是先学会歌曲再游戏,但是多元化教法就开发出三种方法:前游戏、贯穿始终的游戏、后游戏;中班歌表演的教学方法可以是情境创设法、角色扮演法、创编综合法、唱跳奏联合表演法等。学习方法的多元化会使课堂变得更加丰富,能够活跃孩子们的思维,对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比如:故事引导法。把抽象的歌词变成拟人的故事,符合语言的趣味性,喜欢动物的年龄特点,便于记忆和理解故事内容,吸引幼儿,唤起幼儿的情感体验,增强幼儿的情感教育。

在音乐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还可以创编歌词、模仿动作、创编动作、打击乐器等等调动幼儿的积极性,鼓励幼儿大胆的表现。我们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些小乐器、头饰、绸带等材料,随时向幼儿开放,让幼儿尽情游戏、自由探索、自由玩耍。孩子们在音乐中摸摸、敲敲、打打、动动、玩玩、跳跳,各自展现自己的表演才能。学会用小乐器为歌曲伴奏,学会大方地为大家表演节奏乐等等。作为老师,我们要遵循幼儿的年龄特征,循序渐进,鼓励欣赏幼儿,让幼儿获得快乐的体验,在轻松的气氛中感受音乐的节奏,获得音乐的知识,感受音乐的美!

五、评价内容和方式的多元化

多元化的评价模式是实现音乐教学多元化的保证,评价内容也直接关系到幼儿的发展观。

在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人才观早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我们对孩子的评价不只局限在专业素质能力(学会了几首歌,会跳几个舞)还要关注非专业素质能力(合作、耐心、创造性等等)的发展。

在评价孩子的方式上,也不能用测评、逐一考核的方法来评定孩子,而要把日常学习活动中观察到的孩子的表现作为评价孩子的依据。例如:大班节奏乐学习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而合作性只有在学习活动中才能发现。

另外,小班幼儿的音乐感受力也只有在他们感兴趣的游戏中才能显示出来。所以,老师只有通过细心的观察才能真正发现孩子的进步,也能验证教学的效果。

猜你喜欢
小班多元化节奏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永荣锦江瞄准差异化多元化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YOUNG·节奏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