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微党课”新型学生党建学习模式的相关探讨*

2018-01-26 14:05何莉辉刘晓鹏张国春
山西青年 2018年10期
关键词:党课党校信息化

石 岩 何莉辉 刘晓鹏 张国春

(河北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2)

互联网经济时代,信息化技术应用,已然成为各行各业创新发展的新基点,并主导了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潮流。基于此,“微党课”在学生党建学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以更加广阔的视角,促进了师生间的交际,有效连接了生活实践,对提升党建教育工作实效作用显著,其相关研究备受学术界关注。

一、“微党课”的应用优势及现状

网络互联背景下,人们的思想行为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化科技应用渗透几乎无处不在。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指导,“要建立党建信息化平台,加强‘两微一端’建设,创建网上党校园地、党校、论坛等思想政治工作平台。”至此,微党课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并确定了其功能地位。所谓的微党课即是指基于微博、微信等载体,充分利用互联网、智能手机及其他社交媒介的优势,通过视听感受,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的新型党建学习模式。综合来看,微党课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推动了教育主体的变更,以主动适应学生群体心理特点及审美情趣的方式,达到教化、感染和引导的目的,对提升学生党建学习实效作用显著。但客观维度上分析,微党课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其在高等教育中的践行上存在不足,如师资能力差、不良信息渗透、监管力度欠缺等。

二、“微党课”新型学生党建学习模式的实践策略

作者基于上述认知,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微党课”新型学生党建学习模式的实践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一)明确主体

微党课具有短小精炼、灵活多样的特点,打破了传统信息传导通道,为各方力量的参与创设了良好条件。学生党建学习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意义重大,是有效培育合格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要路径,理应得到全方位关注和支持,同时其作为一项系统化工程,应统筹各方力量资源,注重党员干部、思政教师、党员师生的多向参与。因此,微党课新型学生党建学习模式的构建,应着力打造多元化主体参与机制,充分发挥各部分联结效力,明确不通过的授课主题及任务,并据此调整工作方向与方法,循序渐进,组织针对性教育。另外,微党课具有明显的信息化属性,对授课队伍能力素养提出了更多要求。对此,学校应加强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及时更新他们的知识理论,传导先进思想理念,培育其良好的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

(二)完善课程

基于微信、微博等平台应用的微党课,在整合素材资源方面展现了巨大优势,并通过漫画、标语、趣谈、采访等多样化形式,有效激发了学生党建学习积极性。从根本上而言,学生党建学习的核心要义在于内容设计,多样化的形式更多地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或工具,为教学实施平添秋色。《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教学质量是党校安身立命之本,要把提升教学质量作为全面提升党校工作水平的一项战略任务。因此,“微党课”新型学生党建学习模式的构建实践,着需把控内容安排,与时俱进,关注国家战略方针动态,弘扬传统文化、发展时代精神,以全面发展学生为导向,不断丰富教学素材,如读原著、学原文,继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同时,学校还需充分利用“微”平台优势,了解学生个性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引导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发展。

(三)有效组织

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完整的“微党课”学生党建学习体系,应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活动、沟通交流和管理考核等模块,有效整合碎片化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党建学习的主体性、系统性。在具体的践行过程中,学校可以理论课程教学为基础,通过互联网络,加强先进思想理念宣传,并引导社会时事讨论及舆论走向,净化微平台文化环境,对学生认知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同时,学生党建学习组织,还可以某个时间节点为基础,如八一节、国庆节等,开展多样化的文体实践活动,促进师生间的进一步交流,了解学生思想行为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主题教育,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不同发展阶段,学生的需求有所区别,据此可组织启蒙教育、入党教育、发展教育等微党课教学,真正渗透以生为本理念,实现学生党建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1]姚永泳.微党课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应用探索[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8,31(01):116-118.

[2]任正琳.高校“微党课”的创新思考[J].科技经济导刊,2017(36):142-143.

[3]万天宇.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微党课”教学创新对策[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17(05):38-41+109.

猜你喜欢
党课党校信息化
《党课开讲啦》节目为讲党课“打了样”
晋源区委党校:历经四年寻访 赓续红色血脉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乡村党课可以这样上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乡音党课”可以多一些
《党课参考》特约专家学者库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共党校建设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