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的困境及突破*

2018-01-26 14:05张丹丹
山西青年 2018年10期
关键词:思政课程思政理念

张丹丹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1)

现阶段,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教育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包括思政课程地位有待提升、课程思政理念有待提升、思政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育整体水平。而将思政课程转变为课程思政,有利于高职院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对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实事求是,全面落实马克思主义观

实事求是是我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在思政课程中的运用,能够有效激发课程教育生命力,并始终把握思政教育的生命线,其主要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对工作生活中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实事求是就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观,能够为课程思政教育提供保障。

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就应该树立立德树人的理念,为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提供条件。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具有生态、社会、文化、经济以及政治多重功能,与基础课以及专业课属性不同必须进行准确的定位,将思想观念、道德观念、政治观点融入到基础课以及专业课教育中,保证思政教育成为有本之木。作为高职院校党委,应该对高职思政教育负主要责任,不断的转变思路,构建以课程思政为主的思政教育大格局。

高职院校一般属于地方政府管辖,具有明显的地方生源特点,且专业优势较为明显。高职院校应该依据地方特色思政资源,从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出发,发挥高职院校自身优势,对资源进行统筹协调,建立以课程思政为核心的教育机制。在人才培养方面,更需要以党的方针政策为主要思政教育资源,将德育培养目标分配到各个课程中,落实到每一个教师与学生。在课程设置中,应该保证目标科学性,制定合理的激励测评机制。在课程教学研究中,应该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发挥思政教育功能,包括开设专题讲座、实践活动等,还可以尝试翻转课程、微课、慕课等方式搭建网络教育模式。

二、在潜移默化中贯彻五大发展理念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中,包含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理论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五大发展理念能有效的丰富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内容,也能拓展教师事业,更新教学方式。通过五大发展理念的引导,将思政教育更好的融入到课程中,帮助高职学生树立健康的道德素养,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动力。

高职院校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的道路中,应该以五大发展理念作为指导思想,对课程设计进行有效的优化,采用灵活的思政教育方法,提升高职学生对国家政策方针的支持,提高其对本职工作的喜爱。以五大发展理念作为方向,将其与思政教育内容紧密的结合起来,实现各个方式整合起来。通过五大发展理念方向,紧密结合各种教育内容,让高职院校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情感体验,养成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品质,让学生也学会对知识的活学活用。

在高职思政理论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课堂提问、答疑、讨论以及反馈等方式,循序渐进,保证高职学生更容易接受五大发展理念的内涵。引入情景设计法、网络深度讨论、角色扮演法等,为学生构建理性的认知,增强学生自信。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勤工俭学、志愿者服务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吃苦耐劳精神、工匠精神等,提升学生环保意识、低碳生活意识等,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联系实际,落实教学评价工作

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一贯是我党优良传统,也是思政教育重要的环节,是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基本方针。高职思政课程教师,必须从实际情况入手,自觉践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情况,避免发生课程思政教育形式化问题。调节测评是反馈调节以及检测评估,课程思政如果缺少了调节测评,则很难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很多教师心存侥幸,忽视了课程评价环节,导致课程思政信息输入输出不成正比,影响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的道路进程。

理论联系实际需要降耗课程理论,需要指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帮助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课程思政不仅需要讲、做,更需要讲究到底坚持什么态度,能够解决怎样的实际问题。每一门课程都相当于思政课程,制定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到教师评价体系中。

四、总结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对其重视程度低,加上课程内容相对枯燥,导致学生对思政课内容兴趣不足。因此,必须实施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发展,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马克思主义思想,发挥五大发展理念优势,促进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晨勇.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以高职院校汽车车身结构课程为例[J].教师,2015,14(8):21-23.

[2]刘勇."课程思政"视角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化建设研究[J].新课程研究旬刊,2016,21(8):74-76.

[3]杨惠.加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思考[J].青春岁月,2017,12(1):65-66.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思政理念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职业中专思政课程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