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美术类课程教学初探

2018-01-26 14:05赵东慧
山西青年 2018年10期
关键词:经济社会艺术设计美术

赵东慧

(宣化科技职业学院,河北 宣化 075100)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近些年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各类用人单位对文化创意与艺术设计为主的美术类相关专业人才需求持续猛增,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各类、各层次院校蜂拥开设了文化创意与艺术设计为主的美术类相关专业,组织开展了相关美术类课程的教学。在短时间内,这些院校的文化创意与艺术设计为主的美术类相关专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一些高职院校,在短时间内筹建设置了文化创意与艺术设计为主的美术类相关专业,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组织实施了课程教学。然而,在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组织实施过程中确实出现了一些共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教育教学效果与人才培养质量。

一、高职院校美术类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学情分析不透彻

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校招生总体规模多年持续增加,一方面,这让更多的适龄青年有机会接受更好的就业,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掌握一技之长,更好的就业;另一方面,这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源源不断的输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助推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与腾飞。然而,随着高校持续扩招,高校的招生录取率也随之逐年提高,受我国现有招生考试制度影响,很多高职院校的生源素质结构受到很大影响。学生和家长对于专业的理解与认识相对较少,学生对于专业的选报和修读存在一定的未知与盲目性。这就使得学生对于专业的理解与兴趣都是从进入高职院校后慢慢开始的。尤其是像高职院校就业前景较好的文化创意与艺术设计为主的美术类相关专业,学生选报修读人数较多,但学生对于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与专业学习的基础与条件等认识不足。这类专业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学生应对美术具有一定兴趣等,然而,很多学生进入学校后,不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角色转换、进入状态,整个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教学组织较为困难。

(二)教育教学理念方法滞后

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认为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具有主导地位。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互联网的普及,广大青年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丰富多元,他们更加有血有肉,思想更加开放、思维更加独立。传统的灌输式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已经很难适应这些变化,课程的教育教学效果自然就很难得到保障。尤其是像文化创意与艺术设计为主的美术类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本身就要特别强调对于学生个性、个体的思维与创意的理解尊重,然而传统的千篇一律与僵硬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想法与创新思维。

二、高职院校美术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出路

(一)围绕市场需求确定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前面提到了,由于种种原因,设置了文化创意与艺术设计为主的美术类相关专业的高职院校对于专业学生学情吃不透,影响了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教育教学组织。实际上设置了文化创意与艺术设计为主的美术类相关专业的高职院校对于专业学生学情吃不透,根源是对于市场需求吃不准。因为对市场需求吃不准,所以对于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规格就会很难科学理性把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规格把握不准,就会导致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只能照搬其他兄弟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与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大家看上去都在培养应用型、技能型、创新型专业人才,而实际上,学生的专业化素养并不突出。

高职院校必须要开放办学,深入行业企业基层一线,准确把握市场的需求与变化。尤其是像高职院校就业前景较好的文化创意与艺术设计为主的美术类相关专业,虽然市场需求量很大,人才缺口很大,但这类专业人才培养有其特殊规律。根据专业学生整体文化课成绩偏低与美术基础薄弱的实际情况,通过开设相关课程补齐短板,循序渐进的组织实施专业课程教学。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组织形式,发现、鼓励、培养、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引导学生基于兴趣学习专业。

(二)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文化创意与艺术设计为主的美术类相关专业其专业课程教学有其自身规律与特殊性,教师在组织实施相关美术类课程教学时,一方面,要努力营造安静、轻松、自由的学习与创造空间,要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作,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与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好课上和课下两个平台,及时与专业学生沟通联系,及时对学生在美术类课程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出现的新情况进行解答。努力给学生营造一个充分尊重其个性、兴趣的一个学习环境。让学生成为自身专业学习与艺术创造的主体、主人,绝不能照本宣科,照猫画虎,人云亦云。唯有如此,高职院校文化创意与艺术设计为主的美术类相关专业的美术类课程教学组织实施才能够更好地支撑专业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助力产业转型升级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家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体系构建初探.美术教育研究,2014.

[2]邵璐.艺术类专业“项目引入式”课程体系创新实践研究.当代艺术,2010.

猜你喜欢
经济社会艺术设计美术
《星.云.海》
《花月夜》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加快大数据创新应用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贵州省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图表
“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当前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