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尼采哲学中酒神精神和权力意志的关系

2018-01-26 14:05桑彦娟
山西青年 2018年10期
关键词:酒神叔本华尼采

桑彦娟

(山西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6)

弗里德里希·尼采是19世纪德国最负盛名的非理性主义哲学家,也是现代西方哲学的开创者。这是一个了解和研究现代西方哲学乃至现代西方思想文化就不得不提到的伟大的名字。早年丧父的尼采性格偏执而忧郁,是一个对诗歌和音乐颇有兴趣的文艺青年。他在莱比锡大学就读期间第一次接触到叔本华的哲学著作,便很快被其悲观主义哲学思想所吸引。叔本华的哲学对尼采早期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的哲学便以叔本华的思想作为主要的理论出发点。但是,尼采的思想并非是对叔本华哲学观念的完全照搬。叔本华强调介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真实的世界,认为世界是我的意志。他提出了“意志”这一说法,其本意其实更接近于“意欲”,即一种生命本身存有的无法抑制的盲目的自然冲动和欲求,也是支配人生活的根本目的。“意志”又可以被分为两种,一是生存,二是繁衍。人受意志所支配,会产生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这些欲望无论实现与否都不会给人生带来幸福和快乐,想要摆脱意志的支配只能通过禁欲来实现。尼采却并不认为是这样,他渴望从人类无望的人生中努力寻求生命的意义。他不甘于像叔本华那样彻底地否定意志,以禁欲的方式来规避痛苦,他极大地肯定人的意志,认为人天生的、充满生命力的冲动是不应该被抑制和压抑的。这也是尼采和叔本华的根本不同之处。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来肯定我们自身本有的生命意志?热爱音乐和艺术的尼采从古希腊艺术中找到了灵感。还是一位古典语言学教授时的尼采就对希腊悲剧做了深入的研究,并写出了《酒神世界观》。这篇论文是尼采《悲剧的诞生》的理论准备,从这篇论文中可以看到其书的基本思想雏形。而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通过对古希腊悲剧中的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的比较,试图打破西方以主客二分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形而上学的世界,并肯定生命本身自有的热情与直觉,实现重估一切价值。下面本文将以尼采《悲剧的诞生》为文本来分析其思想中的重要概念:酒神精神和权力意志的关系。

一、酒神精神:原始而永恒的艺术力量

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对于古希腊艺术的研究和其哲学思想的论述全部都建立在日神与酒神这对核心概念的对比之上。日神就是古希腊神话中的阿波罗(Apollo),代表着迷恋外观和幻想,并且肯定个体生命的价值。“我们用日神的名字统称美的外观的无数幻觉,它们在每一瞬间使人生一般来说值得一过,推动人去经历这每一瞬间。”[1]而酒神则是狄奥尼索斯(Dionysus),也是古希腊神话诸神中的一位。他代表着疯狂、沉醉、无限的破坏力和原始的本能,就像是在酒神祭祀仪式上的人们一样,伴随着音乐摆脱了平日的束缚,让自己的天性发挥到极致甚至变得癫狂。人本身的欲望被全部发泄出来,仿佛获得喝了烈酒似的,神经质般的源自内心的愉悦。这就是追求永恒的酒神精神。日神建立起一个有着秩序和道德的美丽的外观和现象,酒神却要试图将这种现象与幻觉打破,就像是揭开了日神在人生的悲剧本质上所覆盖的一层看似美好的纱,从而让人直接面对悲剧。“尼采认为,日神(阿波罗)和酒神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冲动或艺术力量。日神代表着美的外观,是造形艺术之神。酒神代表着丰盈的内在生命力,是非造型的音乐艺术之神。”[2]这两种精神相互关联的同时也相互抗衡,正是在二者的二元对立之中产生了悲剧。而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的矛盾和冲突也是悲剧的实质。

悲剧的产生和酒神音乐的兴起也有着不小的关系。在古希腊文化时段里,以荷马史诗为主要代表的希腊神话和以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为代表的希腊悲剧之间,还有一个重要的中介,那就是酒神音乐。酒神精神打破美的幻觉并且渴望与人的本体进行融合,这是酒神音乐产生的必要条件。酒神音乐起源于萨提儿歌队,“希腊人在萨提儿身上所看到的,是知识尚未制作、文化之闩尚未开启的自然,……它是人的本真形象,人的最高最强冲动的表达,是因为靠近神灵而兴高采烈的醉心者,是与神灵共患难的难友,是宣告自然至深胸怀中的智慧的先知,是自然界中性的万能力量的象征。”[3]

悲剧诞生的过程就是酒神音乐不断向日神的形象世界迸发的过程。

酒神本该是悲剧中当之无愧的主角,但是欧里庇得斯的出现却使悲剧逐渐消亡,因为他用日神代替酒神来作为悲剧的主角,借苏格拉底之口说出自己心中所想。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的原则和重视知识与科学的精神与酒神精神在本质上是背道而驰的,冷静和理性从此代替了疯狂与本能,悲剧狂放的生命力逐渐衰退乃至消亡。酒神精神占比不断减小的希腊悲剧毁灭于苏格拉底精神,也就是尼采所说的“理解然后美”的原则。酒神精神是尼采生命哲学中最核心的部分。

二、权力意志:尼采的生存本体论

权力意志也是尼采哲学中的重要概念。权力意志的德文是der Wille zur Macht,其中Macht指强大的力量。现代的德国哲学家中,尼采的思想是最容易被歪曲的,而他的哲学也受到了很深的误解。人们看到“权力”就会不由自主地将其与政治挂钩,认为这里的权力是一种强权或是极权,而权力意志则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或极权者所拥有的独一无二的支配一切的力量,甚至于将尼采的哲学与法西斯主义联系在一起。这种理解显然是错误的。因此周国平在《略论尼采哲学》一文中认为权力意志“译为‘强力意志’更确切,因为‘权力’一词通常有政治含义,而尼采对于政治含义的‘权力’恰好是持贬斥态度的。”[4]

权力意志是一种强烈的想要克服、支配和掌控的原始冲动和欲望,是尼采生存本体论中根本的存在论概念。权力意志与主人道德有关。权力意志是要做主人的意志。做主人,就是有权力,而不是其他一般的力。而做主人就要突破现有的道德价值观念和秩序,用自己本有的强大的生命力和热情来抵抗生命之中的痛苦和悲剧,就像查拉图斯特拉所说:“只是,有生命存在的地方也有意志,但却不是求生意志,而是强力意志!”[5]与主人道德相对应的就是奴隶道德,这中间包含着强者对弱者的同情。这种同情正是尼采所要批判的,因为这带有一种对弱者的怜悯与不屑。权力意志是尼采对于生存意志的进一步发展,正如前文所说尼采将叔本华的思想进行了自己的改造:权力意志就是要用生命本有的强大力量和不断追求扩张的本能抵抗生存意志本有的消极的一面。所以权力意志要求权力增长和自我强化,这是尼采对于宇宙间事物的发展和运转的根本原因的阐释。

三、酒神精神与权力意志的关系

同是尼采哲学中的重要命题,酒神精神与权力意志之间必然存在一定联系。那么它们究竟是怎样的关系?通过上文对于二者概念内涵的界定即可很容易就分析并得出结论。首先,我认为二者的来源是相同的,都来自于哲人对于自身生命的肯定。酒神是悲剧舞台上的主角,而悲剧快感的本质就来自于英雄同命运不懈的抗争,就像希腊神话中为人类盗取火种的普罗米修斯。尼采反对苏格拉底的科学乐观主义,认清了生命的悲剧本质,但他并不打算就此屈服。他认为即使在命运坎坷曲折,甚至提前知道人生注定是一场悲剧的情况下,我们依然要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用旺盛活跃的生命力和强大的生命本质去抵抗生命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难和挫折,从而在旧道德秩序的打破和瓦解之中实现自身的超越。这一点酒神精神和权力意志都要求做到,因此二者的本质相同。

其次,权力意志为酒神精神的延续和发挥提供了方式。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在几个世纪以来不断发展,直至黑格尔时达到顶峰,在这个过程中苏格拉底式的“追求客观与科学”、“理性主义”逐渐占据上风,作为人类生命本能的酒神精神因受到压制而不断趋于消亡,人们敏锐的直觉变得迟钝。为了让酒神精神得以发扬并使其再次成为抵抗悲剧的支柱,权力意志就要发挥其作用。因此可以说权力意志是手段,酒神精神是目的,权力意志就是酒神精神的一种极大程度的外化与体现。

不止是权力意志,尼采哲学中的其他思想也都无一不是酒神精神的发展和外化。尼采对于欧洲基督教传统进行批判,提出“上帝死了”的命题,正是因为“上帝”既是基督教中的最高信仰,也是柏拉图理念世界中的最高的神,它代表着理想化的完美世界的最高尺度,也正是这种尺度必将使人放弃有朽的现实生命而去追求不朽的生命。但是生命的价值在于酒神狄奥尼索斯所代表的真实的生命冲动与本能,没有什么可以超越生命,因此上帝的存在会遏制生命的冲动和创造力,会给生命带来条条框框而束缚其本能。所以上帝必须死亡。“超人”和“重估一切价值”也在挑战传统的道德秩序、价值体系和西方理性主义传统,而超人本身就是具有极为强大的权力意志的人。所以说权力意志是这些哲学命题中与酒神精神联系最为紧密的,也是其作为核心思想外化最为显著的和强有力的。

尼采以追求生命的意义为其哲学目的,他的哲学思想起源于古希腊的酒神音乐艺术,并在权力意志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最终归于酒神精神本身。这就是酒神精神与权力意志的关系,人类终究能在二者的平衡发展之中获得积极的生命态度,过好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

参考文献:

[1]弗里德里希·尼采.悲剧的诞生.周国平,译.译林出版社,第165页.

[2]王晋生.论尼采的酒神精神.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2.

[3]弗里德里希·尼采.悲剧的诞生.周国平,译.译林出版社,第49页.

[4]周国平.略论尼采哲学.第4页.

[5]弗里德里希·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庞小龙,译.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6:107.

猜你喜欢
酒神叔本华尼采
虚无与轮回:《悲痛往事》的尼采之维
“格言中的体系”——尼采的“反哲学”及其写作
奥登—卡尔曼歌剧脚本《酒神的伴侣》中的“神话方法”
酒神的考验
叔本华:正直还是伪善
人为什么会无聊
不再羞于自己
9月29日,酒神
“毒舌男”叔本华
《面对伏拉庞德修道院酒神壁画的沉思》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