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对乡村振兴的推动效应研究

2018-01-26 14:05农华礼
山西青年 2018年10期
关键词:党组织基层建设

农华礼

(中共靖西市委党校,广西 靖西 533899)

我国是传统的农耕国家,农业人口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即使经过了近40年的城市化建设,我国仍然有近6亿农业户籍人口。有效发展乡村经济,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我国社会秉承了传统农业文明的诸多特点,小农意识、宗亲认同、衣锦还乡等观念在我国的城市中同样普遍存在。通过有效的农村工作,改善乡村传统观念,对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民主法制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乡村地区地理相对偏僻,交通发展缓慢,经济结构相对单一,使得经济发展较为困难。在全面脱贫政策的要求下,积极改善乡村经济结构是提升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工作。但在乡村振兴工作的落实过程中,由于乡村权利弱化使得工作开展的效果难如人意,建立高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条件。我党成立初期是以农村工作为主要依托逐渐发展壮大,并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因此我国的乡村基层党组织保留了完整的体系框架,并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较高的威望。因此通过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完善乡村权利体系,可以有效提升乡村的发展建设并使我国社会的发展更加公平。

一、农村基层党建的重要性

(一)健全乡村权利结构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农业文明型国家,乡村治理体系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先秦时期,由于普遍采用了封建管理模式,因此我国乡村发展严重依附于贵族体系。秦汉之后,由于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以及战乱带来的影响,我国的乡村治理主要依靠血缘纽带维持基层的稳定。宋朝以后,由于科举制度的建立以及朱程理学道统观念的明确,依托乡绅与宗法的治理结构对乡村治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了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核心力量,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建设中起到了难以替代的作用。但改革开放后,乡村权利结构发生了变化,由于大量乡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入城市生活,使得乡村的人口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乡村家庭不复存在,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现象较为普遍,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依托的公有经济成分之一的农村集体经济,绝大多数名存实亡。黑恶势力与宗族势力趁势控制了乡村的部分重要资源,使得广大村民的利益受到侵害。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对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作出强调“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中央提出要全面从严治党,加强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为农村发展扫除各种障碍;特别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为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家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组织领导保障。当前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治理体系中的核心,也是维护农民利益的坚强后盾。

(二)推动乡村全面发展

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有效弥补了乡村治理中的权利弱化,使得乡村发展的工作效率得以大幅提升。在乡村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层面的发展最为重要,我国乡村社会中存在诸多的社会问题,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问题是留守儿童现象。由于城乡生活的巨大差异,众多的青年父母前往异地居住,但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留守儿童只能在本地接受教育,离开父母的照顾,留守儿童常常会出现心理问题。据我国权威部门统计我国留守儿童总数约为6000万。再有乡村社会中对于弱势群体的照顾同样不够,刚刚建设钢制附扶梯悬崖村以及麻风村在现实社会中较为普遍。在以往的情况这些社会问题较难解决,但在新时期,基层党组织可以积极发挥自身作用,利用扶贫资金为乡村的社会建设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基层党组织可运用自身的行政能力,积极改善乡村的经济建设,乡村的经济通常以农业为主,而农业的附加值普遍较低,因此基层党组织可在乡村地区积极建立乡镇企业,重新壮大集体经济。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为依赖“一事一议”制度,但由于缺乏有力的带头人以及居民的公民意识问题,使得乡村的基础建设极难开展。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带动下,基层党组织应当积极发挥带头作用,将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到较高水平。

(三)提升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不应仅仅停留在物质建设层面中,更应当通过有效的工作做好乡村的精神文明建设。近年来,由于基层党组织的部分功能缺失,部分乡村出现了错误的价值取向,村民对于金钱、权势更加崇拜,部分村民误入邪教与金融骗局,建国初期的红旗渠精神逐渐消失,社会主义价值观面临严峻挑战。针对这一问题,基层党组织应当积极开展有效工作,勇于承担责任提升我党在群众心中的地位,并适时开展爱国教育。再有我国农民的公民意识普遍淡薄,在公共决策中常常将自家的小利益凌驾于集体发展之上,使当地的发展迟迟无法进步,基层党组织应当发挥我党动员工作的传统优势,积极宣传公民意识,使农民参与到集体建设工作中来,并通过集体的发展带动自身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有我国的乡村仍然普遍存在一些不文明现象,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不文明的社会风貌将会使我国乡村与国际社会分离。在招商引资与贸易活动中,规范文明的行为,会给合作者留下良好的印象。同时我国乡村的基层党组织,应当加大卫生环境建设,分别建立乡村卫生所以及设施良好的卫生间,使我国乡村的卫生状况得以提高。

二、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困难

(一)人员结构不合理

我国基层党组织的现状仍然存在较多问题,给党建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党员个人素质不高的问题。我国乡村的基层党组织,近年来的建设出现了停滞甚至是倒退的现象。由于乡村工作受到忽视,建设相对迟缓,大量的优秀青年不愿参与到乡村工作中,以至乡村党组织的学历水平总体偏低。再有由于长久以来基层党建工作的发展重视不够,使得党员的的发展较为缓慢,部分地区的党支部年龄老化现象依然严重。

(二)理论建设不足

由于乡村党支部学历普遍不高以及年龄相对老化等问题的影响,部分地区党支部的理论水平较低。十八大以来,我党的理论建设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新时期的历史条件下,我党的基层组织,应当认真学习并贯彻党的先进理论,以适应新时期的外部环境与工作要求。同时在我国部分地区的党支部中,一言堂的现象仍然存在,由于村支书通常在当地具有较高的威望,因此村支书常常将个人意见作为党支部的决定进行推广,这样的问题严重限制了我党民主集中制应发挥的重要作用。

(三)工作方向不明确

近年来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建设成为了我党的工作重心,乡村基层党组织逐渐失去了工作方向。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几个方面,首先,近年来大量青壮年人口离开乡村,使得乡村发展逐渐失去了推动力。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依靠人力资源的补充,由于青年劳动力的离开使得乡村建设难以开展。其次,乡村的建设经费相对紧张。经费少,杯水车薪,难于发挥作用。再有,部分地区的党委领导缺乏足够的领导能力和担当,在工作中的得过且过,认为农村发展的必要性不足,这种懒政怠政的领导干部,严重阻碍了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

(四)宣传工作不足

宣传工作是我党的传统强项,在漫长的革命工作中,我党的基层党组织运用宣传工作争取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同时在工作中基层党员也积累了丰富的宣传动员工作经验。但近年来,我国乡村党组织宣传工作的作用逐渐减小。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几个方面,首先是由于基层党员的理论水平不高,导致了宣传工作难以切中要点,给群众以假、大、空的感觉。其次我国乡村的互联网普及率逐渐提高,网络信息给乡村居民的冲击更为强烈,传统的宣传手段已经难以吸引村民的注意力。

三、提升农村党建工作的具体措施

(一)完善人员结构

在我国乡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中,由于党员的学历普遍较低并且年龄结构严重老化,使得党支部的工作水平难以快速提高,以至严重影响了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出于工作角度的考虑,县党委应当积极发挥自身的作用,将更优秀的人才输送到基层党组织中。首先县组织部可以利用大学生村干部的政策,在高校中选择优秀的青年进入到党支部中,使党支部的文化水平得到提升。再有县党委可组织优秀的青年干部进入到基层锻炼学习,通过交流使基层工作水平得以提升。正如十三届人大代表重庆市荣昌区委书记曹清尧说,“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村支部软弱涣散,说话就没人听、做事没人跟,民风村貌不可好,乡村振兴就不可能实现。”[4]部分地区在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和扶贫攻坚工作中把上级组织的优秀年轻党员下送到村支部担任第一支书,使农村工作得到顺利推进,实践证明这样完善乡村基层党组织的人员结构是完全正确,值得推广。

(二)加强理论建设

新时期社会环境出现了重大的变化,工作环境更加复杂,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我党的理论建设取得了新的发展。理论是实践的指导,基层党员准确地把握中央的政策可以使乡村振兴工作更好地开展。在提升基层党组织理论水平的过程中,上级党委首先要严把党员的准入制度,确保优秀的人才进入到党的体系中。同时组织部应当定期把基层老领导党员干部送到党校参加理论学习培训,加强党性教育,建立党员的基础人格,并通过理论学习使其与中央的政策保持一致。

(三)明确工作方向

由于发展方向不确定以及乡村缺乏发展要素等原因的影响,我党的基层工作缺乏明确的方向。针对这一问题,上级党组织应当对其进行积极指导,使其快速寻找到发展方向。首先乡村振兴需要依靠中央政策的有力支持,近年来中央通过了精准扶贫的政策,党支部应当利用好这一政策,积极开展相应工作,使当地的困难群众得到帮助。再有基层党组织,应当以自身建设为着力点,做好基层党委的梯队建设,积极发展青年党员,为党培养优秀的接班人。

(四)增强社会宣传

宣传动员是我党的核心工作,但基层党组织的宣传手段却相对落后。针对这一问题,党支部应当开展学习工作,积极拓展宣传工作。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党支部可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建立宣传渠道,例如利用微信群等手段,将当地村民纳入到统一的信息渠道内,同时选择青年党员负责日常的宣传工作,对微信群进行管理。再有基层党支部可定期开展群众走访活动,通过与群众的面对面交流,使群众的意见得以及时反馈,并通过实际行动树立党在群众心中的地位。

四、结语

基层党建对于乡村振兴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基层党组织会填补乡村管理体系中的弱化,发挥振兴乡村的带头作用,并对当地的经济、社会以及精神文明等领域开展建设。但乡村基层党组织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结构老化、理论建设不足、工作方向不明确以及宣传手段落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因此我国应当从人员选拔,理论辅导等多个层面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参考文献:

[1]张亚会.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7.

[2]周婷.习近平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思想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7.

[3]温亮.新农村建设下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4.

[4]新华社记者.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N].右江日报,2018-3-10.

猜你喜欢
党组织基层建设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清华党组织公开
基层在线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