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综合设计》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2018-01-26 14:05吴元元
山西青年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专业人士教学内容教学模式

吴元元

(河北地质大学法政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1)

一、《课程综合设计》课程现状及其评价

(一)课程教学现状

1.《课程综合设计》课程基本教学形式

《课程综合设计》相较于其他专业课程,从上课形式上有着很大的不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专业课程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辅助于课堂讨论和专题讲座,是一种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而《课程综合设计》课程则是采用以学生动手为主、教师评价为辅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模拟和创设工作场景,让学生们在这些场景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的工作方式。

2.《课程综合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安排

《课程综合设计》课程课时安排为32标准学时,课程内容包括小组背景设计、组织结构设计、劳动合同管理、劳动争议处理、薪酬福利管理、社会保险管理几大部分。其中,每一活动内容占用3到4个课时,具体课时时间由活动内容而定。

3.课程考查形式

《课程综合设计》课程仍然以课程结束后的闭卷考试为主,辅之以课堂表现,其中课堂表现一般占到20%左右,分值不会太高。试卷全部采用案例分析题的考试题型,尽可能使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案例,结合课上所学内容,设置各类问题。案例分析题既能涵盖所学知识,又能反映学生学习程度的高低,体现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现状评价

《课程综合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确实使得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大幅度提高,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1.教学内容少,教学模式不够丰富

32课时的教学课时数,极大限制了《课程综合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很多学生都反映,学到的内容有些偏少。学生们的这种感受反映了课程内容设置上的一些问题,课程内容仅覆盖了本专业部分理论课程的内容,或者有些内容是一带而过。另外,《课程综合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几次课程内容过后,学生们很容易产生倦怠感,对于实践内容开始敷衍或者“搭便车”。

2.考核形式单一,考试内容不能反映所有教学内容

《课程综合设计》课程的考核形式依旧是选用传统的闭卷考试形式,这样的考核形式单一,并且不能完全反映所有教学内容。原因在于,一是试卷容量小。二是试卷本身限制。

二、《课程综合设计》课程改革措施

(一)调整教学内容,梳理教学体系,修订教学大纲

鉴于《课程综合设计》课程内容较少的问题,笔者重新梳理了整个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专业课程,找出可以进行实践的所有知识板块,向毕业学生咨询与讨论这些知识板块与未来工作的相关度。内容范围确定后,再根据教研室的硬件和软件条件来调整可以纳入《课程综合设计》课程的内容,最终确定课程的教学内容。

(二)丰富教学模式

1.模拟仲裁庭开庭

模拟劳动仲裁庭开庭,是本次改革的一大亮点和创新。模拟劳动仲裁庭开庭活动在整个教学内容中既是难点也是重点,整个开庭的前期准备和正式开庭既是对教师的考验也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检验。作为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小组背景设置合适的案例,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案例的难易程度,将小组成员分成两部分,分别作为申诉方和被诉方,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案例撰写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和申诉书。劳动仲裁庭模拟开庭活动是本次课程的新的模式,学生们积极性都非常高,愿意为这次活动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2.聘请专业人士入课堂

我们的教师一般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理论知识充足,却没有职场的实践经历。为拓宽学生的眼界,增加学生职场知识,我们专门聘请专业人士进入大学课堂,以此来弥补我们教师的短板。这些专业人士主要包括人力资源高管和社会保障专员,讲授内容从社会保险的缴纳、劳动关系调解、职业生涯规划到招聘、面试等等,涵盖内容广泛。

(三)改革考核方式

新的考核方式采用课堂考查加提交个人总结的形式来确定课程分数。具体来说,学生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教师评价占60分,小组组长评价占30分,课堂到课率占10分。其中,教师评价又包括:1、小组等级分数,根据平时课上四个小组的整体表现和模拟角色效果来确定;2、学生个人课堂表现,根据学生课上回答问题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来确定分数;3、课程个人总结,要求提交一篇2500字以上的个人总结。组长评价占总分的30%,由各小组长根据组员课下表现给予评分。总体上来说,考核形式全面,较为客观,能够涵盖学生整体课上表现。

三、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缺乏配套软件

《课程综合设计》课程作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课程,还应包括社会保险管理软件的使用,即模拟金保工程软件的使用。但是,由于我们硬件有限,至今没有购买配套的模拟金保工程的软件。为保证实践课程的有效性,今后还应购买配套的模拟管理软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建立稳定的校外专业人士聘请制度

《课程综合设计》课程的一大亮点就是聘请校外专业人士进入课堂,但目前专业人士的聘请还没有一个成型的制度,聘请专业人士的条件、聘请的程序、聘请专业人员的费用渠道等等,都没有章程可循。因此,作为教改的一个短板,今后还应建立稳定的校外专业人士聘请制度,从制度上来规范这一新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夏黎.关于创业能力培养中校企合作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创新[J].教育教学论坛,2012(S3).

[2]郑春龙,邵红艳.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高教研究,2007(04).

猜你喜欢
专业人士教学内容教学模式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这是专业人士的选择,但你也可以拥有 Miller & Kreisel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郑小祥:松下笔记本为专业人士精心定制
展望与分享:汽车后市场专业人士沙龙活动成功举办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看你往哪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