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反思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

2018-01-26 14:05曹艳斌
山西青年 2018年10期
关键词:偶发事件专业知识专业

曹艳斌

(渭南市华州区大明镇金惠小学,陕西 渭南 714104)

一、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现状

教师的专业成长历来是我国教育改革过程中非常关注的问题。当然。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也不例外。那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结果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其现状是可喜可贺,还是喜忧参半呢?据笔者调查显示,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的确不容乐观,其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语文教师专业知识太陈旧,没有与时俱进

人们常说:“语文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因而,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知识就有多么丰厚,语文的内涵和外延十分宽广。而我们现如今的语文教师,总是固守自己已有的专业知识,“坚守”着传统知识,用传统知识来不断教育21世纪的学生,即使时代已经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而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还停留在几十年前,难道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这种现状不足以令我们叹息吗?

(二)语文教师没有过硬的教育教学能力

教育教学能力也是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它是教师专业知识在教学上的外化表现。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表现在组织、管理课堂,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熟练使用现代教学技术等方面。而据调查显示,我们的一些语文教师缺乏一种有效管理课堂的能力,尤其不能很好地管理普通班级;其次,语文教师不能熟练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淡化了现代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作用……这林林总总的原因,导致了语文教师没有过硬的教学能力。

二、探究导致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现状的原因

既然我们已经了解到语文教师专业成长中存在的问题,追根溯源,那么其原因究竟有哪些呢?笔者认为,导致语文教师专业成长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限于语文教师专业知识匮乏,不能很好地进行反思

语文专业知识是我们从事语文教育强有力的武器:它一方面可以增强我们语文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我们反思。如果将语文教师原有的专业知识比作火箭的“原助推器”,那么反思就是“二次助推器”,二次助推器更有助于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而我们当前的语文教师由于专业知识匮乏,因此,阻碍其反思。

(二)限于语文教师经验不足,不能很好地进行反思

尽管我们大部分语文教师已经任教好几年了,但是由于没有及时总结教育教学中的经验,因而不能将经验性的东西经过自己的反思加工成可以指导实践教学的理论。

三、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一)语文教师进行反思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是一个能动的、审慎的认知加工过程,也是一个与情感和认知密切相关并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有智力加工,还有情感等动力系统的支持;不只有能力,还有意识。[1]日本教育家上寺久雄说:“教师成长和发展的第一步,就是在于教师自身的反思,教师对自身的评价和教师的自我改造。”由此可见,教师的反思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的和发展,那么,反思的作用具体有哪些?笔者认为教师的反思有如下的几点重要作用。

1.反思促进语文教师教育理念的建立

“对教育理念的反思主要是教师在其教学实践中所应具备的教育信念及教学态度、价值等进行的反思活动。任何一个教师的教育行为,都是在某种教育思想观念的支配下进行的,表达了某种教育期待。”[2]反思教育理念,有利于语文教师及时改正错误的教育理念,从而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

2.反思有利于语文教师审视自己的专业知识

孔子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反也。”在教学中反思,有助于语文教师增长其专业知识。反思也是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一种教育品质,它不仅仅是一种“回顾”,更是对以前教学的一种探究、一种思考,在探究与思考中,语文教师能逐渐地增强其专业知识。

(二)语文教师进行反思的形式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已经基本了解了反思的重要性和反思的内容,那么,我们究竟以何种方式进行反思,才能促进我们的专业成长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师进行反思的形式可以根据反思的时间和课堂教学进程的三个阶段(课前、课中、课后),将语文教师的反思形式划分为:课前反思方法、课中反思方法和课后反思方法。

1.课前反思方法

一般认为,反思应该发生在实践了某个行为之后,对于课堂教学的反思是不是就必须在课后进行呢?显然不是,教师在课前也可以进行反思。笔者归纳总结了如下几种方法,可供各位语文教师采纳。

一是与同事交流,特别要及时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

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前,将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与同事进行交流。同事之间最了解教学上的相关问题,也处在类似的教学环境中,因而同事之间更容易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我们也可以从同事身上反思到许多有价值的东西,故而能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是听取学生的知识需要。

新课程标准强调“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课前,语文教师可以就将要进行的课程对其全班同学进行调查,全面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度,从而有利于我们及时调整教学设计,也能使教师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2.课中反思方法

“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反思,即课堂反思,也叫调控性反思,是‘行动中的反思’。”[3]在课堂教学中,总会出现一些突发情况,教师要有敏捷的应变能力,要及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时调整教学设计,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有效进行。笔者认为,可重反思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是对偶发事件采取转移法、忽略法等。

转移偶发事件的发展趋势,促使偶发事件向有利于课堂的方向发展。这样,非但不会使偶发事件干扰课堂秩序,而且还可以因势利导,借“题”发挥,或者可以调节课堂气氛,或者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从中,语文教师也可以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不断增强自己的反思能力。

忽略偶发事件是另一种课中反思的方法。忽略法就是在偶发事件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采取暂时搁置偶发事件的处理办法。教师这样冷静、淡然的处理办法,能使学生在不动声色中继续投入到课堂中来。

二是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设计

语文教师要及时反思学生的课堂反映情况,通过学生的课堂反应可以直接检验课堂教学的效果。

3.课后反思的方法

“课堂教学后的教学反思,也叫评判性反思,我们平常进行的反思多是这种反思。”在这里,笔者根据课后反思时教师参与的规模,将课后反思划分为课后教师个人反思和课后教师集体反思。下面分别谈谈这两种反思方法。

一是课后教师个人反思方法

在课后,教师可以将课堂上真正实现的教学效果和备课时的教学设计进行比较,及时反思哪些地方需要亟待改进,哪些内容需要查漏补缺。这样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积累,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是课后教师集体反思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集体备课、开课评课等方式进行反思。集体反思要求教师不但要有开放、灵活的思维,还必须给各位教师营造一种民主、合作、互助的环境氛围。

总之,反思是语文教师在职业生涯中经常进行的意识活动,它是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能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而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往往能成为名师。”希望我们的语文教师能在叶教授这富有哲理的话语的指引下,坚持反思,让自己的教师之路越走越远,不断加强自己的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潘丽珍.论教学反思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2]徐智.中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研究[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05.

[3]李红玲.论教学反思[D].山西:山西师范大学,2007.

猜你喜欢
偶发事件专业知识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山西省芮城县 畜牧兽医发展中心开展专业知识大实践活动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专业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方法及思考
妥善处理课堂偶发事件,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效率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
体育教学中偶发事件的处理策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