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体育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2018-01-26 14:05李学俊
山西青年 2018年10期
关键词:体育院校竞技运动员

李学俊

(广东省城市建设高级技工学校,广东 广州 510000)

体育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中重要的一环,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来,当前我国体育职业教育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样也迎来了巨大的挑战。特别是在新形势下,对于体育职业教育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一、当前我国体育职业教育的发展特点

(一)职业教育整体发展迅速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近些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2007年,中职教育的招生总数以及占据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的49%,同时高等职业院校的招生人数达到了283万人,达到了普通高等院校招生人数的50%。从这个数据来看,可以表明我国近几年来的职业教育发展与现代教育结构调整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壮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

(二)体育事业飞速发展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各种类型的体育场馆已经超过了85万座,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了1.03。除此之外,还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不仅提升了自身的身体素质,同时为我国国民健康水平的提升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在国际赛场上,我国的运动员也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乒乓球、跳水、羽毛球等运动项目在国际上占据重要地位。目前体育产业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生产了大量体育产品内销或出口,创造巨额经济利润的同时也使得我国国民生活质量有了较大提升。

(三)体育专业人才匮乏

从目前我国体育行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可以发现体育专业人才较为匮乏。在较为理想的情况下,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配备应当为每千人2-5名,根据我国人口计算,应当需要超过65万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然而,实际的情况却是社会体育指导员极为匮乏,其人才的缺口至少达到了40万。而随着国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于运动与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一定要培养出更多的体育专业人才才能满足国民需求。

二、体育职业教育的作用

(一)推进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进一步加强体育职业教育能够推进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从当前我国拥有的业余体校运动员的数量来看,已经超过了20万人,虽然从绝对数量来看,运动员的人数较多,但是在总人口的占比中却极少[2]。而导致这一问题的发生在于我国传统体院教育模式属于严重的体教分离状态,许多运动员在运动生涯中只是埋头于训练,对于体育理论相关的知识缺乏足够的了解。这就使得许多运动员在退役或者离队后选择转行,对于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人才培养产生了极大阻碍。而在体育职业教育当中,不仅要培养运动员的体育技能,同时还要加强理论以及文化知识的学习,使他们未来能够在体育的道路上取得更好的发展,从而确保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满足社会对于体育人才的增长需求

体育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样能够满足当前我国社会对于体育人才的增长需求。当前,有许多体育竞技学家认为体育竞技在中国有着极大的前景,无论是休闲体育市场还是群体锻炼市场,其潜力都十分巨大。比如说,2008年奥运会的召开,就直接创造了约200万个就业机会。同时,体育相关专业人才在市场上有了极大的竞争力,并且调整了体育产业与体育教育的结果,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解决退役运动员再就业问题

从当前我国运动员退役之后的实际情况来看,会发现就业是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目前,我国每年会有4000-6000名运动员退役,而这些退役运动员当中,有40%的人存在工作难解决的问题。虽然,体育总局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希望能够保障运动员退役后的工作问题,但是成效较为缓慢。而体育职业教育的大力推广,就是要加强运动员的文化素养,并且让运动员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使他们在未来能够从事相关工作,从而提高退役运动员的就业几率,解决退役运动员工作难的问题。

三、新形势下体育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策略

(一)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

在新形势下,要想让体育职业教育取得进一步的改革与发展,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九五”期间,各类体育院校为国家、省市运动队输送了大量优秀竞技体育人才,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体育院校对于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以及人才培养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体育职业教育当中,一定要进一步加强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体育院校需要为运动员创造一个良好的训练与学习环境,这样才能同时提升运动员的竞技技能以及文学素养。除此之外,体育院校还需要进一步扩展招生渠道,吸引更多的学生报考体育院校,培养更多的体育相关人才,从而助力行业的发展,扩充我国体育行业的人才后备队伍。

(二)坚持体教结合的教学方式

想要促进我国体育职业教育进一步的发展,那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体教结合的教学方式[3]。根据当前运动员重训练、轻文化的情况,一定要改善这一问题,坚持体教结合的教学方式,让运动员既能够掌握较强的体育技能,同时还能够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巩固体育理论知识,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运动的综合素养。而体教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从三个方面开始,首先,可以加强体育职业院校与普通院校之间的沟通交流,这样一来就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其次,需要增加体育职业院校的文化课程课时,目前体育职业院校中,文化课程的课时较少,甚至还存在随意占用文化课程进行训练的情况,对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产生了巨大阻碍。因此,一定要增加文化课程的课时,让运动员有充足的文学课程学习时间,这样才能实现真正实现体育职业教育的培养目的。最后,需要提升体育院校中文化课程的教学质量,从当前的情况来看,由于部分体育职业院校缺乏对文化课程教学的重视,导致课堂教学质量较差,无论是教师自身的职业素养还是学校的基础设施都较为缺乏。因此,职业院校一定要重视文化课程教学,认识文化课程教学的重要性,才能让运动员也了解到文化课程学习对于未来发展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坚持面向就业市场

坚持面向就业市场对于体育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有着重要作用。而要做到这一点,可以从三个方面出发。首先,是要构建新的体育职业人才教育新课程体系,根据社会当前的发展需求进行人才的培养,并且优化调整当前的体育职业教育中的教学板块,平衡体育技能训练与文化课程的课时,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其次,要积极发展我国的体育职业市场,为体育人才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最后,体育职业院校需要加强人才派遣工作,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寻找到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同时还能够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育职业教育对于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从我国社会实际的发展状况来看,要想进一步加强体育职业教育,就必须要做到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坚持体教结合的教学方式以及坚持面向就业市场,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帮助学生寻找到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方向,为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杨含光.浅谈新形势下中职学校学生体育课程评价方式改革[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8):111-111.

[2]徐霞.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知识与能力结构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5(17):142-143.

[3]窦光绪.新形势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创新[J].文学教育,2016(6):169-169.

猜你喜欢
体育院校竞技运动员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竞技精神
冬奥会视域下体育院校加强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花与竞技少女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
体育院校(系)在我国体育强国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