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吹笛 鹤背吹箫:论魏新河词

2018-01-28 10:50
泰山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新河词人

马 大 勇

(吉林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寇梦碧《采桑子》云:“小荷才露尖尖角,翠嫩香柔。占断芳洲,怕有蜻蜓立上头。词禅参到芬陀利,无乐无忧。莫莫休休,不见春来怎见秋”,此赠魏新河者。词前小序云:“魏新河小友年甫弱冠,于两宋词家多所寝馈,风格尤近清真、白石。当此举世依傍苏辛,而能不矜才使气,哀乐造端,一归醇雅,独出冠时,夐乎不可及。维素拈诚斋‘小荷才露尖尖角’句为喻,因取为发端,并征社中诸子同作。或曰:‘君欲看杀卫玠耶。’予曰:‘纵被看杀,犹胜活埋’”,末数句极风趣,又足见激赏情。梦碧老人具眼不谬,当时“才露尖尖角”的“小荷”已经“淡晕还殊众,繁英得自然”①,成为当今词坛一面猎猎飞舞之大纛。

一“词禅参到芬陀利”的《秋扇词话》

魏新河(1967—),网名秋扇,河北河间人,毕业于空军飞行学院,空军特级飞行员、教官,大校军衔,故我尝戏以“点将录”体“入云龙”而称之②。新河身在戎伍而性亲风雅,天赋卓绝,学诗词于孔凡章、王蛰堪,学书于启功、王遐举,学画于王叔晖、葛嵒,并曾问学萧劳、缪钺、寇梦碧、吴柏森、刘炳森、欧阳中石等前辈。能融集各大师名家之真传于一身,求之古人,亦罕有其匹,那也难怪寇梦碧、沈轶刘等前辈赞不容口,而恩师孔凡章对其“娇宠”逾恒了③。

新河亦工诗,最擅七绝,有《孤飞云馆诗集》,而对词所用心力远过于诗。《秋扇词》四卷之外,尚著有《秋扇词话》《词林趣话》。《趣话》系撮集古今词坛趣事及自身经历而成,多文献价值而略嫌芜杂,《词话》则可以比较明确觇见其承继“梦碧家法”的主导倾向。如对梦窗、碧山两家的高度肯定:

梦窗词如万花为春,令无数丽字一一生动飞舞,潜气内转,空际翻身,常人所不宜学,唯其字面,骚雅之至,学者可先由此观梦窗。

(五)

《左庵词话》:“张玉田‘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沈昆词‘奈一绳雁影,斜飞点点,又成心字’,周星誉词‘无赖是秋鸿,但写人人,不写人何处’,三词咏雁字名目巧思,皆不落恒蹊”,然尚不如吴梦窗云“山色谁题,楼前有雁斜书”,修辞之能,无出其右。

(五二)

碧山乐府深厚之至,八百年间难得其匹,真词中之圣也。若龙涎香、新月、蝉、牡丹诸作,缠绵忠爱,骚雅清俊,殆欲后无来者,乃复平易近人……学词先由此入,乃为正途。

(四)

花外集六十五首,泰半绝唱,难以为继。

(七一)

初学词最宜读梅溪、碧山词。

(七二)

这里所标举的吴、王两家特质与词史地位,显然是梦碧一派嫡系递传的结果。当然,正如前文所云,梦碧词派也绝不止推尊梦窗、碧山那样狭隘,在此背景下,新河亦多别择。他不仅对白石、梅溪颇致好评,还特别提点出李煜、陈维崧两位。对于李煜,秋扇强调其无人可比的“沈痛伤心”予人特殊的感发哲思效应,所以他说:“后主,词禅也。每览唐宋人词,读毕后主,觉其余诸辈伤春悲秋浑无心情。”[1] (P670)对于陈维崧,则先从“学苏辛”入手,以为能做到“疏荡求淡雅,豪壮求雄浑,审音辨色,运气纵情”者“有清一代,陈其年最为合度”[1](P668),而且还有一段《词话》中篇幅最长的畅论:

《湖海楼词》汪洋恣肆,无美不臻。其用词极新,又每以口语、文语入词,使亲切疏畅间饶庄重高古之致。遣词无不妥贴,极有分寸,为有词以来于醇雅一派之外立疏朗淡雅之楷模。每读《迦陵词》,辄深觉与之暗通呼吸。其年词大多归于淡雅,即其极淡处亦甚经营字句。学此类词必先沈浮于南宋,参以北宋,嗣事博览,始可临习,酝酿郁勃之情,推敲淡雅之辞,而后出之,舍此别无路径……世之填词者起手便学苏辛,不知苏辛字面几无法度,致使选辞全无标准,更无论声色,随意写去,粗率无度,故张玉田云:“词一为情所役,则失其雅正之音矣。”阳羡生实由北宋入南宋,三熏三沐而出者,稼轩初则于字面无所选择,继而恣意发挥,较其年自输规矩,虽其浑化如《贺新郎》《摸鱼儿》亦非无瑕可摘。世皆以二公同途,非尽然也。若论情韵,稼轩满足,其年老辣[1](P681)。

这段文字的出发点在于确认陈髯风格的“疏朗淡雅”,虽与陈氏主调未全合,也的确别具只眼地点出了向不为人留意的这一特殊层面。值得注意的是“每读《迦陵词》,辄深觉与之暗通呼吸”一句,尽管此时还更多于“淡雅”求之,但运用到创作实践中则令自家词风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这是秋扇词一大关捩所在,不可轻忽,后文还当详谈。

本着相对宽阔的视域定位,新河进一步归纳出自己对“词”的基本认知。他说:

诗词之道,性灵、神韵而已。

(八五)

余以词之为物,概言之,要眇宜修;要言之,深婉;质言之,乃探得八字以喻:曰清、曰轻、曰静、曰小、曰平、曰宛、曰曼、曰渺。

(八八)

人非皆可为诗人也,诗人非皆可为词人也。词人者,生而心灵极端敏感,深情厚意,一往沈绵,温柔自溺,终其一生,是故出一词人尤难于诗人也。况蕙风云: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诚哉斯言。

(三一)

性灵神韵、要眇宜修云云还都是比较“老派”的话头,诗人词人之辨则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自古有之的成见。昔年王允皙因人呼之“词人”而不悦,以为自己“独不可为诗人乎”,这是曾遭到陈声聪的讥讽的④,现在魏新河不仅止步于诗人词人并称无别的判断,而是更加鲜明地指出“出一词人,尤难于诗人也”!如此“翻案”不是很能见出“词”和“词人”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分量么?

《秋扇词话》对“词本位”的坚守并不意味着只在“清轻静小,平宛曼渺”的小圈子里打转转,“词外求词”也是他的别有会心之论,因而数数言之: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余深爱此二语,温柔敦厚,哀而不伤,怨而不怒,词之旨也。

(二二)

“萧萧马鸣,悠悠旆旌”,写二小事而军容之整肃威严可见;“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写景而情与之俱,征役之况,岁月之感,胥在言外。小令写景必如是而后妙,不似长调可敷缀见工。

(二四)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词中惜少此种野逸之境,只在象牙塔中讨生活。

(五五)

《诗·蒹葭》一篇,深婉柔厚,凄迷往复,最合词旨。

(五六)

就“词境”的拓宽以及“词人”的储备等多角度言之,上述这些感悟诚然都是深具见地的。尤其值得补充的一点背景是:《秋扇词话》之绝大部分系作者1988年“年甫弱冠”时所作[1] (P657),如此丰盈的理论认识完全可以昭示出秋扇当时的词学造诣,更预示着他未来可能达到的惊人高度。

二、《小梦词》与《小红楼吹笛谱》

魏新河《秋扇词自序》首先自述学词经历云:

予志学之年读白石扬州慢、耆卿雨霖铃,深爱其韵致,自此锐意为之,尤爱白石……十七入空军飞行学院,益力于词,十八问词于津门王蛰堪先生。丁卯冬,载雪诣寇梦碧翁于沽上,梦翁毕生治词,襟怀胸次绝类晋宋间人,于予爱惜之至,奖掖教诲在所多焉,词林亦以天津词派目予。余方羇身细柳,旅食长安,以空军飞行员而事倚声,径庭不情,而予未尝不以词为性命也。

与“出一词人,尤难于诗人”论相比,“以词为性命”是更直接的表白。这就说明,词既非“诗之余事”,更不是侑觞佐酒的点缀,那是可以背负传递“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核心载体。从此意义而言,新河是自唐宋以来诸先贤手里接过了“以词托命”的接力棒的,所以他对《秋扇词》四卷作了充满生命感的庄重安排:

壬申秋寓居湖上……终日而思,颇悟人生之理,自顾所为词,亦频年心血,不忍捐弃……因厘析类次,裒作四集:曰小梦词,瀹茗看花,补题分韵,寄所托也;曰小红楼吹笛谱,煮泪煎愁,分春吊月,绮语债也;曰半楼词,变声写醉,恣墨骋怀,放情语也;曰鹤背吹箫,倚天纵览,抱月长吟,空中景也……自知为天地间废弃之物,过而存之,姑以志悲欢、纪年月云尔。

“颇悟人生之理”、“频年心血”、“志悲欢、纪年月”云云都是对“以词为性命”的呼应,所谓“寄托”、“绮语债”、“放情语”、“空中景”也莫不皆然。词人自己将生命段落切分妥帖,我们也不妨循此路标而观之。

先说《小梦词》。“瀹茗看花,补题分韵”,这样的风雅举止乃古典时代文人的基本配饰,家常便饭,但在极左思潮涤荡席卷以来,久已被当成“毒草”芟薙一空。新河最晚在八十年代中拜入蛰堪门庭时就已经重拾微如一线的风雅传统,与诸多益友良师赓和联唱。对于当代人而言,这当然是一种令人侧目的奢侈了。单看以下词题即有一股清雅气拂拂而来:

《西湖月·壬申暮秋之望,自后湖引舟过苏堤望山桥,以观雷峰、南屏、玉皇诸山,绕三潭而北,入西泠桥,小泊孤山放鹤亭下,秋荷深处,茗坐话旧。抵暮始出里湖,断桥西去,穿跨虹桥以入曲院,维舟待月,小酌行歌,文琴鼓筝,小凤抚琴,予吹笛和之,唱东坡水调,湖山风露,疑非人世,兴尽且醉,载月归去》

《忆旧游·丁丑八月既望携小菱、佩儿约毛谷风先生同访西溪。樊榭此调小序云:“辛丑九月既望,唤艇自西堰桥沿秦亭、法华湾回,以达于河渚”,予亦循其旧迹自松木场、古荡至蒋村河渚。秋芦始花,木叶半脱,群雁初飞,诸峰若翦,景物清绝。蒋村杨杏祥熟谙西溪,导访历代词人祠、秋雪庵、交芦庵、樊榭祠遗迹。其地水路网开,萍藻蕃密,大小池沼,百十莫数,夹岸回曲,竹树弥望。田人出事,必以小舟,时见三五出没于菱花柳丝间,亦一乐也。朅来西溪,相羊名胜旧游地,亦此生词缘也,他年有分,吾将买宅终老焉。嗣至留下,小酌酒肆,追和樊榭老仙》

序文之清美可直追白石樊榭,自不待言,还应该看到,在这些同游酬唱、寻幽访古之中,南宋姜、周以迄康乾朱、厉直至晚清民国诸贤的这一条“词脉”显然是接续得血肉充盈的,更何况词亦绝多佳作?如《一丛花·勿忘我。石窗词丈征和》:

伤情生怕听花名,仿佛旧叮咛。三花两蕊无多态,两三花、也恁娉婷。人不忘卿,卿能忘我,卿我互相凭。倾心原不在倾城,相对诉心声。余生有分应重见,怕重见、帘底盈盈。新月下时,闲愁起处,清梦抱银瓶。

勿忘我为爱情之花,然其名晚出,罕见诗词咏之者⑤。“伤情生怕听花名,仿佛旧叮咛”、“人不忘卿,卿能忘我”,以词课之属而回肠荡气若此,非才情两美不能办,断可为秋扇言情篇什之能品。至于《浣溪纱·新月》更是咏物之神品:

初一潜形初二痕,初三初四小眉新。可怜初五半樱唇。甚底无情多照你,都应有意不看人。这番销尽剩余魂。

“新月”亦咏物常题,而古来未见自初一一气写到初五者,加之下片全用口语,天籁横溢,尤增新巧灵动,纳兰、蕙风见之亦当避席。新河身在北地而魂系江南,梦寐最在杭州,集中《西湖竹枝》组词多达一百零三首,可谓形形色色、微细备至地展现了那分“瀹茗看花”的风雅身姿,篇幅所限,仅能略尝其味而已:

砚几沉沦梦亦荒,红尘暂避此江乡。从容小坐湖西岸,领略秋来一味凉。《丁丑七月疗养杭州,廿七日薄暮湖上纳凉,小坐刘庄北麓,隔堤望市景,万灯入水,上下空明。》

千年事隔万重纱,莫问钱塘苏小家。怅望西泠松柏下,秋风吹谢白荷花。《苏小小墓旧在西泠桥北肩,今唯余慕才亭焉,独步至此,感吟成句。》

西南山色厌逢迎,一见诗人便有情。故弄琴声留我住,飞来峰下冷泉亭。《诣灵隐寺登飞来峰小坐冷泉亭。》

《竹枝》曰诗曰词,尚在纷纭中。窃以为归乎词者,大抵取其语致清圆摇曳。此三首即如此,底里仍是新河独擅的绝句手段。山水风景之助词人如此,而如此妙句不也更助山水风景之清嘉么?

与《小梦词》相比,专写风怀的《小红楼吹笛谱》主题更为集中,情感尤其真挚,时近纳兰手笔。如《昭君怨·春尽前三日过北洼空军医院》:“春水弯弯门户,闻道彩云曾住。当日住东门,住西门。试向花儿借问,问讯那年音信。知是问桃花,问杨花”,怅惘无极,大可视为词体之《题城南庄》,而桃花、杨花皆有轻薄意,其中包涵的隐隐怨怼使得情感层次更加丰富。《诉衷情》之怅惘不及《昭君怨》,而空灵似有过之:

应怜明月者回残,圆夜记同看。都因那日湖上,有两个,橹枝闲。山挂黛,水拖蓝,两无言。一番滋味,没个人知,愰似前年。

新河少年多才,风流情性,浪漫事所在多有,所谓“门不二,法无边,可堪情字太相关”、“自许痴情第一人”是也⑥。《减兰》一组五首,所咏似非一人,其中寥寥几笔勾画出的这个女子可谓鲜活可喜:

轻时素面,况复聪明工计算。剗袜香阶,银甲新修小小鞋。垂云一缕,酒酽宵深翻不语。衣摆轻分,叠损桃花在绣裙。

《定风波·依秋体十日词之一》或者可以作为“煮泪煎愁,分春吊月”之“绮语债”的“总结陈词”:

第一风华属谢娘,小词一卷误萧郎。心比玲珑千佛洞,能种,菩提树与紫丁香。忧思沉沉沉似汞,多重,这回压断旧疏狂。剩有今生辛苦果,和我,和风和雨品凄凉。

笔轻而情重,语浅而心苦,“心比”数句、“剩有”数句,其妙不可言,言情至此,真绝技也!

三、《半楼词》与《鹤背吹箫》

“瀹茗看花”、“分春吊月”只是秋扇词人的一个侧面,早在弱冠所作《词话》中,魏新河就已经表达了对陈维崧的心仪瓣香之意,迨近年《秋扇词》成集,他更明确宣称:“昔年为词多习南宋,近岁转爱陈其年。”[2] (P6)陈髯的雄奇霸悍、慷慨悲凉为秋扇“放情语”的《半楼词》与“空中景”的《鹤背吹箫》提供了绝佳的范式与舞台。首先可读《摸鱼子》,词前有长序,略谓咸阳市上有鬻螽斯(即俗谓蝈蝈)者,因置二头,归悬户下。移时,雌者暴死,雄者亦不复鸣,至夜自撞扑而毙。因取元遗山雁丘调,拟迦陵体而赋之:

旧家国、顿时抛却,茫茫谁念生死。两三声叫凄凉甚,能把断魂招起。千万里。也则为、主人家室谋生计。朋曹剩几。对着个空笼,灯儿惨淡,勾起许多事。吾和汝,同是天涯客子。江湖风雨中耳。可怜一对双飞伴,死在异乡他地。君已矣。我还在、沉浮世事追名利。悲欢似此。待诉与苍天,苍天不语,我自泪如洗。

元好问雁丘词乃千古绝唱,一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几乎成了中国最富感性与哲理意味的咏叹,此后追和者虽指不胜屈,而真得神髓者寥寥。秋扇此篇自小题目而涉笔“旧家国、顿时抛却,茫茫谁念生死”的大命题,极腾挪变幻之奇,合稼轩、遗山、迦陵为一手,所谓“风流能拍古人肩”者,本篇足以当之。

《秋扇词》致敬湖海楼者甚多,如《浣溪纱·亳村访湖海楼遗迹》云:“一绺山鬟引旧踪,小村都在苇花中。那时消息石桥东。河水无声听足迹,人情有史属髯翁。百年歌哭为谁雄。”全篇重在“访”字,末句始点出陈髯风神,笔势摇曳一如柳枝纷披。更直接放笔礼拜并引起词坛广泛赓和的是《贺新郎·腊月五日为予生日,次日即陈其年生辰,忆沙孟海尝为彊邨老人镌“前竹垞一月生”印,拟治“先其年一日生”印,亦奇缘也,用其年访万红友原韵》一首:

客逐西风去。想当初、中原唱罢,大河横渡。下拜词坛王霸手,目断荆溪烟浦。一路上、悲歌谁与。四百年来无人继,白眼看、世上呆儿女。曾几梦、共帆橹。髯翁铁笔空今古。五千年、堂堂中国,英雄可数。我幸先公生一日,忝似奇情万缕。正满眼、苍生无处。肉食者居人民半,算两朝、未可同时语。公在日,少风雨。

“词坛王霸手”、“铁笔空今古”,评骘迦陵,亦应有之义,而下片后半忽接“正满眼、苍生无处”云云,则“先其年生一日”之“我”亦栩栩如生矣,词最动人处在此,与迦陵题赠苏昆生之煞拍“我亦是,中年后”同妙。据《秋扇词》本篇后附,同时和者即有王蛰堪、刘梦芙、曹长河、熊东遨、郑雪峰、段晓华等十二家,词十三首[2] (P135-139),如此规模的呼应联吟显然是在当代词坛鼓荡起了一股浓烈的“迦陵风”的。

以“迦陵风”为中心的《半楼词》篇章不多而佳作极夥,若《满江红·三十六初度被酒作》中“万象随身天亦客,半生走马风吹雨”、“韩信将军功若狗,景升儿子多于鼠”,若《沁园春·四五生辰感怀》中“我若无情,我若如人,我若再来。把平生涕泪,还君洗恨;诸天欢喜,与汝为怀……沉埋万古奇哀。问宇宙、茫茫孰与侪”等句,其意态雄杰奇纵之处,真可起迦陵地下,相视而笑。《贺新郎》是陈维崧的标志性词调,除生日一篇外,《志强先生有戒吟之语,戏作代柬》寓肮脏不平之气于谐趣跌宕之中,亦最得迦陵风神:

敬启先生者。自前时,薄言封笔,岂其真也。一脉风骚公辈事,舍子谁堪凭借。况笔阵、能教公怕。七步八叉文思敏,更掣鲸、碧海扶风雅。群众怒,信难惹。床头抱恙堪惊讶。近些时,小词娱乐,竟难厮耍。就说曩时三百首,俱是闲闲笑骂。最可笑、无干风化。多病多年吾已惯,辱频施、书简常牵挂。河顿首,再三谢。

历来所谓“戏作”大抵并不“戏”,盖圭角芒刺驱除难尽之另一形态也,故也常多佳作。本篇自“一脉”以下,句句皆含讽意,“就说曩时三百首,俱是闲闲笑骂。最可笑、无干风化”数句最为滑稽,也最犀利,嬉怒笑骂,真可谓“放情语”也。

当然还不能不特别提及魏新河以迦陵笔调挥洒于星河之间的“飞行词”。所谓“鹤背吹箫”,在旁人或为游仙梦幻之想,在《秋扇词》中则是得“天”独厚的“独门绝技”⑦。“知今古、几人似我,云上传情”⑧,得益于现代科技之助力,加之特定的职业背景,这一辑《鹤背吹箫》虽只“是全集的一小部分,但从品质上讲,这无疑是他的作品中乃至当今词坛上最重要的一部分”[2] (P160)。不妨先看几首:

白云高处生涯,人间万象一低首。翻身北去,日轮居左,月轮居右。一线横陈,对开天地,双襟无钮。便消磨万古,今朝任我,乱星里,悠然走。放眼世间无物,小尘寰、地衣微皱。就中唯见,百川如网,乱山如豆。千古难移,一青未了,入吾双袖。正苍茫万丈,秦时落照,下昭陵后。

《水龙吟·黄昏飞越十八陵》

风雪灞桥头,驴背吟诗孰与俦。我在云端翻旧谱,箜篌,听取仙人十二楼。河汉水西流,待把诗囊括斗牛。携得精芒十万丈,归休,要把光明散九州。

《南乡子·雪中飞过灞水》

天何为者,是轻清一片,支之无物。四顾苍苍无际色,欲问呵之无壁。嵌月涵星,更年易代,几阵风和雪。穹庐兼覆,此间曾有人杰。猜想天外诸天,运行千载后,何生何发。大卵同行,应不外终结,归于消灭。小若吾生,两间存一粟,渺如毫发。临风长叹,永恒唯有明月。

《念奴娇·夜航进场后,气象台忽报航线上有危险天气,推迟起飞……仰观星月,心意茫茫,有万古之思。作此阕,用坡翁赤壁怀古韵》

四望真天矣。扑双眸,九重之上,混茫云气。天盖左旋如转毂,十万明星如粒。那辨得、何星为地。河汉向西流万古,算人生、一霎等蝼蚁。空费我,百年泪。当年盘古浑多事,一挥间,太初万象,至今如此。试问青天真可老,再问地真能已。三问我、安无悲喜。四问蒸黎安富足,五问人、寿数安无止。持此惑,达天耳。

《贺新郎·天半放歌》

以上四阕前二首重在“人间万象一低首”、“我在云端翻旧谱”的宏阔气象,后二首则重在“天何为者”、“持此惑,达天耳”之类基于对宇宙形象感知的种种哲思。二者“高亢沉潜,两极其妙。灵心所运,妙绪纷呈”[2] (P163),各有激荡人心处,而玄想求索之魅力显然更胜一筹,开古今人笔下未有之新局面。末首《贺新郎》以“微缩”《天问》手段连下一气五问,尤为创格,也为典范。

《卖花声·去志既决,赋此作别云天,空中传恨,将复不再》一首当作于退出一线飞行任务之前,铁翼翱翔之穿梭自在将同烂漫青春一道挥别,确乎难免“空中传恨”的惘然,然而能将韶华播洒于银汉繁星之中,古今诗人恐仅此一人耳,思此当为长笑而无“恨”,可以录此为《秋扇词》作结:

重入旧苍穹,检点前踪。大千回首老鸿蒙。挥手浮云千万里,泪洒长空。二十五年中,抱月怀风。人间天上与谁同。河水清涟星灿烂,曾照孤衷。

自以上盘点完全可以看出,魏新河不徒为网络词坛之巨擘,在近百年词史上,他也是以多元化的卓绝造诣越轶了“天津词派”门庭,书写下了斑斓特异的一笔的。

[注释]

①姚合《和李补阙曲江看莲花》。

②见拙编《网络诗词三十家》秋扇小传,未刊稿。

③据郑雪峰《回忆孔凡章先生》,孔门弟子中魏新河“最得骄宠”。自魏氏《还斋琐忆·如此门生黑一堆》条可大抵得其仿佛,其文略谓:新河尝不修边幅,经旬不沐,且图便利,常著黑色衬衣,凡章遂有诗词一组戏之,警句如“绛帷有幸添高足,黑布无辜作内衣。妙处在穿三百日,旁人难见一分泥”、“庾郎未赋先愁绝,鬓云欲度双腮黑。暝色入君头,教人愁上愁”、“如此门生黑一堆,尧章发怒自徘徊。无颜再过松陵路,跳入西湖永不回”等,诙谐略同启功,足为20世纪诗词添一段佳话。网文。

④论清民之际八闽词坛曾谈及此事,陈声聪评曰:“吾意诗人比词人究竟能高多少,此等分别,亦甚无谓。”

⑤此前惟陈小翠以《声声慢》咏之。词云:“问谁曾识,恨叶情根,神光如此芳洁。开到高秋,不似杨花飘忽。死死生生哀怨,共江潮、夜深呜咽。向月下,悄归来,化作蛮花幽绝。 往事渔娃能说。认凄馨几点,泪痕凝结。抱柱千年,守到相思重活。长忆一枝遥赠,拚为尔、形销影灭。肠断了,待从今忘也,怎生忘得?”

⑥“门不二”句系新河《鹧鸪天·和东遨燕婷酬智妙见访原韵》中语,“自许”句系《浣溪沙·自题小红楼吹笛谱》中语。其《还斋琐忆·与君情意有同钟》条可提供一证:“92年我在杭州疗养时,认识了三个女孩子。一个叫文琴,擅古琴。一个叫小风,擅古筝。一个叫小燕,通音乐、擅歌唱……中秋夜,我们一起刺小舟、载酒肴、泛西湖……我作《西湖月》词记之,大家玩得很尽兴。离开杭州,我就进京去见(孔凡章)先生,先生一口咬定我沾花惹草,恰好这天那几个女孩来电话……我放下电话进到书房时,先生说:‘你打电话时,我作了四首诗送你’……《闻人打长途电话有感》:……三、太上忘情似醉酣,公然情话再而三。而今把柄归吾手,一本长安定要参。四、文绮湘琴艳可夸,孤山梅屿正初花。隔房二老浑无事,只觉浑身肉欲麻。”

⑦郑雪峰《我在云端翻旧谱——简说魏新河的飞行题材词》,《秋扇词》后附,页160。

⑧魏新河《平韵满江红》(鸣鹤冲天)。

[参考文献]

[1]王翼奇,等. 当代诗词丛话[M].刘梦芙编校. 合肥:黄山书社,2009.

[2]魏新河. 秋扇词[M].合肥:黄山书社,2009.

猜你喜欢
新河词人
新河大桥健康监测系统设计与数据分析
河北新河:传统手工挂面成致富新动能
词人的职业
河北新河:造血式产业扶贫拔穷根
《浮世清欢,岁月安好》
孤馆寒窗夜无寐
林逋梅妻鹤子
浣溪纱 新月
洙赵新河扩大治理环境影响分析
诗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