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庙建筑群的文化及保护措施研究

2018-01-28 10:50卢晓莉贾鲁音
泰山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中轴线建筑群碑刻

卢晓莉,贾鲁音

(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

文化是一个极其宽泛的概念,要准确而严格地给它下一个定义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据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定义至少在二百种以上。多数学者认为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岱庙建筑群中所蕴含的泰山文化亦可以分为这三个层次。

一、岱庙古建筑群的物质文化

泰山,五岳之首,中国首个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有“天下第一山”之称。岱庙,因泰山而得名,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是古代帝王封禅泰山、祭祀泰山神的重要场所。岱庙在泰山历史文化中所处的地位,是其他任何建筑都无法比拟的。岱庙建筑群中的物质文化主要包括建筑文化、碑刻文化、园林文化三个方面。

(一)建筑文化

岱庙建筑群的建筑文化主要受岱庙的地位、封建礼制以及宗教等方面的影响。岱庙建筑群规模宏大,整个岱庙建筑群以天贶殿为中心,分前后两部分,就像皇宫中的“前朝后寝”。天贶殿是供奉泰山神的大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按照帝王的“九五”之制设计,大殿内部明间神龛上部及一二次间上部设有方形藻井五口,大殿屋顶采用的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形制最高的重檐庑殿顶,从天贶殿的规制中可以看出岱庙举足轻重的地位。另外,岱庙中所用的金黄色琉璃瓦、金琢墨石碾玉旋子彩画、红色的立柱和门窗、白色的台基、深青色的地面体现出岱庙至高无上的地位。

礼制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内容,尊卑有着严格的等级秩序,岱庙的主体建筑在中轴线上依次排开,无论开间、进深、高度还是装饰色彩,均比中轴线以外的建筑讲究。中轴线上的建筑都体量大,竖向高,黄琉璃瓦覆顶,中轴线以外的建筑都体量小,高度低,青砖灰瓦。就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来说,也有差别。主殿天贶殿,面阔九间,屋顶为重檐庑殿顶,级别最高。后寝宫面阔五间,屋顶为单檐歇山顶,低一个等级。配天门、仁安门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为门的形式,又低一个等级。这种严谨的空间序列和装饰等级、对称的空间布局,展现出了严肃、庄重、谨慎、层序分明的儒学礼法,反映出了尊卑有别、等级分明的思想观念。

道教是我国固有的原生宗教形态,岱庙是道教对泰山文化的影响中表现得最淋漓尽致的一处庙宇。天贶殿中所供奉的是“泰山神”,泰山神是道家学说的神话人物,天贶殿的东、北、西三面墙壁上绘有巨幅壁画,名为《泰山神启跸回銮图》,它是我国现存的以道教为题材的壁画中的经典,在道教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泰山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学说对岱庙建筑群的空间布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岱庙中轴线上的建筑和院落都是为满足宗教活动而建造的,而中轴线两侧的附属建筑和院落,大多是为了生产和生活而设,体现了道教所宣扬的“出世”、“入世”的思想理念。

岱庙建筑群中的佛教不如道教和儒教表现的抢眼,但也有所体现。如主体建筑天贶殿的台基基座为须弥座,岱庙中轴线上的建筑多处门前有狮子,佛被称为“人中狮子”。因此,岱庙中各种狮子的使用及岱庙出土的唐代莲花纹瓦当、莲花柱础、宋代妙音鸟等装饰物品,都带有非常浓厚的佛教文化色彩。

(二)碑刻文化

自从有了文字,便有了铭文碑刻,岱庙现存的秦以来历代古碑200余通,加上新中国成立后陆续刻立、迁入的碑刻,岱庙内现共存碑刻300余通,可谓碑碣林立,是中国三大书法碑林之一。这些碑刻上至秦,下迄民国,跨越之大,实属难得。这些碑刻或佐证历史,或点景抒情,或寓理成趣,记载了泰山文化的历史变迁,也丰富了泰山的文化内涵。

立于东御座的秦二世诏书石刻,是现存中国最为古老的文字石刻之一,由秦丞相、书法家李斯亲笔所书,原有222字,现仅存10个残字,结体严谨,庄重凝练,似乎使人能感受到秦统一天下的气势,是秦王朝“书同文”的实物例证,是书法文字的稀世珍宝。此外还有汉代隶书风格的《衡方碑》《张迁碑》,晋代三大丰碑之一的《孙夫人碑》,形制特异的《双束碑》等碑碣,都是岱庙碑林中著名的碑刻。岱庙里还有大大小小的龟驮碑,记载了各个时期岱庙的发展变化,其中最著名的为宣和碑,号称“山东第一大龟”[1]。

碑刻题记是中国古代记载史实、保存和传播文化的独特载体,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岱庙碑林从其文献价值看,岱庙现存碑刻不仅是考察泰山地区的原始文献资料,亦是考察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文献资料;从其书法价值看,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佳作迭出,体现了书法演变的历史,有着极高的观赏价值。碑石林立既见证了历朝历代对泰山的尊崇,也见证了岱庙的发展,同时给岱庙建筑群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三)园林文化

古树名木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是中华文化的象征,是历史留给后人的无价珍宝。古树名木是一座城市的历史文脉,是一座城市发展的重要见证,更是一座城市的品味象征。岱庙内有古树名木300余株,这些古树名木也给岱庙带来了八大植物奇景[2]。唐槐园内原有一株唐槐高大茂盛,蔽荫亩许,后逐渐衰枯,后人在枯槐内植一小槐,俗称“唐槐抱子”,体现了一种“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母爱精神。汉柏园内有一株双干并立、凌空比秀的柏树,十一次来泰山的乾隆皇帝就被其折服并赋诗作图以赞,这株柏树就是八次来泰山的汉武帝所植的连理柏。还有一株已经枯死的柏树躯体以顺时针方向拧扭盘旋而上,文理清晰,质感细腻,尤为奇特,俗称“宁死不屈”树[3]。这些古树名木所折射出的正是中华文化中所弘扬的传统美德。

二、岱庙古建筑群的制度文化

所谓制度,它反映的是人们在参与社会活动时,为了调节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时,逐渐产生的一些行为准则,而这些准则一旦形成,便成为制约人们行为的依据,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制度文化对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和影响,同时制度文化也通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表现出来。

岱庙建筑群的规制和色彩的运用以及空间布局就是制度文化的一部分。岱庙目前“俨若王者居”的宏大规模,“九五之制”的天贶殿是在历代帝王封禅过程中不断完善形成的,体现出历代帝王对泰山神的崇拜,对泰山的重视。建筑色彩等级制度亦是封建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朝历代对色彩的运用都有严格的规定。自西周就提出了青、赤、黄、白、黑五种正色,并以正色为尊。其中黄色是中国人最推崇的颜色,黄色在五行中对应的是“土”,被形容为“真龙天子”。自唐朝起黄色就成为皇家的专用色,成为封建王朝权利的象征。明清时期色彩的使用有了明确的规定,黄琉璃瓦只允许用于皇帝的寝宫、陵墓及奉旨兴建的坛庙中。空间布局上,岱庙建筑群是以遥参亭为前导,以天贶殿和仁安门以及环廊组成的院落为中心主体,这种空间布局与古代的祭祀制度密切相关。据史料记载,历代帝王祭拜泰山时都要先在遥参亭举行简单的仪式,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后才能到天贶殿举行祭祀大典。因此,岱庙建筑群中主要供祭祀用的建筑排列在中轴线上,与祭祀有关的院落排列在中轴线两侧,主要用于居住和存放祭祀物品,这种空间安排正是祭祀制度的体现。

三、岱庙古建筑群的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人们在从事物质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意识形态,表现为人们的情感、情操、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是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的升华,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岱庙建筑群中物与景的完美结合体现了人们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体现出人们的礼仪思想、宗法观念和儒家伦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天人合一”的精神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就是人和自然相互融合,并成为和谐的整体;体现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就是寻求个体人格和伦理社会的和谐。“天人合一”简言之即和谐。和谐贯穿于整个岱庙的发展过程,贯穿于整个泰山文化的发展过程,亦贯穿于整个古代文化思想的发展全过程,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源,也正好与我们当下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谋而合。

四、岱庙建筑群现存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岱庙建筑群作为泰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受到重视,但其现状却不容乐观。岱庙建筑群的四周空间局促,没有统一规划,周边建筑风格杂乱无章,与岱庙的景观风貌极不和谐,严重损害了岱庙的形象和地位,甚至出现了游泰山不入岱庙的现象。

为弘扬泰山文化,提升岱庙地位,现提出几点建议:

1.将岱庙内的所有古迹进行排查和评估,对于保存状况比较好的古迹加以保护,使其能更久远地传承下去。而对于破损比较严重的古迹应加以修复,在修复时要遵循“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则,修复和补缺的部分应与原有部分形成整体,保持景观上的和谐一致,且不能降低它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信息价值。

2.加强宣传,以泰山文化为契入点,宣传岱庙在整个泰山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丰富岱庙的文化内涵,打造岱庙的文化形象。可以开发一些岱庙专属旅游产品如岱庙微缩模型、碑刻复制品等,这样既可以起到宣传岱庙的作用又可以提高岱庙的经济效益。

3.提升岱庙的服务质量,完善旅游接待设施和配套功能,丰富旅游产品,激发游客产生二次旅游动机。借助互联网技术,建立岱庙旅游信息服务系统,信息周全的网站,自助式终端,进一步提高岱庙的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陶莉.岱庙碑刻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15.

[2]韩惠生.古典园林建筑的继承与发展[J].古建园林技术,1998,(1):44-50.

[3]金荷仙.寺庙园林植物造景特色[J].中国园林,2004,(12):50-56.

猜你喜欢
中轴线建筑群碑刻
“畅读中轴线 最爱北京城”东方少年领读者培养计划启动
南头古城数字展厅建筑群
首付10万起! 做广州业主!坐拥中轴线+名校资源+三大商圈!
碑刻
探秘布列斯特要塞建筑群
明清豫西北戏曲碑刻所见的“会”与“会首”
金代“舞亭”碑刻的新发现
袖珍公园——高密度建筑群与户外公共空间矛盾的良药
中轴线 古老北京的文化坐标(五)
浅谈土压平衡盾构下穿密集建筑群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