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由仁出”方为美

2018-01-29 06:56
江苏教育 2018年70期
关键词:仁心仁者校训

“智由仁出”是我协助王笑梅校长,为她“治下”的一所新学校——南通市通州区南山湖小学设计学校文化建设方案过程中所拟的一则校训。语出朱熹《训蒙诗》:“义兼礼智由仁出,接物当先主以仁。”以此为校训,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名字中有“南山湖”三字,有山有水,自然会想到要做“山水文化”,而孔子有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潺潺溪水常从山谷间流出,此一意境亦可隐喻“智由仁出”之理。朱熹的诗句被从中截断,但并未损害原意,如此一来,这则校训周应了许多元素,譬如校名、景观意象、中国古代两位先圣的言语与思想,以及当下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等等。校训由我拟出,由笑梅校长和学校班子最终“拍板”,我所做的充其量只是一种“文字工作”;而在她(他们)那里,却是一种价值认同、思想确证和精神共鸣。

是的,这是一种共鸣,笑梅校长及其团队,乃至全体教职员工,其全部教育、办学和管理智慧,无一不由仁而出:有他们这些“人”所坚守、秉持、光大和传扬的“仁”,才有他们的把学校从优秀带往卓越、从辉煌引向更大辉煌的大智大慧!笑梅和团队成员不懈追求美的教育,执着践行“生命美育”。他们所追求的美,所践行的美育,所达成的美境,无一不因了她“领袖群伦”的聪慧,因了她的团队紧步其后而又一起前行的智慧,而说到底,则因了她在一切教育行为、管理实践、人际相处、为人处世等各方面所蕴含、所表现、所辐射的“仁”的精神,正是这样的精神,才使他们成了教育智慧的化身;进而由这样的智慧走向为席勒所称扬的世道社会的第三个(也是最高境界的)“国度”,即“审美国度”,或者说,走向了一种美的化境。

——是“仁师”,才能是“仁长(仁爱的校长)”。

笑梅与儿童的交往,她在儿童世界里的每一个行为都是“宅心仁厚”的,都是对“仁”字的生动注脚。我从通州实小陈钰枢老师(也是我的一位徒弟)那里听来一件事:笑梅曾公派赴美学习一段时间,回来后她在学校报告厅给一个年级的学生们讲“赴美见闻”,不巧的是,陈老师所在班那天恰好有其他活动相冲突,不能“躬逢其盛”。陈老师和笑梅说起学生们的心头之憾,笑梅随即决定给这个班补上一课。孩子们的感动无以言表,他们在校长的“赴美见闻”中学到不少,想得很多,并且生发了一场有深度、有意义的交流与对话。陈老师则围绕这些做了一个持续两周的微型课程,涵括了许多与美国社会、与人际情感等有关的内容和因素,一个无意中留下的遗憾却成就了一份独特的美好。笑梅的仁心固然可嘉,而陈老师让憾事变成故事、成就美好的课程意识和课程行动也让我感佩。很显然,这样的意识和行动是从校长那里学来真经、获得真传的,是笑梅的仁心爱意惠及学校教育生活中的每一个分子,让大家“学仁得仁”,进而成为内心闪耀人性光泽的“仁者”。

——是“仁长”,就要把促进教师的发展作为最重要的“己任”,助成教师方为“仁”。

至于笑梅是如何以最大的善意面向每一位教师个体的,那自然有无数个动人的故事或平凡的细节去诠释。而我“念兹在兹”“耿耿于怀”的一点是,她做“教师学习行动的首席官”,带领大家一起读书、思考、研究与发展。我多次和笑梅说,做通州实小的教师是最“安全”的,安全才能幸福;而一种显著的“安全性”在于,鼓励教师不择时、不择地读书学习。这样的教师在另一种教育生境中是有可能被讥为“书呆子”的,这里却不然,一位被我笑称为“不在读书,就在取书路上”的教师在她的带动和培养下,成长得十分迅速,拔节得非常强劲,现已成为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在外人看来,这样的教师好像有点不通世故,而在通州实小,为学生幸福成长、为教育和谐发展而快乐学习、踏实工作就是最大也最重要的“世故”,只要做到或努力做到这些,你就有足够宽敞、足够优裕的心灵自由和成长空间。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立己达己是自爱,立人达人即为仁,笑梅面向教师群体的“仁”表现为政治上的关心、生活上的体贴、言谈交往上的温婉雅致和表里如一,也表现为将教师专业的发展当作自我“第一要务”的“生命尊重”和“管理自觉”。让教师获得最大的专业“红利”,这是新时代校长最迷人的“仁者风范”。

——还要造就一个“仁长”的群体,让“人人得仁”,这是校长面对的一道“管理必答题”。

仅有校长一人之仁,这样的仁可谓是“孤家寡仁”,它走不远。其一,他(她)处在不仁者的“包抄”之下,多少会改变自我、销蚀仁心的;其二,如果他(她)的仁对周边人(特别是班子成员)没有影响,难以带动,那么这种仁本身就不具有彻底性,抑或不是“真仁”。笑梅在这道“必答题”上无疑获得满分,班子的每一个成员都在不时地释放个人乃至群体暖暖的“仁意”,而在彼此之间,也是这样的“仁意”把大家紧紧地黏合在一起,合成一种为共同事业夯基固本的“合金”。班子同心,其利断金,这里可说道的太多太多,而九九归一,其根子就在于一个“仁”字,或者说在于一个“德”字。“仁者,人也”,“德者,得也”,有这样的“仁”,人们才能抱团发展;有这样的“德”,人们也才能有所获得,并有“获得感”。

——传导“仁”的力量,使更多人、更多学校一起来分享,共同去成长,使一己之仁成为一种“大仁”。“求仁得仁”,有教育家梦想的校长理应“求”与“得”这样的“大仁”。

笑梅是芳韵远播的名校长、名教师,通州实小也因为她,因为她的团队以及紧随其后的一群人而日益成为一所内有底蕴、外有魅力的华夏名校,来此取经或请笑梅团队前往“传道”的学校越来越多。笑梅从不保守,竭尽所能,无私奉献,结识了天下无数校长同仁,结交了国内很多各类学校。对于其他优质名校,她努力学习,转为我用;对于相对薄弱小学,她总是热情提携,助推发展,因为她和团队的智慧支持,不少学校实现了弱校崛起,也使通州实小的影响指数不断提升,无形中在更大范围内形成了一个虚拟、不紧密然而却有很强一致性和凝聚力的教育联盟:笑梅及其团队的“教育之仁”已然超越区域,而走向更大范围、更广疆域,这正是一个教育理想者的职业愿景,也是一个教育追梦人的精神向往,当这些愿景和向往都成为现实时,笑梅就像一枝“俏也不争春”的梅花,“她在丛中笑”……

著名美学家蒋勋说,仁心就像“果仁”一样,是果子内核之中最柔软的部分。是的,教育仁心就是这一颗“果仁”,它柔柔的、润润的,却有着无限的生命力,是教育生命的发祥之处。笑梅的教育人生之书中写着许许多多耐人寻味的文字,我以为,其中最璀璨光亮也最有生长力的就是这个“仁”字。我曾给海门能仁小学设计学校教育文化理念,我所拟定并被大家确定的是六个字:“能行快,仁行远。”唯仁者才能行稳致远,这又何止于是对能仁小学办学理念的一种表达,它也是对笑梅以及像她一样以教育为一生大事、乐事的校长们共同行为方式的一种刻画与礼赞,也是一种期待与祝愿。

猜你喜欢
仁心仁者校训
校训展示墙
成宏:妙手不负悬壶志,仁者长怀济世心
校训展示墙
仁者爱人
中国少年仁心大
医者仁心,谱写浓浓“山水情”
用责任和担当诠释“医者仁心”
体现“亲爱精诚”校训的三件往事
任正非捐款前先捐“校训”
烈火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