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成功教育”在课堂中的脉络

2018-01-29 21:40姚海军
小学科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成功感电子琴差生

◇姚海军

“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快乐”是成功教育的主旨,也是中澳音乐教育实验的目标。笔者所在的学校曾有幸作为实验学校参与实验项目,多年来,笔者有意识地在中澳音乐教育实验中找寻着“成功教育”理论的脉络,终于有所悟,有所得。

一、“成功教育”理论在“实验”目标中的体现

从知识目标来看,电子琴教学是为了让每个学生在弹弹、唱唱、说说、演演后逐步掌握电子琴的音色、音质、音高、音强,并学习相应的乐理知识以达到触类旁通之效果。

从技能目标来看,电子琴教学是为了让每个学生在讲讲、练练、演演中接受不同成功目标,得到充分的自由发展,并在追求的过程中不断获得乐趣。通过“眼看(旋律)”,“指动(指法)”“口动(唱歌)”来提高学生识谱、记谱、视唱和视奏等一系列音乐能力。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敏捷的反应能力,又提高了学生专一认真和有条不紊的良好心理素质。

从情感目标来看,电子琴教学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通过听听、评评、议议将成功感融合于电子琴学习的情趣中,由此培养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优良个性:自信心,积极性、创造性;并使学生充满喜悦、热情,且在学习弹奏过程中使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形成一种互帮互助、实现共同成功的伙伴关系,促使良好的学习氛围的形成。

二、“成功教育”在“实验”层次中的体现

“成功教育”是让每位学生在依据他们各自不同需要的情况下,获得各不相同的成功。这是一种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的成功。这种成功的多样性,来源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第一,对于原来的所谓差生,我在教学中采用灵活使用教材降低要求的办法来鼓励他们。如:在实验教材中有好多曲子都是以多声部合奏的形式出现的,其实,这每个声部既有和声的功能,又有程度的差异,各个声部适宜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来演奏。对于学习上的差生,我给他们的任务是其中较容易的声部,有时只有几个对位低音。通过这种按能力分配学习任务的形式将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有机地团结在一起,让他们感受到成功随时相伴在他们左右,并以此确立学习上的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获得“前进性的成功”的快乐感。

第二,对于大多数学生,他们符合正常的学习水平,因此,我在教学中运用一般要求鼓励他们。弹奏的是乐曲的正常旋律或偏难的填充声部,但情绪要求则进一步,技巧要求也更难一些。由此而获得的成功感能激发他们更加努力地去学习,并不断迸发出成功的火花,使学习情绪越来越高涨,自信心越来越强,这样的要求,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也就获得了“达标性成功”。

第三,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来说,他们不但能很轻松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弹奏任务,且还将弹奏电子琴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已有了极大的兴趣和自信心。对于这类学生我就抓住他们的信心和兴趣,除了要求他们完成课上的弹奏任务外,还为他们提供一些难度较大的乐曲或原来正常乐曲的变奏,使他们通过努力获得“发展性的成功”。

三、“成功教育”在“实验”辅导中的体现

中澳电子琴教学中在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方面能清晰地体现出“成功教育”理论的极大指导价值。

第一,相信学生能够成功。在“实验”中相信学生和学生信任老师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二者辩证统一,才能使学生有获得成功感的可能。在教学中,对差生我采取了“等一等、看一看、帮一帮”的方法,充分给他们以机会。如,有一个班的学生在开始学电子琴时,有一半同学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学不会。我抓住他们的情绪波动点及时开导他们,我在他们每次取得一点进步时哪怕是微乎其微的,都给予祝贺和鼓励。一年多的耐心辅导,该班大有起色,在“人人都会弹琴班级”的评比中,他们班得了“双星”。

对于中等生,我采取了“听一听、弹一弹、说一说”的方法,让他们首先肯定自己,要求他们多寻找时间进行练习,并与班主任和家长取得联系。督促他们练习并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每当课余和晚间,那优美的琴声连家长也经常在夸他们的孩子琴越弹越好听了。

而对于少数优等生,我采取了“练一练、演演、评一评”的方法,不断督促他们自己进行提高性的练习。并且让他们担任小老师,辅导差生的弹奏,通过相互教学,使教学双方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促进了音乐技能的发展。

由于这种“相信”是建立在“成功”的不同层次上,所以学生因老师的信任而产生对自身力量的信心,因老师的激励而迸发积极的力量去克服困难,向自己挑战从而不断超越自我。

第二,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在电子琴教学中,及时抓住学生学习弹奏的新鲜感和探索心理,可以较好地激发他们弹奏的积极性。首先是同桌同组之间的弹奏,相互比赛,创设氛围,给弹奏正确的同学的乐曲上打上“☆”之类的记号。其次是将课堂作为舞台,每节课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表演并给予鼓励,最后要说的是在每次演出前先不确定人数,让每个想参加演出的学生都进行练习,并在课堂上提取少量的时间加以指导,尽可能让多数人参加表演以提高积极性。由于学生感受到的是良性刺激,并给予积极的扶植,所以能给学生获得成功以很好的铺垫。

第三,帮助学生实现成功。首先,教学中当学生一旦能够独立完成弹奏任务时,其最大的期望莫过于得到教师恰如其分的鼓励和指导。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及时给他以恰当的评价和指导,促使他们为获得进一步的成功而继续努力。最后,要使学生获得成功,最重要的是要教给他们获得成功的方法和技能,还要经常地用“爱”去滋润他们幼小的心灵。

总之,“成功教育”理论在中澳音乐教育实验中的体现的是具体而充分的,如何更好地去把握它是该实验成功的关键。实验项目传递给我们的音乐教育理念是崭新而富有前瞻性的,对我们日常的音乐教育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成功感电子琴差生
高职药学类专业新生学习成功感研究*
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感赋
自信心和成功感是学生搞好学习的根本
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电子琴设计
电子琴
中学生积极完美主义和学习成功感的关系研究
让“差生”在你眼里美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