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2018-01-29 21:40◇谈
小学科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大榕树小组讨论叶子

◇谈 震

2018年年初,党中央、国务院下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提升国民素质和人力资源质量,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个战略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意见》指出: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

教师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无可替代的。那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怎样体现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一、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新课程学习提倡以学生为本,就是强调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满生命和活力。但是小学生正处于心智成长阶段,求知阶段,还不具备完全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知识结构也不完善,如果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完全放手让学生去做,不可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实质性的提高。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这种指导要求教师能抓住学生思想的火花,输送氧气,让火把能燃烧起来,而且变成熊熊大火。“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例如“丢三落四”是许多孩子常见的问题。到了学校,才发现没带作业,该带的早餐盒还在餐桌上,该带的水壶放在门口的柜子上……不管是生活用品还是学习用品,到了孩子手里就不知所踪。如果作为老师可以这样做:可以教他用自己的方式记住一些事情,比如给物品贴上他自己喜欢的小贴画;需要带什么,请他在自己的小本子上贴上标签,出门时按照这份小清单好好检查一下。

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把学生的学习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但由于这些学习活动都是分散的,为了保证活动质量,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同时,还要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协调工作。具体说来,创设轻松和谐的活动情境,教育学生相互尊重和相互欣赏,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树立信心,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持之以恒的积极性。比如教学“丢三落四”一词时,老师不是让学生查字典,也不是老师告诉学生词语意思,而老师组织了这样一个活动场景:上课铃响了,老师走进教室。走到讲台旁后说:“孩子们对不起,我的教材忘带了。”然后,老师赶紧回办公室去取;老师回来后,又走到讲台旁,又发现教案没带,赶紧对孩子们说:“不好意思,教案又拿丢了”,孩子们大笑,老师匆忙再次回办公室;老师第三次走进教室,又发现粉笔没带,老师赶忙又对孩子们说:“不好意思,不好意思,粉笔又忘了。”全班的孩子,笑的人仰马翻……老师这时候站在讲台旁问孩子:“刚才,老师一会丢了这个,一会丢了那个,谁用一个词语说说?”学生几乎异口同声:“丢——三——落——四!”就这样,老师组织了一个场景,孩子自然明白了“丢三落四”的意思,而且印象深刻。

三、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新课程提倡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朋友关系。作为参与者,教师的任务就是经常深入到学生的活动中去,了解、倾听学生的需求,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让学生认可教师为他们中的一员,愿意没有拘束地在一起讨论,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教师参与到学生中间去,和学生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就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比如我们在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很多时候教师只是观望者,学生在分小组讨论,而教师不知道任何一个小组讨论的过程,不知道讨论正确和不正确结果是如何得来的,教师就不能更好地解决错误的问题。教师应该不时地参与一两个或者更多小组讨论,听取孩子们想法,说出自己的观点,形成共识。这样就能在参与中发现孩子们的知识盲点,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点。

四、教师是学习过程的评价者

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的评价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基本含义:一是评价要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二是评价要从多个方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三是评价要有激励性,要能够促进学生在学习上做出进一步的努力。教师评价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励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次对话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适时地运用教师评价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例如,巴金作品《鸟的天堂》一文中,描写大榕树时有这样的句子:“……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教师问学生:每一片绿叶上都有新的生命,读这句话,你想到了什么?学生:绿叶子可以生出小绿叶子,有新的生命。师:似乎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就说明绿叶会生长小叶子?你认为这里有一个“新”字,对吧?生:“新的生命”说明大榕树在旺盛的生长。师:非常好,茂密的叶子也体现了大榕树茂盛的生长状态。这是一种理解。生:作者在这里用了一个“新”字,表明叶子很光鲜、翠绿。有活力。师:绿叶很有活力。也说明大榕树很有活力。为什么说是“新”的生命呢?生:新的生命就像刚出生的孩子一样。师:为什么说新的生命在“颤动”呢?生:因为叶子可能在有风的情况下,会发生颤动。师:是风吹叶子的颤动吗?生:新的生命更有活力,“颤动”一词很好地表达了新生命的活跃状态。师:是啊。作者说整株大榕树“好像把它全部的生命展示给我们看”,作者描写绿叶的时候用了“新生命”“颤动”这些词汇,突出了叶子富有活力的生长状态,作者写大榕树富有生命力的叶子,向我们展示了大榕树生命的旺盛与繁茂。读来让我们体验到一种生命旺盛的活力。

教师不但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更是活动的参与者、评价者。教师只有放下架子,参与到活动中去,融入学生群体中,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搭建舞台,提供机会,努力让学生乐学、爱学、会学,从而在各方面得到发展。

猜你喜欢
大榕树小组讨论叶子
亲爱的大榕树
老家的大榕树
叶子
最后一片叶子(节选)
厘清小组讨论的两种取向
一见倾心的优雅——叶子
Word Fun
如何提升初中社会课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语文学习小组讨论的纠偏与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