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绿山水画中的装饰性

2018-01-29 22:06陈丽衡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8年5期
关键词:平面化装饰画装饰性

◆ 陈丽(衡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中国绘画史最早的山水画可以追溯到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对其山水画的描述正如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所写:“群峰之势,若细饰犀栉,或水不容泛,或人大于山。”①图中山水画作为背景而存,以简单的勾勒再赋上色彩,所以绘画从古到今被人们称为“丹青”。青绿山水画在造型和色彩应用上有别于一般的绘画,它把自然元素大胆的取舍、夸张的变形甚至发明创造,这些元素与装饰画有很大的相似度。装饰画是人类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装饰美不是自然美,也不是模拟美,而是人工美、意匠美②。青绿山水画最显著特点是色彩明艳,画面富丽堂皇,视觉效果强烈,富于装饰性。

青绿山水画的绘画语言多带有装饰性元素,所谓装饰元素是取材自然改变原有面貌,进形主观的夸张、变形,形成具有象征寓意的抽象符号,符号由初始的简单化到多元组合化演变.如在《洛神赋图》第一卷中树木为并列摆放的扇形树叶,树干如同手臂伸出,树枝如同手指并列伸展,山石为多重三角形组合,云为固定样式的云纹图案。隋代展子虔《游春图》中树木则摆脱了早期树木如“伸臂布指”的画法,到李昭道的《明皇幸蜀图》增加了树木的穿插布局,其树叶的造型更加多样化,树叶逐渐形成符号化并加以丰富,从双勾胡椒点到单夹叶点再到多样化的夹叶点。早期山水画中借鉴了敦煌壁画的绘画技法,敦煌壁画第257窟北所描绘的魏壁画《九色鹿本生图》中对水纹的刻画与《洛神赋图》第一卷中对水纹的绘画技法基本相似的翻卷回旋式水纹,到隋代展子虔对其进行了改进,以多个小半圆形弧线连接依次勾出基本的水纹,在局部加以装饰,以求画面的多样化,由于水纹形似鱼鳞故后人称之为鱼鳞纹。

平面化造型在青绿山水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画中的物象造型是画家把自然物象的各种造型进行归纳、提炼、变形、重组形成具有一定代表性程式化观念的物象造型符号,这个符号取于自然而又别于自然,是画家心海中的自然世界,以至于青绿山水画中的图像逐渐形成某一物体特定的符号,画面所传达出的是物象的神韵与情趣。在物象塑造方面青绿山水画把物体的立体空间进行了平面化处理,进行“平层式”“平列式”与“大观园式”的构图,即近不挡远,越远越高,越叠越高,而非近大远小。早期山水画中山石轮廓多以锥形为主,如张彦远所形容的“群峰之势,若细饰犀栉”。犀为犀牛的角,栉为是梳子和篦子的总称,形容群山如同犀角并排摆放、带状排列、错落有序。在青绿山水画中山石很少使用皴擦,山石不是立体化而是平面化造型,为加强山峰之间的错落与空间深度,以线条勾勒山峰轮廓再填上石青、石绿或是赭石等色彩,使其产生多层次的效果。仇英的《桃源仙境图》中以墨线勾勒,山石通体色彩为平涂,以不同深浅的色彩表现山峰的变化。李昭道的《眀皇幸蜀图》虽人物的塑造上细致入微,人物形象生动,动作举止描绘得恰到好处,但人物造型如剪纸,没有立体化只是平面化的造型。细心观察可以发现,他刻画人物做到了“豆马寸人,须眉皆露”,可谓是技法高超。王维《山水论》曰:“丈山尺树,豆马寸人,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隐如眉,远水无波,高与云起。”③在当代的青绿山水更加强调了画面的平面化,在物象的造型上更加强调平面化的造型,房屋、树木、山石等都带有极强的装饰造型,省去物象的画面空间效果加强平面化元素,在画面的透视上采取平面递进以物体叠加式展现画面。以湖南和福建的一些画家为代表,其画面语言装饰性强,画面里没有所谓的近景与远景之分,山石以不同形状的图形进行叠加,树木以特有的图案叠加,没有大小远近之分,画面以色彩的虚实表现空间距离。“平面化的造型,能使形象的轮廓清晰而鲜明,并有助于线条与色彩的结构体现,平面化塑造的形象,不受光影明暗的干扰,而能使色彩达到亮丽、纯净、透明、光滑的装饰美。”④

青绿山水画在色彩的运用上较为艳丽,在色彩的处理上多以平涂为主,强调色块之间的组合形式和构成关系。青绿山水画画面色彩不是物体本身的固有色即所谓的“随类赋彩”,而是对物象色彩观察后的概括、夸张、取舍的色彩关系的精炼,充分表达画家的主观意愿和情感。青绿山水画所提倡的是“意在本色”,这种本色是不受客观自然色彩的限制,追求物象色彩本原就是在青绿山水画中起到作用的色彩。这样的色彩是理性的概括,具有强烈装饰性的主观表现效果。在《苏联大百科全书》中对“装饰性”的阐述是“艺术作品的一种特殊性质,这类艺术作品是以形式的优雅修饰,人物形象和自然界的美化,细节的精美加工为特色的。”⑤仇英的作品风格多为华丽中带有飘逸优雅的气息,画面色彩鲜明,色调统一,冷暖色彩对比强烈,色彩的明度与纯度较高。作品《浔阳送别图》画面设色浓重,石青、石绿为主与赭石形成强烈的冷暖对比,矿物质颜料的运用使得画面较为厚重,色彩更加艳丽。画面山石以石青、石绿为主逐层递进,山底为赭石,冷色逐渐覆盖暖色,画面在此冷暖中和,使得画面色彩华丽而不俗气,厚重而不单薄,色彩装饰性更强。仇英的作品中运用多种装饰性元素,绘制出别具一格的绘画,其作品是人与自然、主观与感观、理性与感性等诸多元素的和谐统一。画面呈现给人雅美,使其关者心情愉悦,正如南朝姚最所言“赋彩鲜丽,观者悦情”。

青绿山水画是以装饰性手法对自然物象进行单纯化、平面化、有序化的整合,创作出符合人们审美需求的艺术作品,追求更加理想化、浪漫化的艺术风格。具有装饰性元素的青绿山水画,以简洁夸张的艺术手法和绚丽多姿的色彩使得画面充满情感和主观理想主义的人文艺术精神。

注释:

①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上册之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第27页。

②何宝林《论装饰画》云南人民出版社,第5页。

③何志明、潘运告《唐代画论》湖南美术出版社,第120页。

④何宝林《论装饰画》云南人民出版社,第25页。

⑤何宝林《论装饰画》云南人民出版社,第2页。

猜你喜欢
平面化装饰画装饰性
黎洁仪“装饰性泥沽沽”主题创作
装饰画
与克里姆特一起画装饰画
论克里姆特的装饰性绘画风格
创意十足的装饰画
玩转装饰画
中国当代油画平面化表现形式的美学思想及意义
当代油画创作平面化追求探析
当代抗日影片中的日军形象
装饰性镀铬用低纹波可调控高频开关电源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