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西药房高警示药品管理现状调查及改进措施分析

2018-01-30 08:22许佳音薛秉玮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23期
关键词:西药房错误药品

许佳音 薛秉玮

高警示药品也可称为高危药品,是由美国医疗安全协会最早提出,指使用不当将导致患者严重伤害或死亡药物,其犯错率不高,但出现错误即造成严重后果,临床上常使用高警示药品有高浓度电解质制剂、细胞毒化药品及肌肉松弛剂等[1]。我国根据美国高警示药品目录并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发布《高警示药品分级管理及推荐目录》[2],将高警示药品按照危险程度分为3个级别,A级为最高风险药物,这类药物使用频率较高且一旦错误用药将导致患者死亡;B级为中级风险药物,这类药物使用频率略低于A级,错误用药将导致患者严重损伤;C级为低风险药物,这类药物使用频率低于B级,错误用药将造成患者一定程度损伤,但伤害风险低于B级。2015年版高警示药品推荐目录中含有24类及14种高警示药品,添加生殖毒性及茶碱类药品。中国药学专业委员会又提出在高警示药品目录基础上将A、B、C三个等级中分为剂量限制类、药物互相作用类及给药途径类,由此凸显高警示药品造成伤害因素。用药安全是对医院基本要求,但目前部分医院对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尚未完善,医护人员缺乏对高警示药品认知。基于此,本研究通过调查分析医院西药房高警示药品管理现状并提出相应措施,以期促进医院西药房高警示药品的管理。

1 医院西药房高警示药品管理现状

1.1 医院西药房高警示药品管理进展

国内高警示药品管理开展晚于其他国家,但在2008年后随着社会对高警示药品管理日益关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高警示药品目录及卫生部明确提出加强高警示药品管理,均极大推动对高警示药品管理研究发展。目前,国内部分医院已开始从不同层面及角度展开有关高警示药品管理实践活动,通过推进具体管理措施降低用药错误发生率并取得一定成果[3]。但由于缺乏明确法律法规指导、管理高警示药品及对高警示药品管理研究较为局限,因此国内高警示药品管理仍存在不足[4]。

1.2 医院西药房高警示药品管理不足

目前,高警示药品管理药方管理有以下几点不足:(1)人员疏忽:药房中部分管理人员表达不清或字迹潦草、工作环境光线不足、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不足[5]、管理人员精神不集中等导致混淆药品;(2)高警示药品管理模式落后:电子管理系统尚未完全普及,药房中药品记录及药品信息容易混淆,加大出错风险;(3)管理制度不完善:高警示药品管理宽松,药品存放不合理,高警示药品摆放处未用醒目警示标记,取药患者识别不健全,双向检查确认制度缺乏,犯错惩治力度不够。

1.3 医院医护人员对高警示药品认知情况

医师作为主要负责处方人员,对临床用药安全性起关键作用,赵文婷等[6]研究显示医师中辨别高警示药品及知晓高警示药品管理比例明显低于护士,而熟知高警示药品用错急救知识仅为20%。药师是合理用药核心人员,负责审核、配置、核对处方及监护患者合理用药。在调查中,10%药师具备高警示药品知识,15%可分辨高警示药品。对于临床治疗,这些远不能满足需求,需加强相关医护人员对高警示药品知识及管理培训。

2 医院西药房高警示药品管理改进措施

2.1 建立高警示药品管理小组

由具备行政管理、药学、护理学、高警示药品相关知识人员组成小组并确定组长,管理全院高警示药品工作。小组成员需结合国内外相关资料制定本院高警示药品目录。医院西药房所用药物种类较多,常用药品可达1 800种左右,需对所用药品进行分类及筛选,确定高警示药品目录,并及时根据实际状况调整。小组成员需制定药害严重事件紧急处理流程,保证出现突发事件时有序高效进行工作。小组成员及时记录关于高警示药品使用过程中不良事件,总结分析后定期通报给全院并提出改善措施。收集国内外最新关于高警示药品管理信息,通过网络形式发布,推进院内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建设及完善。

2.2 设置警示标识

将高警示药品单独存放,并给予警示性标识区别,并根据药物特性贴示相应警示标语,例如10%氯化钾注射液需标识禁止直接静脉注射。相似外观药物给予特殊标记,例如同样塑料瓶包装药品可在标签上采用不同颜色标记或采用不同颜色瓶盖、包装区别。

2.3 分级管理

对于高警示药品采用分级管理方式,A级药品给予重点监护管理,B、C级药品危险性相对较低,给予加强管理。A级药物中包括静脉注射胰岛素、静脉麻醉剂、浓氯化钾注射液、硫酸镁注射液、高渗葡萄糖注射液等,B级药物包括静脉注射催产素、抗血栓药物、放射性静脉造影剂等,C级药物包括中药注射剂、口服降糖药、肌肉松弛剂等。A级药品专柜摆放,B、C级药品危险性虽较小也需要单独摆放并贴示警示标识。发放药物时需安置于专用高警示药品箱,将药品清单打印出来放于箱内以便核对。

2.4 应用信息系统

采用计算机辅助医嘱系统、临床决策支持系统、自动药物分发机等信息支持系统辅助医疗过程,应用到处方开具、药师调剂、药物分发、用药过程等环节中,防范由于人员记录等错误导致用药风险。通过计算机系统保证实施系统决策并按照临床资料推荐适宜用药剂量,可设置最大安全剂量警示线,若医师处方中出现超过剂量及频率药品时,给予警示,促使医师确认处方正确性。医嘱系统还可通过屏蔽不适用给药途径,防止出现错误给药,在药房中配置自动发药机器避免人为因素导致错误。

2.5 高警示药品管理人员责任管理

在配置高警示药品时实施双人审核制,对于上架药品需责任到个人,个人对管辖区域药品定期清洁、盘点。在交接班时,双方核对药品数量、质量、摆放位置等无误后签字确认。

2.6 药房相关医护人员培训及考核

定期进行针对高警示药品相关知识培训及相关讲座,详细讲解高警示药品目录、用药适应症、用药安全剂量、禁忌症等,提升相关人员认知水平。将高警示药品管理作为评估医护人员服务质量指标,定期考核高警示药品使用情况及管理状况,在考核成绩中直接显示规范性及正确性。在考核过程中,对暴露出问题及时纠正,同时在后期不定时抽查改善效果,在不断改善过程中制定完整管理制度。

3 国内高警示药品管理展望

高警示药品管理发展需要管理、信息、药学、医学等学科共同参与,药品研制、生产、销售、管理等部门相互配合[7]。高警示药品管理发展中应以四个结合为指导原则[8],包括:(1)结合借鉴与创新,通过借鉴外国先进方式结合国情经过创新探索后建立一套适合我国使用的管理方式;(2)结合学术与管理,通过学术研究,制定相应管理标准并建立管理体系,为管理实施提供基础;(3)结合应用与研究,开展管理方式研究,从操作流程、临床使用指南、宣传教育模式等方向研究,并将其成果应用于实际中;(4)结合协作与发展,联合多学科、多单位、多行业共同探究,保证管理可持续发展。因此,今后高警示药品管理发展方向应注重加强学科建设及科研投入、开展研究高警示药品目录、建立中国高警示药品使用及伤害预防的循证指南、综合评估高警示药品用药情况、完善及推广高警示药品研究成果。通过建立专门学术组织研究高警示药品,发挥其引领作用,整合国内高警示药品研究成果,延伸管理研究深度、广度,可有效促进学科可持续发展。分析国内高警示药品应用信息,结合我国人民用药习惯、地区、种族因素制定统一高警示药品目录。建立国家级用药错误上报系统,收集各种药物差错事件,通过大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影响用药错误发生因素、高风险环节及重点位置,总结出规律性,探讨预防方法,最终形成一套完整循证依据。采用流行病学等方式实时调整高警示药品种类,补充相应药品说明书,形成动态管理。国家管理部门在政策上应给予一定程度扶持,促进研究结果尽快应用于实际中,满足不同医疗机构需求,形成可覆盖各个环节的完整体系。

4 讨论

药品是预防、治疗、诊断人体相关疾病物质,其可以调节人体生理机能并有主治功能、适应证、规定用法,属于一种特殊商品。由于药品与人类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因此药品管理一直是医院管理重点。有研究显示全世界中超过30%患者死因是不合理用药,在美国由于医疗差错致死患者人数每年高达8万人以上。高警示药品作为药品中使用风险较高品种,更应该给予严格管理模式[9]。目前,国内对于高警示药品定义可分为两种,其一是药理作用明显且药效迅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药品,另一种是药物毒性大、不良反应严重、使用不当将引发严重结果药品。高警示药品使用关键点在于使用不当导致危害,管理重点应着眼在医院药房中药品使用上,防止在使用药品中出现剂量不当、药品发放错误、给药途径不当等错误[10]。对于用药错误研究,研究者提出安全用药5R原则,即患者、药物、给药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时间均正确,后逐渐演变出6R原则等,可有效防止用药错误发生。基于国内实际情况,并结合国外经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高警示药品管理方式是全民用药安全的保障[11]。通过加强对高警示药品重视,不断完善管理规范,保证患者用药安全[12]。

综上所述,通过对医院西药房高警示药品管理现状调查,发现不足,提出建立高警示药品管理小组、将高警示药品分层管理并予以区分、应用信息系统管理、开展药房相关人员培训及考核以提高高警示药品管理人员责任感。

猜你喜欢
西药房错误药品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加强西药房管理对药学服务质量的影响
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提升路径及作用分析
在错误中成长
科学化管理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临床提升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实践分析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不犯同样错误
药品集中采购将走向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