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D患者腹部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2018-01-30 10:18邹梅香
当代医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基础性白蛋白腹部

邹梅香

(娄底市第二人民医院,湖南 娄底 417000)

腹部手术是临床常见的外科手术,因为手术对患者损伤较大,且术后会有一段时间卧床休息,或者需要长时间维持机械通气,或者因为创口疼痛影响呼吸,而患者本身有呼吸通气障碍,因此肺部感染、肺不张、COPD急性发作等肺部并发症成为腹部手术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1]。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临床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患者以气流进展性受限为主要临床特征,气管、支气管、肺泡均随着疾病的发展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这部分患者更容易并发肺部并发症[2]。为了观察COPD患者腹部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本院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至本院进行腹部手术的COPD患者112例进行临床研究。根据住院期间是否有肺部并发症发生分为并发症组49例,对照组63例。并发症组患者男31例,女18例,年龄27~68岁,平均年龄(58.14±10.30)岁,COPD病程1~7年,平均病程(2.13±0.52)年,其中上腹部手术31例,下腹部手术18例,急诊手术22例,择期手术27例。对照组患者男42例,女21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53.06±11.52)岁,COPD病程1~9年,平均病程(2.52±0.70)年,其中上腹部手术49例,下腹部手术14例,急诊手术15例,择期手术48例。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对112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并发肺部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49例,对照组63例,观察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肺外基础性疾病、血清白蛋白、血尿酸氮、ASA分级、手术部位、急诊手术、手术时间、麻醉方式、COPD分级、COPD病程等因素对于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以分析独立危险因素。

肺部并发症诊断标准。患者术后出现下列术前没有的体征:发热、呼吸急促、明显咳嗽咳痰、啰音或者呼吸音减弱等肺部体征、低氧血压,排除心源性因素,并合并X线出现新的肺部浸润、实变或者不张等影像学特征,即可诊断为肺部并发症。

1.2.2 分析指标 调查影响COPD患者发生腹部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吸烟史、肺外基础性疾病等),同时进行多因素非调节Logistic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9.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处理研究中所有相关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影响COPD患者发生腹部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从研究结果来看年龄、吸烟史、肺外基础性疾病、血清白蛋白、ASA分级、急诊手术、手术时间、COPD分级、COPD病程是影响COPD患者腹部手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见表1。2.2 影响COPD患者腹部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多因素非调节Logistic分析 对年龄、吸烟史、肺外基础性疾病、血清白蛋白、ASA分级、急诊手术、手术时间、COPD分级、COPD病程各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结果发现年龄高、患有肺外基础性疾病、血清白蛋白降低、ASA分级为Ⅲ+Ⅳ级、COPD分级为Ⅲ+Ⅳ级为COPD患者腹部手术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2。

表1 影响COPD患者发生腹部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n)

3 讨论

COPD患者本身即患有通气障碍,因此更容易发生肺部并发症。且腹部手术是对患者身体损伤较大,术后患者往往需要长期卧床,甚至部分患者需要使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影响了患者呼吸以及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增加了患者合并肺部并发症的风险,而并发症一旦发生,即给治疗带来困难,增加了手术失败的风险,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延长了患者治疗时间。因此对COPD患者采取腹部手术极易发生肺部感染的因素,在临床中遇到具有这些因素的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有助于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3]。

从本次研究来看,高龄、肺外基础性疾病、血清白蛋白降低、ASA分级为Ⅲ+Ⅳ级、COPD分级为C/D级为COPD患者腹部手术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这是因为高龄患者往往身体素质相对较差,因此对手术的耐受性较差,容易在术后发生肺部感染。同样,具有糖尿病等肺外基础性疾病的患者,术后恢复较慢,延长了卧床时间,所以容易并发肺部感染。较低的血清白蛋白代表患者术前营养状况较差,而ASA分级为Ⅲ+Ⅳ级的患者代表术前身体状态较差,这些都容易导致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而COPD分级为C/D级说明患者肺部功能较差,或者很差,因此在手术的刺激下,在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肺部并发症更容易发生[4]。因此临床上对于COPD的患者需要进行腹部手术,如果为择期手术,则应该首先调整好患者的身体状态,而且无论是急诊还是择期手术,在术后一定要增加对患者巡视,加强护理,尤其是针对具有上述易感因素的患者,更应该制定详细的术前术后治疗和护理策略,术前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从而尽量减少这部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5]。

表2 影响COPD患者腹部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多因素非调节Logistic分析

综上所述,年龄高、患有肺外基础性疾病、血清白蛋白降低、ASA分级为Ⅲ+Ⅳ级、COPD分级为Ⅲ+Ⅳ级的COPD患者更容易在腹部手术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临床上针对具有上述因素的患者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尽量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痛苦。

[1] 王俊.腹部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2011,32(6):1069-1071.

[2] 王翠茹,李玲,韩云霞,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当代医学,2011,17(32):19-20.

[3] 成英,薛青,邓新宇,等.COPD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4):9-11.

[4] 申海燕,梁建忠,邓丽文,等.应用CAT问卷评估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3,19(19):161-162.

[5] 高远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观察与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10):9-10.

猜你喜欢
基础性白蛋白腹部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吕梁财政四项举措支持基础性养老服务发展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Gardner综合征的腹部CT表现
中国移动4G基础性网络部署策略研究
白蛋白不可滥用
Cu2+、Zn2+和 Pb2+对绿原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的影响
构建基础性与选择性统一的课程结构
腹部超声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