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上臂血肿的1例护理干预

2018-01-31 12:38陈洪俊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40期
关键词:上臂桡动脉病房

陈洪俊

(天津疗养院心内科,天津 300381)

1 病例回顾

患者,女,67岁,主诉剑突下发生憋闷症状,持续3个月,症状加重22d。患者于2016年8月3日在我院经心血管门诊收治入院,既往心绞痛病5年,高血压病7年,高血脂病3年。临床查体显示:收缩压135mmHg,舒张压80mmHg,心率70次/min,呼吸25次/min;心电图检查显示:窦性心律不齐,T波在avR波V1导联显现倒置。门诊诊断显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不稳定型,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血压病2级。经门诊收治入院后,明确诊断,择期于入院第5d经右侧桡动脉开展冠状动脉介入造影术;属于冠状动脉单个分支发病,病变位于右冠状动脉,血管管腔内狭窄程度为79%(重度狭窄)[2],植入3.50×18.00mm2冠状动脉支架1枚,介入治疗手术顺利完成,术后给予患者药物治疗,药物包括低分子肝素钠、辛伐他汀片、氯吡格雷、拜阿司匹林、施慧达片进行降压、降血脂、缓解心绞痛治疗,穿刺点局部使用无菌纱布覆盖穿刺点后使用绷带进行加压止血。介入治疗术后15min,患者自诉上臂非穿刺部位发生血肿,与穿刺点之间距离12-20cm,血肿波及范围11.50cm-22.35cm,待确定局部止血后,使用硫酸镁在局部湿敷,2h确定无其他异常情况,将患者送进CCU病房内,于72h后给予红外线照射治疗,2次/d,同时停止服药;7d后复诊血常规检测,血红蛋白含量117g/L,白细胞计数7.44×109/L,复查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而且心率65次/min,呼吸20次/mi,瘀血完全消退。患者病情好转明显,于2016年8月11日出院。

2 护理方法

2.1 心理护理

患者在介入术后短时间内上臂非穿刺点出现血肿后,出现心理异常状况,如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在入院后尽早对其开展健康宣讲,以消除其不良情绪,其中健康宣讲内容主要包括冠心病、介入手术步骤、治疗目的、主要护理措施、院内设备及病房内设置,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冠心病的了解程度,缓解其紧张情绪,促使其建立治疗信心,以积极心态面对术后并发症及介入手术治疗,并鼓励家属给予其有力支持,有助于提高治疗及护理依从度,有助于促使护患关系和谐,减少护患纠纷发生风险[3]。

2.2 基础护理

患者入院治疗后,减少探视人数及频率,保证病房内处于安静状态,保持病房内干净,温湿度适宜。护理人员加强巡视,严密监控生命体征,如体温、呼吸、心率等,观察其是否存在异常波动。协助患者保持合适舒服体位,采取半卧位,或嘱咐其健侧卧位,适当抬高床头(30°左右);遵医嘱给予吸氧措施,氧浓度在35-40%之间,而氧流量则2-4L/min之间,做好导管护理及穿刺点护理,保证患者呼吸道处于时刻通畅状态,并遵医嘱给予其他治疗;鼓励并协助患者掌握正确咳嗽及咯痰方法。

2.3 穿刺及上臂血肿护理

保证手术室温湿度适宜,避免血管因手术室温度过低导致穿刺难度增加;穿刺过程中加强与医生的配合交流;术后监控是否出现并发症,待发现血肿后及时进行止血,包扎范围可扩大至血肿范围3-5cm,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止血方式;注意术后5、10及30min,观察是否出现非穿刺点血肿[4]。本次研究选择局部压迫性止血。

3 讨 论

冠脉介入术后发生非穿刺部位血肿护理重点在于预防,加强巡视,注重细节护理,以达到早发现,及时有效处理的目的[5-6]。同时,护理人员动作轻柔,准确,技术过硬,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可从某方面满足患者护理需求。护理操作过于粗暴,或在患者表现出紧张、恐惧情绪时,忽视血管痉挛状态,强行开展拔鞘操作,很容易损伤地=动脉内膜,甚至可造成动脉穿孔,因此在介入治疗过程中导丝穿过锁骨下动脉时,嘱咐患者吸气,准确安全操作,避免出现血管相关并发症。本次研究患者于介入治疗后在上臂非穿刺点处发现血肿,及时发现,给予对应处理措施,7d后瘀血全消,于2016年8月11日好转出院;随访6个月显示未出现桡动脉闭塞、无复发,提示远期效果较好。

猜你喜欢
上臂桡动脉病房
儿童上臂罕见骨外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
上臂整形术的研究进展
上臂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
换病房
桡动脉造影验证桡动脉变异的发生及其预测因素
经桡动脉入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慢性闭塞危险因素分析
病房
一种可调节的限制结构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穿刺点渗血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