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确幸”催生“大草莓”

2018-02-01 00:10马学梅
艺苑 2017年4期
关键词:小确幸台湾高校

马学梅

【摘要】 本文主要论述了“小确幸”观念影响下的台湾各大高校文化产业创意设计状况,通过研究台湾龙华科技大学、元智大学、辅仁大学、台湾艺术大学等几个高校文化产业创意设计,揭示台湾各大高校文化产业创意设计选题及创意方法,内容覆盖台湾高校毕业设计、文化产业创意等诸多方面。

【关键词】 小确幸;台湾;高校;文化产业创意

[中图分类号]52 [文献标识码]A

目前,台湾流行一种“小确幸”生活方式。所谓的“小确幸”主要指那些微小却又实在的幸福,有时也指短促、易逝的幸福。“小确幸”在台湾流行的主要原因是台湾经济环境低迷,市民面临各种生活压力,如:物价上涨、经济增长缓慢等问题。在逐渐增大的压力下,台湾青年对前途有些迷茫,导致“小确幸”观念逐步弥漫。客观而言,“小确幸”观念在某些方面有助于台湾青年缓和压抑的心情,有某种程度的心理慰藉作用。

“小确幸”观念催生出大量的“草莓”,所谓“草莓”指的是崇尚“小确幸”观念的台湾人,众多的“草莓”构成了台湾的“草莓”大军。“草莓”大军多为一些青年人,常常憧憬着美好的“幸福”,却拿着微薄的工资。大多数台湾市民认为这些“草莓”异常古板且易于冲动,但事实上这些崇尚“小确幸”的青年头脑异常灵活,常常把出门旅行及创办文化创意工坊作为人生乐趣,并非常善于创意,对社会状况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

一、台湾“草莓”大军特点分析

(一)压力增大,心中充满不满和焦虑

近年来台湾经济低迷,就业形势不好,生活在台湾的年轻人大多收入微薄,每月要考虑各种生活开支:租房子、交通费、吃饭等等,不满和焦虑的心理逐渐在年轻人中蔓延。台湾高校“草莓”们大多都会在课余外出打工,很多人一次打2-3份工,打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日常生活费及学贷。台湾高校“草莓”们较为自立,但也负担沉重,尤其是大学毕业后,很难找到可靠的谋生之所,加之台湾近来整体薪资下降幅度增大,很多青年人心中的不满和焦虑感剧增。 (二)关注平凡生活,善待自然关怀人文

以“小确幸”为立世之本的“草莓”们逐步建立了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这就是微小但确实的幸福观,他们开始重新阐释生活,构建出一种适合他们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需要他们善待自然,关怀身边的人文环境,追寻生活的本质,寻找自己的幸福和快乐。所以聚居在高校的“草莓”们非常关注身边的平凡生活,现实热点问题和传统文化常常成为他们创意的选题。

(三)享受微小的幸福,建立知足生活模式

实际上与大多数人一样,“草莓”们也希望能够找到心仪的工作,可以买一间房子,建立一个幸福的家庭。但面对巨额房贷、微薄的薪金,包括高校“草莓”们在内的很多台湾年轻人开始放弃竞争,静静体验生活的平凡,享受一种微小、普通的幸福感,他们开创了一种知足的生活模式,体验身边确实存在的小乐趣,不失时机的享受所有关怀。

(四)追求安逸,热衷自主创业

虽然“草莓”们不愿意去竞争,但台湾青年人自立的意识还是很高的,他们面对繁杂的学费、生活费绞尽脑汁自行谋生,有些人去经营咖啡店、开设民宿,但所有的营生都只是为了使自己能够获得一种安逸、清新的生活,并不是追求大富大贵,恰恰相反,如果能够遇到一次千年不遇的打折促销,“草莓”们往往会开心不已。

二、“小确幸”视角下台湾高校“草莓”大军文化创意设计分析

台湾的“草莓大军”多为一些青年人,而高校恰恰又是年轻人的聚居地,众多青年汇聚在各大高校中,高校“草莓”创意大军应运而生。

(一)社会现实热点问题成为高校“草莓”主要创意选题之一

许多台湾高校“草莓”学习很努力,不遗余力双主修甚至辅修其他学科的课程,课余也会积极参与各种社团活动,希望对社会有所贡献。这些“小确幸”心态下的台湾高校“草莓”头脑活跃,对新生事物敏感,社会热点问题常常是他们创意设计常用选题。此种选题常常通过台湾高校“草莓”们对社会问题的观察与反思后提出相应解决办法,并围绕热点问题进行系列创意设计。例如:作品《安内肝好》(图1)是一位台湾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该作品围绕重视人的重要器官肝脏展开,使用现代平面设计技术及语言设计出一系列书籍、册页,使用插画艺术语言婉转的向你提出一个问题:您的肝还好吗?

(二)小情趣、微幸福的创意选题逐步增多

面对社会压力,高校“草莓”们开始静静感受平凡的生活,享受微小的幸福,开启知足生活模式,享受当下能够得到的所有关怀。作品《猫享家》(图2)就是由台湾三个喜欢养猫的女生创作的,她们在台湾创立中途品牌工作室,以领养代替购买的原则,将猫咪分送至每个有爱的家庭,使人与猫之间产生家庭温暖的联系,让猫成为家中的一员,陪伴人们疗愈心灵。

(三)追逐小清新生活,创意主题常围绕某产品进行系列设计

高校“草莓”们崇尚“小确幸”, 不少“草莓”不愿意去参与那些激烈的竞争,许多人开始去经营一些小清新式的营生,只为能够过一种安逸的小清新式生活。

高校“草莓”热衷于创办文化创意工坊,如:设计《猫享家》的三位台湾女生就创立了台湾中途品牌工作室。创意产品设计成为必不可少的选题,此种设计主要是通过预先设定的某种产品进行创意,并围绕这些产品展开系列延伸设计。例如,台湾艺术大学徐薇等三位同学设计的作品《麸time》。作品围绕米麸产品进行相关系列创意设计,设计者通过观察发现身边的家人及朋友常常因为上班久坐或饮食不均衡产生身体健康方面的各种小毛病,而米麸的健康功效恰恰可以改善这些问题,故此创作出《麸time》系列创意作品,推广米麸的健康效益,活化米麸传统产业。

(四)高校“草莓”更关注生活体验,常常进行公益宣传设计

“小确幸”视角下的“草莓”逐步建立了微小但确实的幸福观,他们开始重新阐释生活,构建出一种适合他们的生活方式,而这种生活方式需要他们善待自然并关怀人文。公益宣传类设计是台湾高校“草莓”们常用创意题材,设计者常常通过对社会的观察与反思,通过创意设计对公众进行警示与劝诫。例如,台湾艺术大学谢昕沂等四位同学设计的作品《鲭鱼祭》。设计者通过观察发现目前台湾90%的鲭鱼都由南方澳出产,在台湾的市场上占了极大的份额,民间也开始举办鲭鱼祭来感谢鲭鱼带给他们的收入。但由于鲭鱼数量的大大减少,极有可能在十年内就会面临灭绝,设计者便以鲭鱼祭为设计主题,并借用当地的各种人、事、时、地、物等作为设计元素,最终作品以各种日式风格的画册等方式呈现。

(五)重視传统文化创意设计

实际上许多台湾高校“草莓”是很努力的,他们不仅学习用功,也会积极参与各种社团活动,希望对社会有所贡献。“小确性”生活方式在给“草莓”们带来心灵慰藉的同时,也要求他们善待自然,关怀身边的人文环境,追寻生活的本质。所以,高校“草莓”们非常关注身边的生活,很多创意设计多以现实热点问题和传统文化选题。

选用传统文化题材进行创意设计的台湾高校“草莓”们还是很多的,这种手法常常选用富有特色的区域性文化,围绕该文化进行老题新创。例如,台湾艺术大学洪玉文等五位同学设计的作品《身历祈经》。该设计选用台湾拜拜文化为设计主题,以插画形式分别为掌管不同职务的五位神明设计出系列故事折页,呈现人们向神明传达心愿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故事。

台湾林婷毅同学设计的《趋吉碎凶》系列,选取台湾文化民俗中的剑狮为创意源点,创作出大吉狮、中吉狮、上吉狮,分别去破碎小人、厄运、不能说的秘密。

三、结语

“小确幸”生活观念催生出的台湾高校“草莓”,他们头脑异常灵活,行为大胆,热爱生活,悉心体悟生活,在躲避巨大的社会压力之时仍不忘记保护人文及环境,他们常常出门旅行及创办文化创意工坊,为台湾各大高校的文化创意设计带来生机活力,这些崇尚“小确幸”生活观念的“草莓”们注重现实感受,对社会的变动更加敏感,选取的创意主题也更加贴近生活,无论是热点问题的创意,还是传统文化的创新都被融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设计作品贴近生活,更容易打动消费者并引发共鸣。

参考文献:

[1]国立台湾工艺研究所.2007文化创意产业-工艺人才培训成果专辑[M].台北:国立台湾工艺出版社,2008.

[2]马群杰.台湾地区文化产业与文化营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3]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大赏编委会.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大赏[M].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2013.

[4]韩良露等.文创进行式:走访25个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现场[M].远流出版事来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社,2011.

[5]国立台湾师范大学设计学系第一届毕业生.生存术:设计交锋,南北会师 [M].台北:新一代图书,2013.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确幸台湾高校
“小确幸”背后的“大麻烦”
捍卫“台湾”?美学者炒作旧书有蹊跷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信建投证券:寻找弱势下“小确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