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力量:在空间变换中诠释现代性

2018-02-08 06:54□文│孙
中国出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进程现代性文学作品

□文│孙 莹

文学在认识自我与世界,在凝聚精神力量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如果说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那么文学就是对社会、对人生的启迪和对意识的呼唤。文学是作者对情感的宣泄和对现实的表达,透过文学作品,我们看到的是丰富多彩的世界。而文学之于社会变革、之于现代化,又具有其特殊的表达方式。由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刘英教授所著的《书写现代性:美国文学中的地理与空间》(商务印书馆2017年11月出版),就是这样一本详解美国文学与美国现代化之间关系的专门性著作。纵观全书,作者在对文学作品的考察中,阐述了美国现代化的加速,阐释了文学作品中的地理与空间的变迁,阐明了文学的力量之于现代性的作用。

刘英先生长期从事英美文学、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等领域的研究,对于美国文学、文学地域主义研究、经济全球化、现代化之间的关系,都有独到的见解。本书以美国内战后(1870年代)到二战开始前(1940年代)的美国文学代表性作品为研究对象,总结了时代特征和文学作品的潮流性特征,通过时空压缩与美国现代主义文学、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空间、现代化进程中的乡土空间、现代交通与空间流动性等章节的叙述,将美国现代主义文学、地域文学、女性文学和行走文学作为研究客体,将这些文学作品中体现的城市与乡土空间、国家与全球空间及其之间的流动性和互动性作为研究内容,将文学作品中现代性与地理空间的关系作为研究主题,阐发了美国现代化进程所引起的空间变化,以及现代化理念所带来的人类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的变化,并借由文学作品展示文学对空间变迁的具体呈现。文学的力量不仅在于见证了现代化的发生及其所带来的空间变换,而且在于文学参与了现代化的进程,参与了地理和空间的重建。

本书呈现了研究主体的多元化特征。作者对现代性的探讨不止限于城市文学,还关注了乡土文学;在指导理论上不仅运用了文学评论方面的内容,还以文化地理学为理论前提;在叙事方式上不仅介绍了美国文学在国家范围内的空间生产方面的作用,还回应了美国文学对现代化进程中的地域、区域、全球领域的影响力,如美国女性文学中的跨国流动、城乡流动问题,再如对空间叙事及其背后逻辑的揭示;在研究范畴中不止涉及现代主义文学的视觉转向,还关涉性别空间;等等。而且,书中以《曼哈顿中转站》《嘉莉妹妹》、福克纳、维拉·凯瑟等美国文学的代表性作品和人物为例,使得对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空间等问题的论述更加生动直观,更加具体地诠释了文学作品与现代性的互动。

作为国内第一部站在文化地理学视域讨论美国文学与现代化崛起之间联系的专著,书中对于现代性所引发的对于地理和空间概念的变迁,以及空间变化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的表征,都具有学术上的前沿性、前瞻性价值,对于我们理解19世纪后期美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这一阶段的文学发展、现代化特征都具有充沛的借鉴意义和现实价值。我们也充分感受到,以美国为例,对于现代性、对于这个历史时期的地理转型、文化转向、经济崛起,文学的积极表达及其不可忽视的影响力。文学作品对传统的坚守,对现代化进程中地理和空间改变的认同和接受,既体现了现代化的内在张力,也呈现了文学与现代化、经济全球化之间的契合。总之,文学既是现代化的产物,也是现代化的参与者,正是文学的力量,让我们了解到了对现代性的别样书写。

猜你喜欢
进程现代性文学作品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复杂现代性与中国发展之道
浅空间的现代性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与展望
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国际收支统计
也谈现当代诗词的“入史”及所谓“现代性”的问题
文学作品与数学
社会进程中的新闻学探寻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