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科技期刊发展制度安排*

2018-02-08 06:54□文│陈
中国出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科技期刊供给学术

□文│陈 效 郭 玉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已步入新常态时期,经济类型由需求决定型转向供给决定型,经济体的产量不再由投资、消费和出口拉动,转而由其供给决定。[1]这一新的经济类型为供给侧改革提供了逻辑起点。2015年,国家正式提出供给侧改革的概念,即“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改革的重心虽着力于经济领域,但文化产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自上而下的改革。我国科技期刊在出版领域中地位特殊,兼具商品市场属性与文化公益属性,在发展过程中同样面临供需错配、产能过剩等问题,亟须供需结构的优化。而出版业的转型通常是一场大规模的制度变迁过程,也是一场深刻的制度革命。目前国内学者对于科技期刊制度安排的思考性研究集中在实践层面,如从顶层设计视角,为学术期刊的改革发展设定资质认定、体制改革、质量评估、政策扶持四个环节;[2]或是基于期刊发展现状提出解放思想、创新体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底层呼吁。[3]通过文献分析发现,这两种研究思路最为普遍,然而却缺乏一种综合的思维,也缺乏一种基于社会经济大背景下的全景思考。因此,本文试图从供给侧改革入手,探讨科技期刊在供—需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并从管理体制、经营机制、政府规制三方面完善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制度安排。

一、科技期刊出版供给侧改革的缘起

以往,当期刊发展遭遇阻碍时,出版社往往会从需求侧寻找原因,从刺激读者消费上寻找解决途径。但实践证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消费者对高质量供给的需求结构也将随之改变,供需的不平衡将导致期刊出版与消费结构之间出现明显断层。因此,科技期刊改革的核心在供给端。目前在科技期刊领域,供给侧的矛盾主要体现在期刊供给结构失衡、供给效率低下与供给质量不高等问题,需求侧也相应暴露出内需不足和出口不畅等问题。因此,只有将供给侧与需求侧结合起来,充分考虑两个维度的内在联系,对科技期刊发展的讨论才有意义。

1.供给侧维度:指向结构、效率与质量的供给矛盾

《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7)》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科技期刊数量为5020种,在数量上仅次于美国,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科技期刊大国。我国科技期刊数量可观,但供给结构并不合理,总体呈现出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在供给层次上,高校和科研学会等事业单位凭借密集的知识资本和人才积累,成为科技期刊出版的绝对主体。而市场化的出版企业由于经营分散、人才实力薄弱等原因,期刊所占市场份额小,影响力有限。在期刊布局上,科技期刊也向医药卫生、工业技术、基础科学等强势学科领域倾斜,其在数量上更占优势,甚至出现了重复出版、过度出版的情况。而在非主流学科以及交叉学科领域,则面临相应期刊覆盖不到位、投稿无门的情况。

科技期刊供给结构的不合理势必也将带来供给效率与质量的问题。据统计,在5020种科技期刊中,科普期刊为182种,学术期刊4838种。[4]但经过2014—2017年两次学术期刊的评审认定工作,获得认定的学术科技期刊仅有4178种。这意味着目前在出版市场还存在着数百种“僵尸期刊”,有科技期刊之名却无科技期刊之实,占据大量出版资源实际却无产能,属于无效供给。同时在供给规模上,国内科技期刊总体规模较小,布局分散。据统计,5020种科技期刊共有1375个主管单位、3232个第一主办单位、4381个出版单位,平均每个出版单位只出版1.15种期刊,仅出版1种期刊的出版单位有4205家,占出版单位总数的95.98%。[5]科技期刊小规模化的分散经营,无法形成品牌的集约合力,不利于出版资源的整合与配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科技期刊供给效率低下的局面。

目前国内科技期刊整体呈正金字塔形状,低质量的科技期刊处于金字塔底部,基数庞大;优秀的科技期刊处于金字塔顶端,数量极少。科技期刊等级分布现状与我国科研规模并不匹配,现行的科研人才考评机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论文发表需求过旺的现象,使得科技期刊的功能出现异化。一些科技期刊错误地追求经济效益,放松对期刊论文的审核把关,或是出售、转让出版权给中介机构,刊发质量低劣的论文,以及一些不具备学术出版资历的期刊超越业务范围经营,都会造成期刊整体质量下降。与国外科技期刊总体发展水平相比,我国科技期刊整体质量不高,仍旧存在大量低端供给。

2.需求侧维度:基于内需不足与出口不畅的双重困境

科技期刊的内需不足主要体现在读者和作者两个层面。在读者层面,我国科技期刊中的大量学术成果仅以纸质出版物和数据库两种形式承载,呈现形式单一,二次开发利用率低,无法满足读者多元化的阅读需求。在作者层面,近年来,以SSCI等为代表的国外索引在国内学界的影响力逐年上升,在影响因子及学术考核机制的指挥棒下,大量优秀稿件外流。数据显示,2007—2016年十年间中国机构在SCI收录中国科技期刊发文数仅占中国SCI论文总数的9%,同期中国SCI期刊发表论文的总被引次数仅占中国全部论文总被引频次数的4%。[6]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作者把大部分优秀论文发表在国外SCI收录的期刊上了,对国内科技期刊的内需不足反而导致对国外期刊的追捧。

同时,中国科技期刊还面临着国际化程度不高、出口不畅的问题。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数据显示,在现有4000多种科技期刊中,被SCI数据库收录的中国期刊仅有670种,余下75%左右的期刊被国际学术数据库忽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科技期刊与国际大刊在质量上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此外,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的数量有302种,占国内科技期刊总数的6%。而在其他非英语国家,英文科技期刊的数量要远超中国。德国以英语形式发表的期刊数量占其总数的一半,日本为21%,法国为14%。[7]中文科技期刊的语言转化及表达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收录的可能性。虽然我国科技期刊采用了与国际接轨的定量评价标准,总体不高的影响因子也导致了国内科技期刊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低下。

二、基于转企改制的科技期刊体制安排

管理体制是制度安排的第一环节,直接影响企业管理的方式和效率。目前,科技期刊正处于从计划经济管理到市场化经济运营的转轨期,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据统计,在转企改制前,我国70%以上的科技期刊由非法人的编辑部经营,[8]办刊单位分散,编辑部规模小,期刊影响力弱。2012年,新闻出版总署颁布《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提出“原则上不再保留科技期刊的编辑部体制,将现有科技期刊编辑部并入新闻出版传媒企业,对于具有建立报刊出版企业条件的,可转为期刊出版企业”的指导意见,科技期刊管理体制改革步入正轨。

1.受众与功能的重新定位

科技期刊编辑部转企改制后,由事业单位转向市场企业,由财政拨款到自负盈亏,科技期刊以前依靠行业内的指令性订阅的优势不复存在,固有读者群萎缩和分化,科技期刊面临重新定位的问题。科技期刊的重新定位需要考虑受众定位和功能定位两个方面,受众定位即确定期刊的目标消费人群,确定期刊是面向业界从业者、专业科研人员或是普通高校学生;功能定位即在受众定位的基础上,结合期刊自身条件和意愿确定期刊的方向定位,比如确定期刊是刊载业界实践经验的交流平台,是探索科学理论的专业杂志,还是满足基础阅读的综合性科普读物。尽管期刊的定位有很大的自由属性,但在目前国内期刊转企改制和供给侧改革的大环境下,提倡科技期刊定位的“市场化”和“精品化”。将期刊的受众定位从指令订阅用户转向市场消费人群,将期刊出版从规模速度型转向精品效率型,借助差异化的受众和功能定位在期刊洗牌中站稳脚跟。

2.组织与人员的管理转型

在中观层面,科技期刊往往是多部门交叉管理,管理部门涉及国家新闻出版署、科技部、中国科协等,除此之外,每个期刊还有自己的主管、主办单位。期刊自身产权、使用权和归属权错综复杂,非法人编辑部管理的科技期刊的产权归属更是成为问题。由于产权的不明晰,导致了科技期刊各自为政的局面,科技期刊跨集团、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重组和股份改造都很难进行。科技期刊的转企改制则可以通过建立出资人管理体制下的主管主办制度,重新划定非法人科技期刊的经济关系所属,自上而下地理清期刊的从属关系,实现企业组织的转型。在微观层面,转企改制打破了科技期刊事业单位编制的铁饭碗,如何保障编辑出版人的权益,成为科技期刊转企改制必须面对的问题。目前主张科技期刊转变管理模式,沿用企业人事管理制度,从事业编制到企业聘用制,把原本不同编制的职工用同一标准进行分配,实行“以岗定薪”,及时引入激励机制,将职工收入与期刊的经营规模和效益挂钩,最大程度地调动企业职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3.编辑与出版的经营分离

科技期刊不同于一般大众出版物,具有学术性和专业性的特点。在实际出版流程中,科技期刊的编辑多由专业知识丰富的高校教师或科研人员兼任,这种身份可能对转企改制产生较大的阻力。但编辑部一旦缺失这样的角色,则意味着需要一整套既懂内容编辑又懂市场经营的全职管理和编辑人员,操作的难度可以预见。因此,目前对于科技期刊编营分离呼声越来越高,一方面编辑者独立进行内容组织,另一方面,经营者面向市场出版经营,二者相对独立,互不干扰,既保证内容上的学术专业性,又实现经营上的市场化。同样的道理,科技期刊的转企改制需要循序渐进,可根据期刊的自身财力、经营状况、发展前景、改革进程等因素综合考虑。有学者提出,特殊科技期刊在实际操作中仍可采用“事业化管理、企业化经营”的体制模式,编辑部保留事业单位性质,将期刊的内容编辑作为科研活动的一部分,确保期刊质量;期刊出版经营则面向市场,引入竞争机制,唤醒科技期刊的活力。

三、科技期刊经营机制设计的三种路径

在企业内部,科技期刊需要通过转企改制调整出版社的管理体制。在企业外部,科技期刊同样需要以经营机制的配套设计实现期刊的市场化出版发行。宏观上,经济的供给侧由技术、资本和劳动力三要素构成。因此,提高企业生产力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发展资本密集型经济,二是发展知识密集型经济。[9]对应期刊的市场经营,则可通过企业的集约化、数字化、多元化三种路径促成科技期刊资本优势和知识生产要素的累积。

1.集群化联合扩大期刊影响力

科技期刊的集约化是出版企业利用兼并、联合或重组等方式实施企业的规模化运营,[10]包括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和企业的规模化管理。企业的集约化经营是期刊做强做大的基础。期刊实现集约化一般有三种途径:一为纵向联合,隶属于同一主办单位与主管机构的出版企业组建出版共同体,这样的合作方式不需要变更主办主管单位,减少了合并过程中出版政策与管理制度的阻碍;二为横向联合,即隶属同一学科或领域的期刊联合组建大型科技期刊出版公司,这种联合方式优点在于形成的出版企业的学科专业性突出,集约成效显著;三为混合联合,即为跨学科、跨行业、跨地域的企业联合,以期刊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企业效益为导向进行兼并重组,这种联合方式更加灵活,有利于增加出版社集约化的积极性。目前在全球出版的4.2万种STM(科学、技术、医学)期刊中,四大出版集团的期刊出版量占总量的近1/4,[11]集群化已经成为科技期刊未来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国内科技期刊正逐步探索集约之路,已基本形成“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国科学》杂志社、上海大学期刊社等期刊集群,为我国科技期刊起到示范和引导作用。在未来,科技期刊还需借助转企改制的成果,在触及产权和体制的层面进行更为深入的合作。

2.数字化出版提高期刊供给效率

依托数字出版、提供知识服务是中国科技期刊未来发展的方向。数字出版形式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大大压缩了纸质出版物的生存空间。然而一旦被裹挟进入数字出版的洪流之中,出版物必须加快数字出版的进程。科技期刊的数字化主要表现在内容生产数字化、产品终端数字化以及内容加工的数字化,[12]数字化出版可以精简期刊生产流程,在编辑、生产、流通等环节提高期刊的供给效率。在编辑环节,编辑部可以利用数字化设备,实现采编过程的自动化和网络化,从生产层面提高编辑的工作效率;在流通环节,期刊可以依靠数字形态的产品终端载体实现用户接触的数字化,从用户层面提升科技期刊的传播效率。在内容加工环节,则是期刊内容增值服务的数字化,通过与其他数据库服务商的合作实现学术资源内容的增值服务,提高科技期刊的资源利用与开发效率。[13]因此,对于有一定影响力的科技期刊,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出版平台必不可少。

3.多元化经营拓展期刊产业链

长久以来,科技期刊出版的产业链都相对简单,可以用“产品-消费”的固有模式概括,这一模式将科技期刊的供给端局限于期刊生产这一狭小范围,因此在需求端读者消费也被限定为期刊产品的单一消费。这种产业链模式无法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也导致了科技期刊出版长期面临受众窄、市场小的困境。因此,推动多元化出版、拓宽产业链是科技期刊跳出媒体小格局、走向市场大环境的必要发展战略。多元化生产要求以读者为中心,采用一种新的“服务-消费”模式构建产业链,即出版社要从期刊生产商的角色转而成为信息服务供应商,搭上数字化出版的快车,将学术资源利用在线视频、线上知识问答、资讯定向推送等多元化载体,向目标用户群体精准投放。[14]期刊甚至可以对学术资源进行二次开发,根据用户的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获取科技期刊更大的附加值。[15]

四、科技期刊政府规制的多维视角

出版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除了必须面对期刊自身定位、企业发展策略等实际问题,期刊的发展还受限于所处时代背景下的政治制度、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等因素,面临诸如期刊供给结构调整、期刊转企改制等宏大问题。因此,科技期刊的发展需要来自国家层面的规制和引导。目前政府对于科技期刊出版的规制主要从保障和管控两种视角进行,通过相关指导意见的出台,优化学术环境保障期刊的出版,并通过完善期刊质量以及评价体系建设等措施加强政策对期刊发展的促进作用。

1.保障期刊学术环境的优化

科技期刊的发展依托于全民创新的学术氛围、科学研究的自律规范以及学术导向机制等学术大环境的营造,建设学术诚信和优化学风环节成为科技期刊发展的前提。但从目前的落实情况来看,科技期刊学术氛围还不够浓厚,学术不端的行为时有发生、学术活动也受外部干预较多。2016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从优化科研管理环境、优化宏观政策环境、优化学术民主环境、优化学术诚信环境、优化人才成长环境五个方面,提出要扩大科研机构的自主权,减少对科研创新和学术活动的直接干预,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树立良好学风,促进优秀科研人才脱颖而出的要求。客观上,《指导意见》的出台可以在宏观层面营造一个利于期刊出版的良好的学术环境,为科技期刊的发展提供先导条件。但《指导意见》立足点高,针对范围广,尚需要配套的保障措施和完备的微观政策体系来保障政策的落实。

2.加强学术期刊质量的管控

鉴于科技期刊出版市场长期存在的供给效率低、供给质量不高的问题。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布了《关于规范学术期刊出版秩序促进学术期刊健康发展的通知》《关于开展学术期刊认定及清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在具体落实上,各省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和中央期刊主管单位也必须按照文件中关于学术科技期刊的认定标准,开展学术期刊的认定及清理工作。经过2014—2017年两次学术期刊的评审认定工作,目前已确定了4178种学术科技期刊,基本形成了我国科技期刊学术体系。除了严格要求科技期刊的出版资质,完善科技期刊出版的准入制度,政府还强调了通过加强对科技期刊的监督管理来控制出版质量的实施路径,包括强化科技期刊主管主办单位的管理责任、建立健全科技期刊收录、审核、网络出版制度等措施,从审查和监管两个角度加强对期刊质量的管控。

3.加快期刊评价体系的建立

科技期刊评价体系的建立事关我国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学术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颁布的《关于准确把握科技期刊在学术评价中作用的若干意见》,强调科技期刊在学术评价中的独特作用和功能定位,包括科技期刊对科研成果的首发作用,在学术评价中的把关作用,在学术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在学术传播中的主导作用以及在学术伦理中的监控作用。因此要积极推动学术评价体系的改革,采取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办法,摒弃以往影响因子决定一切的简单化、绝对化的评价体系。[16]科学、理性和指标多元化成为科技期刊评价的未来趋势。同时客观认识和对待国外期刊评价体系,把握学术评价的主动权。建立起针对不同学科、不同语言、不同需求期刊的个性化和创新性的期刊分类评价体系,吸引国内外优秀科研成果。

五、结语

我国科技期刊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供需不协调的问题,在供给端,科技期刊供给结构失衡、供给效率低、供给质量不高,导致了需求端期刊内需不足和出口不畅。尽管如此,目前我国科技期刊仍处于发展关键期,集群化成为科技期刊未来发展的重要手段;依托数字出版、提供多元化的知识服务成为科技期刊未来发展方向;建设学术诚信和优化学风环节成为科技期刊发展的前提;科学、理性和指标多元化成为科技期刊评价的未来趋势。我国科技期刊必须进行以供给侧与需求侧改革的衔接机制为基本框架,以管理体制的调整为内核、经营机制的设计为表征的制度安排,建立顶层设计与底层回应的互动和沟通机制,通过政企联动、彼此呼应的体制、机制和规制三个维度的制度设计,实现科技期刊的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科技期刊供给学术
《计算机应用》获评“川渝一流科技期刊”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