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8-02-10 11:01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19期
关键词:问题解决理念体系

(山东省日照市五莲中学)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已经成为重要的方向和目标,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立德树人”目标以来,要求在开展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围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开展教学创新。“问题解决”模式的特点是突出“问题导向”,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符合高中地理“应用性”的特点,因而应当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努力使高中地理教学在应用“问题解决”模式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效。

一、高中地理教学应用“问题解决”模式的价值

“应用性”是地理学科最突出的特点,而“问题解决”模式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因而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是指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围绕问题去探究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有利于实现高效教学。一方面,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问题解决”模式,能够推动教学模式创新,这其中至关重要的就是“问题解决”模式更主要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且也可以将多种教学方法应用于教学体系当中,对于推动高中地理教学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另一方面,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问题解决”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由于这种教学模式最重要的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能使学生更加积极、更加主动、更加全面的探究知识和解决问题,这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高中地理教学应用“问题解决”模式的制约因素

“问题解决”模式可以很好的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当中,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制约因素,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应用理念缺乏创新。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应用“问题解决”模式,一定要在应用理念创新方面下功夫,但目前一些教师在应用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足。个别教师在应用的过程中,缺乏对学生兴趣的引导,如一些地理教教师在开展地图教学的过程中,尽管也采取了“问题解决”模式,但更多的是要求学生对中国地图、世界地图进行强化记忆,这不仅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还会导致一些学生失去信心;再比如还有个别教师在应用“问题解决”模式的过程中,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缺乏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导入”,难易程度掌握不够到位,“分类教学”没有进行有效融合,同样无法取得良好成效。

二是应用方法较为单一。当前一些教师不重视“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应用,导致“问题解决”模式应用效果不佳,特别是很多教师在应用的过程中缺乏对学生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如在问题的设计过程中,尽管能够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问题,而且问题的设计也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具体的应用过程中,还没有将互动教学、激励教学、探究教学等进行有效的结合,不仅缺乏有效融合,而且也缺乏“以人为本”,逆向式、转换式、因果式、比较式、递进式、搭桥式等多元化的“问题导向”模式,导致“问题解决”模式无法取得更好的成效。

三是应用体系不够完善。从当前一些高中地理教学应用“问题解决”模式的情况来看,还存在应用体系不够完善的问题,如一些高中地理教师不重视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师生互动、分层教学、问题反馈等应用体系建设,“问题解决”模式只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补充,没有深刻认识到“问题解决”模式的系统性和层次性,因而在应用的过程中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还有一些教师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缺乏趣味性、合理性、针对性,导致不符合一些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样无法取得良好的成效,究其原因,最根本的就是没有建立比较完善的应用体系,缺乏深入的研究和实践。

三、高中地理教学应用“问题解决”模式的优化策略

要想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更好的应用“问题解决”模式,要对“问题解决”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特别是要结合高中地理学科的特点,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努力使其取得更好的成效。

一是创新应用理念。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更好的应用“问题解决”模式,一定要高度重视应用理念创新,最重要的就是要通过应用“问题解决”模式,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因而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一定要强化应用理念创新。比如我在开展高中地理图表教学的过程中,将“文图转化”作为重要的问题导向模式,如在“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收集数据,并且将强化学生绘制、分析、应用统计图表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得到了极大的培养和锻炼,学与教进行了有效结合,取得了重要成效。我还高度重视“以人为本”的应用理念,特别是在导入问题方面,与学生学过的知识、学生熟悉的生活以及学生通过简单思考就能得出答案作为重点,问题的设置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

二是优化应用方法。对于应用“问题解决”模式来说,至关重要的就是要创新应用方法,使各种方法能够有效融合,发挥更大作用。比如,我在开展高中地理地图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更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在设计问题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拓展,引导学生在互网络上收集更多的区域性地图,进而能够了解更多的隐藏内容,这也有利于使学生将地图与地理知识进行有效的结合。优化应用方法,要求教师要更加重视各种有效教学方法的融合,特别是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特点,综合运用逆向式、转换式、因果式、比较式、递进式、搭桥式等多元化的“问题导向”模式,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是完善应用体系。健全和完善的“问题解决”模式应用体系,是确保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基础和保证。这就需要高中地理教师在应用“问题解决”模式的过程中,一定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实践、分析和总结,将“问题解决”模式作为一种“系统化”的教学模式,强化综合应用,特别是要在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师生互动、分层教学、问题反馈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设计,发挥“问题解决”模式的积极作用。比如,我在应用“问题解决”模式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应用体系建设,切实发挥教师、学生的综合作用,既重视问题设计的趣味性、合理性和针对性,同时也加强对学生的课前引导、课上指导、课后辅导,使“问题解决”模式形成一个整体,真正通过健全和完善的应用体系建设,既要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的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发挥了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由于“问题解决”模式具有很强的导向性,不仅有利于推动教学模式创新,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因而可以更好的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一定要积极探索更加科学地应用模式和应用策略,特别是要在创新应用理念、优化应用方法、完善应用体系等诸多方面取得突破,努力使“问题解决”模式取得更好的成效。

猜你喜欢
问题解决理念体系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初中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解析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