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工匠精神培育

2018-02-10 11:00符德学
焦作大学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精益求精工匠培育

符德学

(焦作大学,河南 焦作 454003)

工匠精神是提高我国制造业水平的关键因素。作为培养制造业一线技术管理者的高校,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培育,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在企业留得住、用得上、愿意干、干得好,真正发挥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本文就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性、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缺少工匠精神培育环节等问题以及如何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进行了论述,以达到高等职业院校重视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目的。

1.高职教育提倡工匠精神培育是我国制造业水平赶超国际水平的需要

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改变;人民对物质的需求由中低端向高品质、高性能转变,与国际社会的竞争也由跟跑、并跑实现在某些领域领跑的转变。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目前虽然为世界工厂、制造大国,但许多核心技术、核心部件、核心加工设备大多依靠进口,这不但丢失大部分利润,而且有时还会受制于人;所有这些,除了与我国制造业发展时间较短有关外,更重要的是缺少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追求数量不追求质量,只讲差不多不讲精准量化的理念有关。要想突破这种局面,取得主动权,不仅要在技术上赶超,更重要的是要在产品品质上赶超,要在产品加工的精细度、可靠性和一致性上赶超。所有这一切,有一个很重要的支撑,那就是人才——人才的素养、技术水平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目前,大多高职院校只注重知识和技术的传授与培养,工匠精神教育环节很少。如果只有技能,而没有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做事风格,做出的产品质量很难保证。所以,要想提高我国制造业的水平,在高职教育中培育工匠精神至关重要。

2.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高职教育体系中,重技术轻素质,重理论轻实践,缺少工匠精神的培养环节,以考试成绩论学生的综合素质,做人做事态度无量化考核,缺少必要的实践锻炼,缺乏劳动意识和奉献精神,实习实训注重技能的掌握,缺少对具体产品、具体工作、具体项目设计的精细度考察。校内,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大都是文体类的,如形式活泼多样的各类文体大赛,缺少让所有学生参与的体现工匠精神项目、场景等的锻炼。人才培养体系中缺少学习做人做事这种环节,缺少必要的具体任务的完成、具体样品的制作、团队合作、方案解决等。

社会环境方面,重管理轻劳动,重营销轻技术,重廉价轻质量,造成技术人员和一线工人收入低、待遇低、受尊重程度低,晋升提拔机会少,好像职业工人是最低地位的人。这种不重视一线工人的社会风气,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管理模式,造成人人都想改变工人的地位,也让高职生就业后失去了养成精益求精的应有氛围,每天只会机械地完成任务,很难在技术上有很大的提高。

学生方面,由于学校和社会对工匠精神的忽视,造成学生思想上存在重虚轻实,对一些装备制造业等有些冷落,只愿意学管理、营销、计算机等这些轻松的办公室工作,而不愿在车间呆着,更不愿到偏远郊区的工厂上班。有相当一批高职学生毕业后并不从事所学专业,频繁跳槽,从工厂跳到公司,从车间跳到办公室,从技术跳到营销,这样很难成为行家里手、技术尖兵。即便在工厂工作,也是迫于压力疲于应付,敷衍了事,度日如年,不真心爱岗敬业,更不具有精益求精的做事态度。

3.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措施及建议

精益求精、道技合一的工匠精神是一种追求极致、追求完美的精神理念。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是一种主体性教育,也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素质教育。拿出“十年磨一剑”的定力,专心致志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精益求精,止于至善,这是对“工匠精神”最好的诠释和体现[1]。因此,我们应把工匠精神培养环节纳入人才培养计划,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体现在相应的学分中。

首先,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应设置工匠精神培养环节,每年都有,每课都有。强化实践性教学工匠精神的考核,让学生在实习实训时提交一个亲自做的样品或方案,对实习实训的做事态度、精细程度都做量化考核,使学生养成一丝不苟的做事风格。结合下工厂锻炼实践,构建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和双元制培养模式,使学生通过具体工作浸润在工匠精神的氛围中,体会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养成精益求精的习惯,把工厂实践态度和效果纳入考试成绩。建立大师工作室,建立工匠精神教育基地,邀请本行业国家级、省级大师,建立大师工作室,通过大师的言行、做人做事的风格,传递工匠精神。

其次,在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方面,应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主力军作用,积极组织班级利用周日开展一些集体主义、爱岗敬业、爱心帮扶、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社会公益活动;为学生提供校内勤工助学岗位,让学生不单单是因为贫困而去劳动,不仅仅是因为自己是入党积极分子才去劳动,而是为了让爱劳动成为每一个人的必备素养。

工匠精神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应有之义,是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的迫切需求[2]。通过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项目,把工匠精神与大学生创业团队相结合,可以提升大学生创业团队的水平和层次[3],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不仅仅是实干、精致地干,而且要创新,要能更高地做到精益求精。学校定期评比表彰、政策引导,让我们培养的学生既会干、又爱干、又能干好,输出的人才在企业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受重视。这样,在学校、社会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才能够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有用之才,提高我国整体竞争力,最终提高我国制造业的水平和质量。

猜你喜欢
精益求精工匠培育
创新务实谋发展 精益求精铸辉煌
90后大工匠
精益求精,“质”行全球
工匠风采
工匠神形
光影视界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工匠赞
推陈出新 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