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顾流动人口的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差异化配置研究

2018-02-10 19:13刘杨杨沈阳建筑大学GS研究中心辽宁沈阳110000
中国房地产业 2018年2期
关键词:坪山综合型流动人口

文/刘杨杨 沈阳建筑大学GS研究中心 辽宁沈阳 110000

1、引言

在我国,许多城市存在着大量没有当地户籍的流动人口,他们是生活在城市里的非户籍事实居民。但目前我国对流动人口统计和管理存在一定困难,在考虑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上大多从户籍人口出发,较少考虑到流动人口对于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导致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与城市整体发展出现矛盾。本文以流动人口占较大比例的深圳市坪山新区为例,以坪山新区社区发展特点为基础,提升坪山新区城市社区功能为发展目标,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提出社区公共配套设施规划的策略,其要点包括构建多级公共服务网络策略,设施差异化供给策略,设施集约化布局策略和发展多方协作策略等。

2、深圳市坪山新区现状流动人口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特点及问题

2.1 城镇化背景下流动人口迅速增加,人口结构复杂

深圳市坪山新区位于深圳市东北部,是深圳市东部主要工业基地,是深化深莞惠合作的重要战略节点。

坪山新区现状包括2个街道下辖23个社区,全区总人口为60.2万人,其中流动人口约28.6万人,常住人口约31.6万人。坪山新区现状人口结构较为特殊,其中常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53%,常住人口中户籍人口只占13%,城市大部分的常住人口属于外来人口。

2.2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缺乏,难以满足人口发展需求

现状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包括教育设施、医疗设施、体育设施、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设施、社会福利设施、市政设施等七类,目前坪山新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与服务人口规模不匹配,现状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存在部分数量不满足、质量难以保证、后期缺乏维护、及管理模式上的各类问题。导致在城镇化快速发展,城市流动人口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不能满足城市居民基本的日常需求及对生活质量的较高要求。

2.3 各社区发展特征各异,难以统一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

坪山新区现状共2个街道下辖23个社区,现状社区由于其人口构成、地理区位、产业结构、自然环境的不同,有不同的特点,在社区公共配套设施的需求上会有差异,根据标准配建社区公共配套设施在使用上不能完全适应现状居民的需求。各社区范围及人口分布存在差异,其中坪山社区及坑梓社区分别处于两个街道的中心区域,呈现人口密度大、社区范围小的特点,因此在社区公共配套设施配建的过程之中,以人口规模或以服务半径来配建均会出现配建结果同实际使用之间的差异。深圳市坪山新区不同社区的现状设施配置特点表现为:

1.社区内部具有工作、娱乐、休闲和购物等功能以及高等级配套设施,是功能较为齐全的多功能社区.

2.以居住为主要功能,社区级配套设施根据各居住组团分布,配套设施结合社区居委会集中布置。

3.有一定数量的工业企业或产业园区在社区范围内,公共配套设施独立或混合使用。

4.社区内部全部或部分在生态控制线范围内,距中心城区较远,人口规模小,设施不完善。

3、坪山新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差异化需求研究

3.1 利于设施配置的坪山新区社区类型划分

坪山新区现状共2个街道下辖23个社区,分为四个类型分别为:综合型社区、居住型社区、产业型社区、生态型社区。

(1) 综合型社区

综合型社区一般位于城市中心区较发达的地段,社区内部高等级公共服务设施较多,配套齐全,用地紧张,人流物流密集,社区内部具有工作、娱乐、休闲和购物等功能以及其他配套设施。

(2)居住型社区

居住型社区是以居住为主要功能的社区,多处于城乡结合部,环境较差,流动人口较多,人口结构复杂,设施配套严重缺乏,因此需要较多为居民提供生活服务的设施。

(3)产业型社区

产业型社区是以工业企业或产业园区为主、居住为辅,根据产业工人、管理人员、企业主要的生活需求进行配套建设的生活服务区。产业型社区内人口多为产业园区的工作人员,年龄结构呈现年轻化特征,结构混杂。

3.2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项目类型调整

社区公共配套设施项目的制定必须以社区居民的根本需求为配建标准,以居民出行需求为导向进行项目的配建。本文按照坪山新区不同年龄结构对于城市服务设施的使用特点和现阶段政府公共配套设施的建设理念,对居民日常使用的公共配套设施按照不同社区类型进行空间分配,以期达到对深圳标准的补充与完善。

3.3 城市公共配套设施指标差异化取值调整

对于社区级公共配套设施规模的确定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国家规范中的“千人指标”算法,根据不同社区人口规模等级换算出设施的配建规模;二是固定区间取值法,对应处于一定人口规模区间的社区,指定一个数值或数值区间。如果每个社区的设施规模都不相同,必将增加建设管理的难度,因此应考虑尽可能达到每类社区的“标准化”。

4、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差异化配置

4.1 综合型社区

(1)配建方式

综合型社区内具有高等级配套设施,可资源共享,提高利用率,节约用地。综合型社区人口密集,现状用地紧张,可考虑与周边社区组合建设或设施集约化设置。针对人口结构及现状调研分析男性比例较高,社区文体设施配套需求量较大;现状用地紧张,建议公园广场等开敞空间完善配套设施,学校运动场地假期对外开放。 综合型社区人口结构年轻社区处于文化科技范围内的,可适当增设网络图书馆信息交流平台等现代文化设施。

(2)配建标准

综合型社区人口规模数量多,流动人口比例较大,警务室配建取标准上限 。人口结构青少年比例较大社区幼儿园配建取上限。老年人口比例较少社区老年人照料中心取标准下限或与临近社区组合配建。根据现状调查由于快递行业的快速发展现状邮政所使用率有所下降,建议降低标准,社区组合配建。

4.2 居住型社区

(1)配建方式

居住型社区居住用地较为集中,社区内可形成多个居住组团,在设施配置上可考虑组团式布局方式,以居委会为中心建设公共空间,传统城中村原住民较多,建议增设老年人照料中心。

(2)配建标准

居住型社区户籍人口所占比例较小,流动人口所占比例较大,建议可以满足居民正常生活的服务设施配建标准均取上限。

4.3 产业型社区

(1)配建方式

产业型社区居住用地同产业用地相互分离的,建议独立布置配套设施;居住用地同产业用地相互交融,产业掺杂在居住区中,建议配套设施共享利用。现状产业型社区内青年人口比例较大,考虑提高商业服务及文体娱乐设施比例可结合公园广场等开敞空间布置。

(2)配建标准

产业型社区户籍人口占比例较小,流动人口所占比例较大,建议警务室配建取标准上限 。人口结构青年及男性所占比例较大,建议社区幼儿园配建取上限,文体设施取上限。老年人口比例较少社区老年人照料中心取标准下限或与临近社区组合配建。

5、总结与探讨

深圳市坪山新区社区的建设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公共配套设施规划必须转变传统的规划和配置方式来实现规划目标。因此应根据城市社区不同的特征及发展趋势充分考虑不同城市群体的生产及生活需要,提出配套设施配置项目、差异化指标的调整规律,并对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社区的规划成果进行总结,提出具有具体可实施性的配置数量表及规划布局方法。

深圳市坪山新区作为城市的重要节点,人口结构不断变化,城市建设不断进步,本次研究提出适应城市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各项服务设施需求变化,从而补充以往规范制度的不足,从而建立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在此需要对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制定出适合城市整体发展的可以持续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体系,以解决城市发展与人口变化带来的矛盾问题,从而充实和完善坪山新区社区公共配套设施配置体系,为我国其他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发展提供依据与指导作用。

猜你喜欢
坪山综合型流动人口
深圳坪山雕塑艺术创意园改造设计
打破传统框架的综合型LED光源投影机 ViewSonic(优派)TX500K
坪山阳台——深圳坪山河南布净水站上部建筑设计
综合型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坪山柚复兴指日可待
福建:华安举办坪山柚优良单株果实鉴评会
数说流动人口
数说流动人口
金属拉伸综合型实验教学研究
流动人口二孩可在居住地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