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体育改革现状研究

2018-02-10 11:01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19期
关键词:师资体育教师农村

(山东省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第六中学)

一、引言

体育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课程,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据相关调查,近年来,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有所下降,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如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全面提升体育教育质量”,《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明确要求“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相关政策的密集发布使得体育教育受到一定的重视,但在农村地区,体育教育仍存在明显的短板,农村学校体育教育亟需进一步改革。

二、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现状

1.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不达标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经费匮乏的现象,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根本达不到要求,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大部分农村中小学甚至连最基本的橡胶操场都没有,更不用说其他体育教育基础设施。

2.过分重视文化课教育,忽略体育教学

教育只是针对“教”和“育”的统一划分。其中包含艺术、心理、素质、文学、科学、体育,等等。而这些教育类别没有侧重之分,均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但在农村地区,传统教育仍占据主导地位。农村的教学条件不齐,应试教育理念根深蒂固,为了应付试卷评测,忽略体育教学现象很普遍。学校体育要被重视,首先应打破“应试教育”的旧观念,解放学生和老师的时间、空间和精神禁锢,由此,体育教育才能受到一定的重视。

3.体育教师师资力量匮乏

体育教师是体育教育的直接实施者,也是体育经费的直接使用者。由于学校经费有限,大多数农村学校为了节省体育经费,让一些非体育专业教师担任体育老师,致使降低了体育教育水平。此外,由于存在农村经济条件落后、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低、工作环境差等客观原因,导致大多数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在择业时不愿意选择去农村工作,这也是造成农村体育教师师资力量匮乏的原因之一。师资力量的匮乏使得教师教学观念陈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提高农村学校体育教育水平的措施

1.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树立现代体育观

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只有彻底改变了长期以来对体育教育形成的错误认识,彻底认识到体育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才能摆正体育教育的位置。体育教育是国家教育部门对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这不仅是一项体育教学课程,更多的是对学生成长、心理、个性、素质、行为等多方面的培养。随着全民运动的理念普及,学生更应该充分地认识到体育教育的重要性。

2.因地制宜地创建农村体育场地,举办体育活动

针对农村体育教育基础设施匮乏的现状,农村体育应因地制宜,如利用学校周围的山坡空地开展登山攀爬活动,发扬自力更生、勤俭办体育的精神,发动各学校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制体育器材等办法,改善办学条件,满足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此外,农村体育教育还可以采用农村传统娱乐项目、设施,如“打沙包”“跳绳或跳皮筋”等课堂教学内容,增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进而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在课外,还可以借助健美训练和休闲娱乐的一些器材,如用哑铃、橡皮带、握力器、拉力器等器材,作为学生课外身体锻炼的器材,普及拓展训练,适当发展学生的肌肉机能,从而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

3.农村学校体育师资力量的培养

农村学校体育的师资培养离不开主管体育的行政部门、业务部门的支持,有关部门应制定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培养计划,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体育教学达标和业务培训,多途径、多渠道的提高农村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如短期培训班,组织教师观摩学习外地经验,有条件的可聘请大专院校或农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讲课,定期或不定期的举办农村体育教学观摩课等。

4.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改变办学条件

针对农村学校体育底子薄、体育经费缺额大的现状,相关部门应加大农村体育教育的投资力度,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健全的省、市、县“一条龙”教研管理机构。县教育局的体育办公室,应以农村学校的体育教育为重点,加大管理力度,加强指导,定期检查,促进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

四、结语

针对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现状,只有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学生等各方面均重视起来,加强农村学校体育改革,妥善解决体育教育制度瓶颈,加强体育教育人、财、物的建设等,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体育改革中的问题,进而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健康中国和人力资源强国。

猜你喜欢
师资体育教师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师资介绍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假”师资培训之平台,析专业发展之成效——论参与体育师资培训的体会与思考
赞农村“五老”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